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措施 胡克强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胡克强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质量管理非常重要,工程经济效益的获取也尤为重要,实现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共同提升是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质量管理非常重要,工程经济效益的获取也尤为重要,实现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共同提升是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加强对建筑工程成本管控,有利于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规避企业资金使用风险,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重要前提支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综上所述,企业应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以实现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关键词:建筑成本;管理;影响因素;优化措施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成本管控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中标公司的盈利和生存,而且还可能间接影响到合同履行情况,即成本管控水平高,企业盈利,产品按时按质竣工并交付;成本管控水平低,项目亏损,工程质量不达标,或工期延误,业主利益和企业形象受损。由此可见,成本管控水平高低,影响广泛且深远。而据统计,在已实施过的大型项目中,仅有18%的项目控制在预算成本内,这又充分说明,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确定不可控因素太多。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这一客观情况,并用经验和智慧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偶发和突发状况,本文主要讨论影响项目成本的不确定性因素内涵,并提出相应的成本管控策略。
        1建筑施工中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
        建筑工程项目,都有合同工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高质的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同时确保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获取。建筑项目成本管理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工成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成本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建筑施工中多数的施工人员为农民工,但是农民工流动性较强,直接导致建筑项目中人工成本的大幅度上涨;(2)施工材料成本。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筑材料行业是建筑相关产业中发展的佼佼者,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的市场管理制度,出现某些施工材料垄断的问题,造成建筑施工材料成本增加;(3)机械设备成本。机械设备是建筑项目施工中必须配置,涉及租赁费用、管理费用、维护维修费用。
        1.2造价管理方面的人员能力较低
        当前,我国十分关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人员在持续增加。但是我国真正具备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人才依然比较少。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不够专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能力强的人员比较少。尽管人员增加了,但是整体的素质比较低。另外,当前我国出现了不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培训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然而,这种培训机构安排的课程内容都比较单一,大部分是依赖套定额与单价的方式来完成编制与审核预结算的任务。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其他重要内容涉及比较少。这种情况会导致参与培训的人员知识储备不够,综合素质较低,进而导致具体工程造价质量降低,无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1.3材料设备价格
        材料、构(配)件、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进度中,变化往往大于计划,因为市场是波动的,尤其是在工期较长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在价格较平稳时所能准备和库存的材料等生产资料,受库房和管理成本影响,难以一蹴而就,项目管理人员必然面临材料、设备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波动。


        2建筑成本管理的优化措施
        2.1优化财务成本管理
        建筑企业需要树立严谨的财务成本管理意识,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内大力宣传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让企业的每个员工意识到财务成本管理对企业、对自身利益的影响,使员工在实际施工中,自觉的融入成本管理意识,实现对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效避免建筑项目实际施工成本超出预定成本问题。同时,建筑财务成本管理原则应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对建筑施工过程实施动态化的财务成本管理。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尽量确保工程项目安全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投入,规避企业投资风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
        2.2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
        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求员工达到一定的能力,更好地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因此,建筑企业应该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建设综合素质高的管理队伍。企业内部应定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并且还定期地审核工程师的从业资格。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人员自身也应该重视学习,利用自身的优势,挖掘工作的潜能,提高业务水平。工程造价的管理部门与教育机构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培养适应社会进步与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建筑工程的结算环节能够充分地体现工程建设的成果与财务情况,造价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竣工结算的重视,同时学会整理变更工程,如果遇到变更工程,应立即进行结算,并且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为社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3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建筑工程管理必然涉及对突发情况的处理,在较长的工期里,工程类别复杂,参与人员多,不确定性事故难免会发生。突发事件发生时,项目部应迅速启动应急管理,力争用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项目尽快恢复正常实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目标的实现。就项目成本管控而言,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应急能力建设的成本控制应体现在预警、应急、善后三个方面。预警是根据既有经验教训,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准备防护措施,要求管理人员比较人员培训、危险标识、现场示范等各种方式的效果与成本,得出最优选项;应急是在已有预警方案的基础上,对突发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尽量不增加额外成本,并将突发情况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为原则;善后要兼顾成本与影响,由于突发情况产生的额外费用,当支则支,不能因为可能超出预算而违反相关规定,以免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2.4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机制
        建筑经济成本管控需要置于科学与有力的制度之中,也就是说,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制度为依据,强调保障性功能的发挥。因此,建筑企业需要以成本管理为切入点,关注内容,形成更加具有指导作用的管理制度,加强体系化建设,强化与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融合。具体讲,建筑企业结合管理实际,综合分析管理人员特点,制定高效的考核制度,确定考核指标,将考核工作落实到位,制定考核时间,强调与奖惩机制的联合使用,发挥定量与定性考核的双重作用,在增强人员工作热情的前提下,实现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有效支撑。
        结束语
        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我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建筑工程、数量在不断扩大与增多,要想确保建筑行业实现稳步、长久发展,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为重中之重。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与监督措施,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材料质量,实时监控建筑材料使用情况,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都是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投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石晓静.浅析项目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特点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05):194–195.
        [2]张力.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77(31):99–100.
        [3]王保春.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目标管理实践与探索[J].新会计,2017(03):51–52.
        [4]任建花.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工程造价的改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8):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