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供电段 湖北省武汉市 430021
摘要:对于电气化铁路而言,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气化铁路的动力输电网络,因此接触网的质量水平将会直接影响电气化铁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电气化铁路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铁路施工中需对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速铁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高速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工作也逐渐增多,近些年来我国的道路建设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为了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性以及稳定性,在建造铁路工程的过程中,相关工程人员在不断引进新型的国外技术,在我国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对铁路进行建设。电气化铁路建设工作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接触网,接触网是铁路运行工作的基础,是支撑铁路运行的重要工具。为了提高铁路的运行效率,就需要加强铁路工程中接触网的施工技术。
1接触网的组成以及分类
1.1接触网的组成
接触网是沿着铁路线路在空中架设的为机车提供电力的输电线路,主要由支柱和基础、定位装置、支持装置、接触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支柱和基础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承受定位装置、支持装置、接触装置负荷,将接触悬挂固定于规定高度和位置上。我国接触网主要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支柱与钢柱。基础是钢柱,钢柱固定于下部由混凝土材料构成的基础之上,由于基础需要承受支柱所传递的负荷,为确保其稳定性,钢筋混凝土支柱通常与基础制为整体,基础端深埋于地下。定位装置由定位器和定位管构成,其主要作用是对接触线位置加以固定,确保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行的范围内,确保接触线和受电弓相接,将接触线水平负荷传输给支柱。支持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支持接触装置,将负荷传输给支柱或者其他建筑物,按照接触网的区间、站场以及建筑物不同,支持装置存在一定的差异。支持装置主要由水平拉杆、腕臂、棒式、悬挂式等绝缘子和其他特殊设备组成。接触装置主要由绝缘子、连接零件、承力索、吊弦、接触线构成,通过支持装置将接触悬挂架设于支柱上,其主要作用是将电能传输给机车。
1.2接触网的分类
将接触网按照其类型进行分类,接触悬挂按照接触网的锚段进行分类。接触悬挂种类比较多,按照不同结构可以分为链形悬挂和简单悬挂。其中,简单悬挂是将单根接触线固定于支持装置上的方式;链形悬挂是指应用吊弦将接触线挂于承力索上,将承力索挂于支持装置上,在不增加支柱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悬挂点的方式,对吊弦进行调整,保证接触线整个跨距内和轨面一致。
2接触网施工的施工要点分析
2.1技术参数的控制
施工工作之中,需要对桥梁施工以及路基的预支结果以及后续施工工作中相关的参数数值进行调整,将其控制在标准数值之内,这一情况决定了铁路施工的相关要求,在轨道施工以及其他内容的施工工作之中,技术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在高速铁路的施工中,精确测量网共有三个等级,分别为cp1,cp2,cp3,这三种等级,通过三种等级的测量,来保证铁路施工相关数值的准确性。1级以及2级的精确测量网负责测量的内容为铁路线路的测量,三级精确测量网负责测量的内容为无砟轨道的测量。在铁路施工中通过接触网的数据将三级精确测量网得到的数据引入具体的施工之中,施工人员需要以这些数据作为主要依据,对接触网施工作业之中的导线数值进行调整,确保这些数值处于规定范围之内。
2.2整体吊弦技术的应用
整体吊弦技术测量要求较高,单纯人工测量得到的数据并不能够满足整体吊弦技术的数据要求,因此需要更加精密的仪器来对数据进行测量,在后续的数据计算之中也需要计算机技术的计算,通过计算机技术,才能够提高整体吊弦数据的计算准确性以及效率性。整体吊弦技术的施工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数据采集工作人员需要对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进行应用,通过这些设备对初始数据进行采集,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性,然后将得到的数据导入在计算机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库进行整理以及编程,将相关的计算公式输入计算机系统之中,通过精确运算得到最后的计算结果。制作工厂需要依据得到的计算结果对整体吊弦进行加工制作,数据的误差±1.5mm,制作完成之后,质检员进行全部检验,合格后打包。施工队按照施工安排到预配车间领取吊弦。通过专业施工人员安装整体吊弦进行,安装结束之后对安装的结果重复进行检查,确保安装结果处于准确无误的状态。在整体吊弦的安装工作之中,需要对整体吊弦之中的承力索以及接触线进行调整,接触网弹性链型悬挂1个跨距内两相邻吊弦处的接触线高度差≤10mm,接触线的拉出值布置符合设计标准,允许偏差±30mm。
2.3岔区平面的布置
在高速铁路建设中,采用科学的方式对岔区平面进行布置,确保岔区平面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接触网线路的运行性能,确保接触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目前我国应用较为普遍的道岔定位方式为正侧线无交分式道岔定位。在道岔定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正线的数值设置为350km/h的高速路线,侧线的数值则需要设置为小于100km/h的低速线路。在展开道岔定位设计前,工作人选需要以道岔定位的基本原则为主对其相关的因素综合展开讨论,首先定位之中的拉出值设置必须合理,拉出值的必须符合道岔设计的标准要求,在设计中需要对侧线下锚的方向进行调整,确保方向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在弓网安全这一前提之下,确保正线在动态范围之内能够顺利通过高速受电弓,且不会对侧线接触网产生影响。其次在具体的运行中,由于正线的数值属于稳定状态,而侧线的数值会根据运行过程中正线受电弓的影响出现变化,因此在安装线路接触初始区域内部的无线夹这一工作的过程之中,需要对所有的受电弓方向进行考虑。最后道岔定位设置过程中,标准等高定位点需要设置在正线与侧线之中600~800mm的中央范围之内。
2.4检测工作
在接触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接触网的施工内容进行检测,检测分别为静态检测工作以及动态监测工作。静态检测工作需要负责的检测内容为在接触网施工结束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静态状态下的接触网设备不同部位的电气性能以及所处位置这些内容进行检查,具体的检测内容为接触网电位器的坡度设置是否合理,支柱的倾斜度是否在合格,导线的高度,平直度这些数值是否达标,腕臂以及硬横梁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电分之间的间距以及高差是否合理等。动态检测工作的检测工作内筒为在接触网的施工工作全部完成之后,采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对动态状态下接触网进行检查,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仪器需要以不同的速度运行,通过这种方式对接触网的准确度进行检测,动态监测的具体内容为接触网之中接触线的高度,接触网之中弓网的接触压力以及弹性,车体震动以及不同速度状态下对接触网产生的冲击数值。在展开检测工作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采用从低速开始逐渐增加速度到高速,直到速度到设计速度位置,开始检测。
3结语
接触网是高速铁路电气化工程施工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接触网的施工质量达标,后续的铁路运行工作才能够得到保障,如果接触网在施工之中存在隐患,后续的运行过程中,铁路运行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为了对我国的铁路施工质量进行保障,就需要不断提升接触网的施工水平,提高施工标准,减小施工误差,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铁路电气化工程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之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4):265+267.
[2]吴晓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