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杨小龙
[导读]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多优点被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多优点被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达标,应对面层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要求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面层施工技术。借此本文就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
        引言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涉及的环节较多,为使路面的平整度达标,除了要选择优质的材料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制备外,还应控制好运输、摊铺、压实以及接缝处理等工序的质量,从而确保路面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1、工程概况
        本项目甜水堡至庆城至永和高速公路北接宁夏规划的银川至环县(甜水堡、宁甘界)高速公路,南与陕西咸旬高速公路延伸段衔接,形成北通银川,南接西安的省际间快速联络通道,本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银白高速(G69)的一部分,在西北区域分别于青岛至银川、定边至武威、青岛至兰州、银川至昆明等国家高速公路连接,是宁夏、甘肃、陕西三省毗邻地区重要的对外运输大通道。
        本标段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境内,与211国道相接,在正宁县和宁县中间偏南位置,距正宁县和宁县距离分别为20Km和44Km。该地区位于陇东黄土高原亚区,是我国黄土高原地貌特征表现最为典型的部分,是黄土平均厚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常吹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冬冷常晴,夏热丰雨。降水量南多北少,2007年全市降水量382.9-602.0mm,降雨多集中在7至9月间。年平均气温9.5-10.7℃,无霜期140-180天。年日照2213.4-2540.4h,地表平均蒸发量为520mm,总体呈干旱、温和、光富的特点。
        2、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2.1、施工前期准备
        (1)由现场监理工程师负责对路面基层的质量进行验收,确保与质量标准相符,养生时间不少于7d。(2)在基层上喷洒透层油,具体做法如下:先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达到干燥、整洁,然后喷洒乳化沥青,将喷洒量控制在1.0kg/m2为宜。当透层油喷洒完毕后,应及时在其上进行沥青碎石同步封层,选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密实,并在沥青混合料正式摊铺前对交通进行临时封闭。在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正式开工前,应选取一定长度的路段进行试铺和碾压。
        2.2、混合料的拌制和运输
        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厂拌为主,能够做到机械化的操作,严控配合料的比重,确保混凝土拌合质量,特别强调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在135~160℃,温度过高则沥青老化,温度过低则会使路面压实度无法保证。混合料运输要确保车厢的清洁干净,防止混合料被污染;在箱底和内侧壁刷油水混合液,起保温和防粘结作用;同时做好混合料的保温,在混合料表面覆盖棚布以防雨水和热量散失,已离析、硬化在运输车厢的混合料及低于铺筑温度或淋雨的混合料应予以废弃。
        2.3、混合料摊铺
        2.3.1、摊铺准备
        (1)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前,应先对每个设计高程点下的水稳碎石基层进行测量,据此对工作高度进行计算。同时,以5.0m作为最大间距,在纵向设立标高标志并设置固定的导向板控制尺,以此作为主要依据。由摊铺机的自动找平装置,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层高程及厚度进行控制。(2)为使路面达到平整度要求,确保沥青混合料接缝的整体质量,应选用性能优良的摊铺机进行作业。本工程使用履带式摊铺机,具备自动调平、夯实以及加热等功能。


        2.3.2、摊铺技术要点
        (1)摊铺机应以匀速进行作业,摊铺量应与混合料的供应相配合,保证摊铺作业的连续性。在摊铺机的熨平板和振捣装置底部均匀涂抹油水混合物并进行加热处理,将熨平板的高度和宽度调整到位,按照设计规定的纵横坡进行摊铺作业。(2)摊铺机的操作人员应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对熨平板进行熟练操作,按厚度检查结果,对熨平板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确保预留出的虚铺厚度准确无误。(3)摊铺完毕后应对铺层的平整度、厚度进行检查,发现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情况时,可通过人工的方式加以修整。要保证每条摊铺带至少搭接10cm,从而使接缝更加紧密。(4)摊铺时,应对总厚度进行准确计算,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厚度,对下面层和面层进行摊铺,底层的厚度应控制在10cm以内,如果超出应设置找平层,其厚度不超过3.0cm。
        2.4、沥青混合料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和終压,采用不小于16t的压路机碾压。初压采用关闭了振动的压路机静压1~2遍,达到结构层的稳定,初压的温度应不低于110℃;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利用胶轮的泵吸作用,使结构层密实,碾压4~6遍,碾压温度控制在80~100℃;终压双轮压路机静压1~2遍,消除轮迹。碾压应从低到高均匀进行,同时保证相邻碾压的重叠宽度,碾压过程中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配合比和原材料的选择
        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施工中重要环节之一,是整个路面施工的关键。由于道路沿线高温多雨,因此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和减少水损害是配合比设计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在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滑性和马歇尔指标间寻找一个理想结合点,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目标配合比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以提高生产率,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良好的使用性能。
        3.2、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
        目前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做到了机械化施工,施工中用的机械设备较多,如:混合料拌制机械、运料车、摊铺机、压路机等。首先要根据精确度高的沥青拌合装置,减少混合料拌制的称量误差;根据路幅的宽度,选择合适的摊铺机数量和作业方式,减少纵向施工缝的数量;根据施工现场距离和摊铺机的摊铺效率选择合理的运输车数量,使摊铺能够不间断,保证摊铺的连续性;碾压作为沥青路面压实度的重要控制点,合理的选择初压、复压和终压的机械设备,确保碾压的密实度,只有设备的数量、性能保持良好,才能保证沥青路面的摊铺质量。
        3.3、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已经很完善,各个工艺环节控制指标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实践检验,因此质量的好坏还在于人的组织与管理。整个工艺流程中包括各个流程环节的技术管理人员、检测人、一线施工作业人员,人员意识和技能操作水平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之一。因此要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岗前培训及书面交底等方式来提高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水平和人员的质量意识;其次,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管控意识,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执行,验收未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主要体现在运营通车后的路面状况,根据相当多已通车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状况统计分析,得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和产生原因,归纳总结得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需在基层、原材、施工机械、混合料温度及人的水平和意识等方面去控制,它是一个多环节相互协作的综合施工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综合考虑,精准把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保证每个环节施工质量,提高沥青路面的总体施工质量,促进公路建设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勇.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J].门窗,2019(23):184.
        [2]戴礼兵.浅谈国省道工程中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地产,2019(22):118.
        [3]赵勇.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人民交通,2019(1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