忻府区供电公司 山西省忻州市 034000
摘要: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有着重要影响,针对电力安全生产下存在的诸多问题,采用合理管理措施,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下面文章对电力生产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电力生产;生产安全;安全管理;管理工作
引言
随着政府与社会公众安全管理要求与意识的进一步加深,电力企业想要提升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影响力,就要正确认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着力做好风险控制和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电力企业要培养出专业的风险管控人才团队针对在传统电力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制度和安全安全管理方法,减少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1优化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在电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优化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是电力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当前在技术层面上,电能无法进行大规模储存,电力的生产、输送以及销售就成为了一个连续的整体。如果诸多环节中某一个环节发生了安全事故,那么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轻则导致设备损坏以及停电,重则引发人员伤亡,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对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因此,电力生产的内质特质要求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电能作为现代人们生活和生产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一旦发生电力安全事故,那么就可能给用电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灾难性事故。部分电力安全事故甚至还会引发一些电力次生灾害,对全社会都造成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也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本身的发展,如果发生电力安全事故,那么必然会使企业形象受到损伤,给电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由此能够得知,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关系到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所以及其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电力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岗位职权不明确
在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岗位较多,需要结合管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要求承担相应的电力生产责任。然而现实情况是,因企业内部不同职工的工作职权存在交叉,部分工作存在多个部门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现象,这必定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特别是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出现无法找到相应责任人的情况。
2.2安全宣传教育水平不高
目前,许多电力企业的安全宣教体系不够系统完善,没有一套完整且科学的培训计划,包括具体培训时间、主题和方式。一些企业在事故发生后才开展安全生产的培训,安全宣教工作不具备系统性、持续性,这导致员工平时安全意识薄弱,而企业在面对问题时较为被动。企业的安全生产宣教方式也存在单一的问题,多数企业仍以张贴警示海报、举办面授式培训课为主。面授式培训采用的是一对多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互动性,忽视了感知体验,能达到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企业培养内部员工成为培训师,其可能缺乏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足够的技能经验;而外聘讲师的培训趋于照本宣科地授课,内容不具备针对性,不够贴合企业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企业尝试转变方式,通过向员工播放安全操作视频、在社交平台发布安全作业警示消息等,但这种形式仍然偏重理论灌输,虽有成效但不明显。
2.3电力设备管理问题
我国部分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行状态并不理想,导致按期完成电力生产计划受阻。一般情况下,设备高效运行状态下设备输入会超量完成输出,设备输入指原材料、设备、人工;设备输出指成本、产量、质量、安全和交货期等。电力企业通过设备输出量与设备输入量的核定,判断设备运行效率。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和维护仍处于被动管理阶段,主要依靠少数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分工过于明确,操作人员认为只对机器有操作的义务,没有日常管理维护的责任,缺少自主管理意识和全员设备管理观念,常常造成生产部门和设备部门互不协调,无法科学地保障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而且,拼设备追产量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多数企业生产线属于流水作业,设备24 h运转。由于生产时间紧,设备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而且设备的保养不够,导致设备故障率持续升高,生产效率日趋下降。因此,企业在解决设备管理出现的问题时,依然需要凭借有效的电力设备管理系统。
3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途径
3.1明确岗位职责
通过建立相应的岗位职责制度,确保能够为电力企业的相关生产与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电力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工作行为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每一项规章制度能够落实到位,避免安全管理工作形式化。另外,为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通过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需要注意的是,电力企业需结合其自身生产经营状况,确定调整制度内容,确保能够符合日常生产管理工作的需求。通过定期开展“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确保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人员工作任务,狠抓措施执行环节,保人身、保设备,多措并举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3.2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安全生产宣教
由员工投票选出电力生产作业中最需要注意的生产行为、最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和可能具有较高危险性的隐患,将其制成电力生产作业禁令视频,配以发生事故时可能造成的后果,在便于员工观看的位置树立LED显示屏循环播放,使员工更加直观地了解没有安全作业所带来的问题。搭建公众号平台,定期推送公众号文章,根据每月上报的安全隐患、事故、危险源,将安全生产的宣传由单一文字转变为图片、音乐、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对员工的吸引力,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3.3引入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智能化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网页项目的一种形式,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界面不要过于繁杂,以简单易操作为准。设置用户权限,为电力企业相关重要信息数据提供安全保障。数据存储格式统一,可以长期有效保存数据。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不适宜长久使用,要随时参考其他系统的功能作用做出相应调整。
3.4强化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应对于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电力企业通过建立应急体系,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达到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完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应急管理和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应急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是企业应急体系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属于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需要遵守风险识别、衡量、控制和处理等几个工作流程,针对当前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构建出完整的电力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体系,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证电力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对此企业还需要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强化设备管理与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多种方法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尉亚军,王昌辉.基于安全木桶理论的企业安全系统分析及安全教育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20,4.
[2]金叶欢,潘盼,陈思宇.安全运行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电网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4.
[3]汤晓泉.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20,1.
[4]陈小华.探究新时期做好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