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浅析 胡雨晨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胡雨晨
[导读] 摘要: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市政道路的设计就要采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保人与交通之间的平衡。
        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海淀  100044
        摘要: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市政道路的设计就要采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保人与交通之间的平衡。基于此,文章先对道路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对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以人为本;市政道路;设计
        引言
        近年来,各个城市的政府部门都越来越重视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市政道路是沟通城内外、连通城区各个生活、工作节点的重要载体,是配套周边居民、商业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市政规划的灵魂所在。因此,建设单位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时应当尽可能地考虑其基础功能、实用性以及给城市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1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
        1.1人性化
        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应该对于市民的出行需求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工作,从而满足市民出行的个性化需求,也保证好更加和谐的出行环境。尤其是在特殊人群的出行方面,更是需要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1.2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市政工程道路的设计之前,需要对于路网进行全面的研究工作,合理定位好路网中的道路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也考虑到周围配套设施的使用需求,促进周围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工作,结合当下城市发展的交通量确定好道路断面的主要形式,利用好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延长道路使用的寿命。
        1.3协调原则
        道路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工作过程,还需要考虑到整体城市功能的多元性和协调性,从而在整体城市功能发挥过程中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当下的城市道路的建设水平和交通需求的发展方面仍然处于比较失衡的工作状态,以人为本的协调工作原则之下进行道路设计和规划工作,将城市中的多个环境功能区进行联系,完善道路系统,促进城市的发展。
        2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2.1路权分配设计
        人性化的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应全面考量行人和驾驶员的安全,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传统的横断面设计片面关注机动车的行驶需求,忽视了慢行人群的出行需求。横断面设计中,要减少混行,为行人提供充足的通行空间。且全面考虑道路附属设施占用人行空间的概况,利用各项绿化设施为市民营造和谐的街区环境,避免非机动车道侵占停车位,同时也可采取物理措施做好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隔离工作,为非机动车通行提供充足的空间。路口位置需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完成市政道路的精细化设计,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路口的排水效果,优化路口渠化设计,建立出行引导标志线及二次过街交通设施,且加大掉头车辆与人行横道间距的控制力度。上述道路设计目的是为增强路权分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保障交通系统的运行安全,为出行者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出行环境。
        2.2横断面设计
        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横断面设计是对于工程设计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效果,为了营造更好的出行环境,就需要从横断面设计过程中,与城市景观设计、周边环境的设计中高度融合,做好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横断面设计工作中,设计者在中央隔离带设计和侧分带设计中展现绿化工作以人为的理念,做好中央分隔带的设置,从而对于行驶车流进行分割和处理工作,把握分隔带的宽度,保证行驶的安全性。重视绿化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充足的绿化环境可以有效减缓夜间行车过程中带来的光危害问题,从而有效避免了可见光引发交通事故。侧分带的作用就是在于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隔离,也是对于行人的一种保护过程,也是建立起了良好的出行秩序,减少了人车混凝的状态。形成的美观的城市绿化带,就使得市政道路的审美价值不断提升,驾驶人员和行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发展与活动。

针对于无法设置非隔离带的道路,可以及时进行路拱的设计,避免雨水堆积,影响整体交通的安全性。
        2.3道路照明设计
        市政道路的照明设计是一项非常实用的设计,尤其是对于提高道路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显示,良好的夜间照明环境可以减低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城市交通事故发生率。这也是市政道路照明设计的主要目的。除此之外,良好的道路照明可以提高车辆通行的速度,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进而提高市政道路的利用率。当然,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照明设计还可以提高城市环境,使城市环境更加优美。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中,首先要考虑路灯布设的问题,路灯的亮度、间距以及高度规格等都需要进行考虑。尤其是路灯布设的位置,对于市政道路照明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很大。合理的路灯布设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市政道路照明效果,也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安全和道路交通的安全。其次要考虑灯具灯杆的选择。市政道路照明并不是简单的提供照明功能即可,还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灯具和灯杆要和周围的环境和景观风格进行合理的配合,使其在满足自身照明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城市景观效果。
        2.4道路交叉口设计
        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最重要节点,也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区,所以交叉口设计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兼顾合理性及安全性,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事故。第一,满足视距三角形设计,道路交叉口要有通透的视距空间,给行人及车流一个安全缓冲区,规避交通事故。第二,科学合理的设计交通标志、标线及信号灯,规范交通流,减少事故。第三,等级较高的路口设计为灯控路口,保证安全并提升服务水平,不需设灯的交叉口要预埋管线。第四,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保证行人二次过街安全。第五,对有需要的交叉口进行立体化设计,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交叉口若不能合理设计会影响到整体路网。因此,结合道路交叉口实际特点进行分析并设计,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2.5无障碍设计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道路交通无障碍设计必不可少。我国交通文化快速发展,社会也更加关注特殊群体。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便捷的服务,方便其正常出行。设计人员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人行道、盲道、公交站台和无障碍坡道的设计工作,以此全面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2.6行人过街设计
        设计行人过街设施时,应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理念。首先,在行人过街位置设置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和指示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全面维护行人和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其次,科学设置地下通道、天桥等多种过街设施,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预测道路的人流量,以更加全面地展现其作用和价值。最后,设计人员需在地下通道内部设置照明和监控,做到科学化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合上述来看,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市政道路地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在道路设计水平、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经验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我国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在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方面的探索时间还较短,开展时间较其他国家晚,因此经验相对不足,但是近几年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国家层面的设计指导规范对人性化设计内容也开始侧重。因此我国人性化的道路设计仍然存在较大的上升和发展空间,优化在细节设计,对于提高城市人民的幸福感和促进现代化城市的建设都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冬英.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研究.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111-112.
        [2]马凯,林浩,阙新征.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2).
        [3]杨飞.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研究.建筑技术开发,2019,44(12x):27-28.
        [4]陶媛媛,李媛媛.公路市政化改造设计相关问题的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4):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