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谢永萍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谢永萍
[导读]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生活周围的园林生态景观设计,同时,我国节约型生态环境体系构建的逐渐完善,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植物配置也十分关注。
        西宁龙腾山水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生活周围的园林生态景观设计,同时,我国节约型生态环境体系构建的逐渐完善,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植物配置也十分关注。本文就对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
        1、建设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重要意义
        节约型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就是在保证降低资源浪费和美化城市景观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城市整体结构,节约的本质内涵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其资源需求进行科学的减量处理,从而实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目的,提高城市整体实力。为此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时,应该秉持节约型的设计理念,进行科学规划,优化配置资源,达到一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局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景观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地形、种植树木和花草等途径,创作并建成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绿化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意思是景观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在考虑是否“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考虑的是“经济”问题。实际上,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的情况下办好事。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实用”价值。
        3、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
        3.1园林景观功能
        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中,要基于具体的景观节点,合理分析区域布局,利用多种方式整合自然资源,使其可以满足实际需求,充分凸显地理特征以及地域色彩。在设计中要融合人本理念,分析生态发展的实际需求,综合人们的需求、城市发展特征等因素,充分凸显地域特征,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在设计规划中,要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处作为关键,基于市民以及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合理划分景观的各个功能区域,要做好细节设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节约型生态景观设计中,要综合实际需求,协调人工建设及自然环境的生态空间比例,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支持之下,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环境。
        3.2坚持以人为本划分功能
        在节约型设计理念下,城市生态园林中的节点区域分布和空间功能划分应该在规定的空间内促进功能利用实现最大化,在划分功能与节点的过程中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避免片面追求政绩工程或是按照个人的想法进行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将自然与人协调发展的观念有效应用到现实设计当中,随后结合城市发展需求科学划分功能分区,设计出能满足市民活动和生态环境发展的活动节点和景观主题。在设计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应该以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需求为基础,合理调整人工建设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的比例,通过创新设计理念与方法,将人工建设空间有效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提高自然生态环境空间利用效率。选择经济、创新的材料。园林建设过程中的材料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和铺装材料等硬质性的材料。在选择这类材料的过程中应该秉持创新、绿色和经济等原则,充分利用生态绿色的科技材料。在节约型的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还应严格把关园林中的建设工作和设计工作,利用各种环保材料雕塑小品,让整个城市更加富有人文特色。

科学使用各种节约型的材料进行建设。生态景观材料普遍拥有反复利用和可再生等特点,比如透水性混凝土、硬化地面土壤、碎石铺地等材料,和一些不透水硬质材料相比,这类材料也更加环保。
        3.3以因地制宜为保证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按照当地的环境、土壤等因素,形成植物群落和城市环境的适应性,并改善绿地条件,不断提高绿地维持机制。同时,还要重视植物与城市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充分发挥植物的修饰与弥补功能,在此基础上,将城市建筑和绿地景观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不仅要在植物造景中种植基调树种,同时,还要积极选用一些草坪、观赏花木等,从而使景观空间更加丰富。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相结合,保持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尤其是要重视不能无序引进外地植物,也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其生态景观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地保证,应引起特别的重视。
        3.4以物种多样性为基础
        首先,不断提高品种意识,选择一些地域性植物品种,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绿化景观,同时,还要谨慎选择国外特色植物品种,重点放在我国原产植物品种上。其次,城市中引入植物的品种较多,但种群规模较小,这与人们追求完美的思想有直接关系。为了强调适应性、色彩丰富,很多人会选择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抛弃慢生植物,轻易否定绿化不足的品种,应增加绿地的适应性,将绿地中的物种比例调整好。第三,按照物种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阴植物,充分开发绿化空间资源,不断丰富林下植物,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与繁衍的空间。
        3.5结合原生态环境设计植物
        在植物设计过程中,还应以当地的原生环境为基础,因势利导,科学配置。节约型设计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在配置植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园林意境、季相色彩、组合构图和园林植物与建筑、水体、山石之间的搭配组合等。充分联系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地域特点等因素进行科学设计,在原生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突出园林景观的植物生态多样性,比如在设计拥有乡土田园风光的园林景观时,应该将居民树林、小桥、农田和鱼塘等内容添加到园林规划当中,从而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中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叠加效果。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为了节约当地的土地空间资源,应该强化立体配置设计。立体化的植物设计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还能提升绿化空间单元。可以选择生长期较长的植物,促进立体绿化空间的持续发展。
        3.6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能源消耗方面,应该节约资源成本,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为城市中的园林景观在建设完成后,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和水电等内容,而节约型的设计理念,除了包含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之外,还包括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促进城市中的生态园林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比如将风能、太阳能等照明技术应用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降低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促进城市生态园林真正实现绿色、持续发展。
        4、结束语
        总之,在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倡导走节约型园林建设成为趋势。节约型园林建设是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是避免铺张浪费、建设华而不实园林景观工程的必要保证。坚持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构筑城市生态美好新家园。
        参考文献:
        [1]谢璇.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1):45-46.
        [2]王东.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思路[J].乡村科技,2019(36):71-73.
        [3]王永志.园林植物在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24):39-40.
        [4]贾非.基于节约型园林理念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