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袁军伟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袁军伟
[导读] 摘要: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产物,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连云港华连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摘要: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产物,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在我国的提出,装配式建筑技术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已经出现了数量庞大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和技术,以及全新的建筑结构模式和体系。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逐渐本土化,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优势
        1.1节能环保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中更加需要突出该特点。因为该建筑结构使用的都是预制材料,所以也就能够有效避免现场材料的浪费使用,为能源的节约和利用创造更多的价值,避免对于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施工期间不会产生过多的噪音,因此能够和周围的居民实现和谐共处。
        1.2节约施工时间
        现代建筑体系往往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中完成所有的工程任务,装配式结构技术需要事先将可能会应用到的材料放置于外墙一侧,和传统建筑施工中先封顶再运输材料的行为方式相比,前者能够节省大量的运输时间和准备时间,较少工程劳动力的充分投入。同时在建筑结构主体封顶之后,对于周围区域进行封闭之后能够为后续的砌墙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并且在外墙粉刷的过程中支持多个工序同步进行,所以也就大大提高了劳动的效率。
        1.3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一方面需要能够保证基本的建筑质量,一方面还需要保证施工方能够从中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一般都是在加工工厂中完成,在运输到现场之后由专业的加工技术人员指导完成,又因为全部利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完成吊装,所以能够直接省略掉大量的劳动成本,减少基础劳动工人的工资支出。同时利用装配式建筑结构能够大大降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预制墙板吊装
        吊装预制墙板时,首先要做好准确定位。在安装预制墙板前先安装一个墙板限拉件,注意吊装施工时要挂好缆风绳,再抓住墙板两端慢慢落下,为便于后续插筋施工,墙板下方可以放一块镜子,经过测量后再进行定位、固定。其次安装预制墙板斜支撑时,先将斜支撑安装在套筒连接件上,并用铆环固定;墙板撑杆安装好后再对垂直位置进行调节,并在墙底部设置一个控制线,以检测墙板精度。再次,吊装预制楼板时,为保证楼板均匀受力、施工平稳,可采用多点吊装的方案;墙板与梁板模贴单面胶条,楼板完全搭在单面胶条上,再将楼板缓慢搭接于墙板上,楼板边缘要完全契合墙板顶部单面胶条。最后吊装预制楼梯时先设置控制线,为保证后续初装时预留足够的空间,需要保留30cm的空隙;安装时先用螺母将楼梯板固定好,再慢慢吊起,落位后在楼梯底部用钢管架顶托进行支撑固定。
        2.2连接技术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构件连接技术包括套筒灌浆连接及螺栓连接两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套筒灌浆连接技术,下文进行详细介绍。施工前要对连接钢筋的位置、长度、钢筋质量、表面清洁度等进行全面检查,再检查构件连接面,充分湿润构件与灌浆连接处;检查楼面安装的平整度,准确安装每个构件,采用电动的方式灌装装配构件,根据灌浆阻力、压力、时间等指标设置分仓仓体,封缝宽度大于2cm以上;分仓时,要用封堵料将整个模板全部填满再抽出内衬。封缝时同一个构件填抹密实后才能灌浆。灌浆连接时要严格按照比例制备灌浆料,灌浆时先清除灌浆孔口的杂物,再由下方用灌浆枪往灌浆孔里注浆,灌浆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且一个仓只能在一个灌浆孔灌浆,结束后抽出灌浆枪,封堵灌浆孔,然后再封堵排浆孔,封堵时要保证足够的灌浆压力,堵实出浆口后灌浆停止,并保证接头充盈度饱满,如饱满度不够再单独灌浆。



        2.3现浇节点的施工
        先绑扎现浇节点钢筋,交叉放置封闭箍筋,校正预留竖筋位置后绑扎上部竖筋;用切割机磨平墙筋端头,涂漆防护;设置一个水平梯子的定位筋后再绑扎水平钢筋,避免墙筋根部发生偏位,并将全部钢筋都固定在一起。转换层插筋施工时可以按照预留剪力墙的长度制定定型钢板模具,以保证插筋准确定位,注意预制剪力墙插筋位置要大于通孔位置,混凝土浇筑完工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将模具移除。墙体四周或模板顶部粘贴双面胶,叠合板拼接后需要在安装主龙骨时再做调整,以减少漏浆。
        3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控制要点
        3.1预制墙板的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在灌注的时候首先应该确保现场的灌浆材料以及机械设备使用性能良好,利用搅拌机对于生料进行适当搅拌,添加适量的水搅拌一段时间之后静置,然后开始灌浆,灌浆温度需要控制在0℃~30℃之间,过高过低的温度对于施工效果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其次PC板材在安装的时候需要首先将临时的固定夹支撑起来,板材运输到现场之后按照规定的要求标准从预留的孔洞中进行调运,并且检测预制板之间的缝隙是否满足规定。最后混凝土墙体的浇筑需要提前在底部铺设一层3cm~5cm厚度的水泥浆砂,用来缓解混凝土材料中沙子的摩擦力,而后开始分层浇筑,并且将浇筑的高度控制在40cm左右。
        3.2构件运输和存储工作
        技术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装配式结构中预制构件的使用类型体现做好运输方案以及存储方案的选择。确定现场的运输仓库大小,运输路线便利性以及成品的安全保护措施等。同时预制构件在运输到现场之后需要根据品种类型,吊装顺序等性质做到分类处理和使用。
        3.3重要构件生产技术
        关于模具的使用类型,性质以及后期的使用效率在施工之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充分考虑,根据结构的构造形式确定模具的建造形式,数量和种类。其次因为在混凝土装配式结构中需要存在很多的预埋件,例如吊件,线框,管线等。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定位埋件和预留的位置,例如预埋吊件以及连接件需要被有效安置在受光面中,并且实现充分的固定。同时混凝土在振捣的时候需要和这些预埋件保持足够的距离,防止出现进浆凝固的情况。
        预制夹心保温板在生产制作的时候,内外墙力求一次成型通过,并且通过强度有效的连接件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后期也就不需要再关注保温墙的结构质量,减少施工量。预制构件中的表面装饰物和混凝土的成型工作可以同时进行。该结构在生产的时候,应该提前将外部的装饰材料铺贴在模具的表面,悬挑钢筋笼。最后材料在铺设的过程中利用双面胶将面砖全部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利用海绵条等柔软物质填充砖和砖之间存在的空隙,但是还需要留出一个规定的砖缝用来承接水泥浇筑出现的漏浆现象,防止对于外部饰面造成污染。
        3.4保证预制构件连接的科学性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连接设计中,需要确保预制构件连接的完整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安全性,使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连接结构简单,提高建筑工程稳定性。
        4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基本发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不仅应用方便、结构简单,同时能够节省大量的施工时间,保证工程提前完成。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这项技术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高我国房屋建筑质量和建设水平,推动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博.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34):170.
        [2]雷兆吉.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大众标准化,2019(17):64,66.
        [3]钱冬富.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