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和展演中心 广西玉林 5376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各地方电视台要想制作出符合市场受众群体用户审美需求的文艺节目,就必须培养出高能力、高素质的电视文艺编导,确保他们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做好从文艺节目创新策划、构思以及拍摄编辑等一系列工作环节。文艺编导作为节目的核心组织策划人员,其综合素质高低往往决定了该档节目的整体质量、能否吸引大量的观众以及能否为电视台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因此,各地方电视台要高度重视提高文艺编导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促使他们能够满足新时期文艺节目编制要求。基于此,本文将进一步对电视文艺编导的综合素质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杂技编导;艺术修养;素质
引言
中国杂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杂技世代相传,不断创新,每个时代都有着独特魅力。这些都是杂技表演者艰辛的工作和努力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杂技导演的付出。杂技编导仅仅熟悉杂技技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杂技表演节目,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
1编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1一味追求节目收视率,缺乏职业底线
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不仅象征着一个节目受观众喜爱的程度,还代表着节目的品牌及其背后的经济价值。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加上自媒体“唯热度主义”“娱乐至上”等不良思想的泛滥,部分编导罔顾媒体人的底线,在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哗众取宠、制造夸张噱头甚至不惜以诱导性文字吸引观众,从而造成电视节目“标题党”的泛滥,虚高阅读量的背后是日渐下降的节目质量和节目口碑,不仅无助于其自身发展,对媒体行业、社会风气也是极大的污染。
1.2节目的内容和编制形式比较老旧
由于经济、文化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对节目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而广播电视节目依然使用比较陈旧的方式制作,缺少创新和与人们的沟通,因此降低了人们对传统媒体的认可程度。
2杂技编导应具备的艺术修养与素质能力
2.1杂技导演必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
杂技艺术之美的本质是尊重生命。一方面,杂技展示艺术美的同时,也在体现着表演者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杂技是通过对人本身的“肉和血”的刻苦训练而表现出来的技艺;另一方面,杂技也客观的展示着人与自然的情感依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杂技编导在杂技艺术创造中,要重点体现人与自然的情绪关系。因此不能缺乏生命意识,否则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苍白。杂技艺术的表演目的是为了愉悦人们的心情,启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欣赏。因此,杂技艺术必须具备强烈的生命意识。这样,才能让杂技表演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盛宴,人们才能从杂技表演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舒适和情感上的释怀。
2.2优秀的政治觉悟
在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市场媒体起到最大的作用就是积极正面宣传,作为电视文艺节目的编导人员需要具有优秀的政治觉悟,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充分发挥出文艺节目在娱乐生活中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以及正确的认识功能。电视文艺节目编导人员要自觉学习最新的思想政治知识,了解社会发展动态,确保能够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电视文艺节目,电视文艺编导在明确节目主题时都不能脱离国家政策方针,要合理设计可操作的电视文艺节目录制计划方案,注重为社会打造出富有阳光正能量的文化艺术节目,促使其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电视节目受众群体用户的艺术审美水平。电视文艺节目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大众的产品,也是一种舆论精神产品,其是先进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电视文艺编导人员在实践制作文艺节目前,首先要有一个正确而又鲜明的主题,然后严格按照该主题去精挑细选节目素材内容,在迎合市场受众用户观看体验心理需求的同时,还需有效反映出当前社会和谐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方针。电视文艺编导除了要掌握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能够始终牢记新时代中国发展脉搏,紧紧围绕国家制定颁布的相关方针政策展开节目策划制作,将市场受众用户群体广泛喜爱的艺术风格与形式融入节目制作中。就比如,在互联网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北京电视台编导人员创新策划制作的《我要上春晚》节目,该档文艺节目受到了男女老少观众群体的普遍喜爱。
2.3杂技编导必须具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要在平凡的作品中慧眼识“材”,然后通过创新加工,挖掘节目的表演价值。这就是一个杂技编导艺术性的真实体现,也是杂技编导创造性价值的体现。只有杂技编导遵循一定的创新思维,从平凡生活中挖掘杂技素材,再遵从杂技艺术的一般规律及特点进行创作改编,创造性地呈现于大众面前,才能充分体现编导的艺术才能。
2.4编导自身的努力
一是编导需要加大自身的阅读量,并积极参与实践工作,关注国家时事和社会热点事件,博学而多思,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解析不同的案例培养能力。此外在电视节目编导实践工作过程中可以认识自身在哪一部分存在问题,推动其磨炼自身技能,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要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训练,一个节目从策划、取材、拍摄到最终效果的呈现需要多方的配合与合作,因此电视编导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协调相关的工作时间、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营造和谐的团队工作氛围,保障编导指令能够上传下达,从而推动电视节目的顺利完成。
2.5提升文化水平,提升整体质量
新媒体时代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同时也诞生了非常多的科学技术和新鲜事物,例如现时比较常用的微博、手机视频等。这些全新事物的诞生不仅促使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实现了融合,也给编导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编导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积极学习、掌握各种各样的全新媒体技术,探索信息化时代中编导工作的全新规律和特点,以提升节目的制作质量,促使广播电视行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同时,也需要时刻保持对生活、社会的敏感度,利用专业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将正确价值观融入节目内容中,以保证广播电视能够起到引导文化走向、价值观的作用,最终有效提升节目的整体质量。
2.6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文艺节目主要起到的还是娱乐大众的作用,这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节目类型,而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电视文艺节目会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在收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会有好评,那自然也会有差评。当电视文艺编导在了解到社会民众对于自己策划拍摄节目的差评后,要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虚心接受这些差评,从舆论中获取更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好建议,以此来优化改进自身的节目编排创作,全面提升电视文艺节目编导制作能力。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广播电视行业的节目质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编导作为节目的主要策划者,需要积极顺应发展趋势,吸取各种传播经验,不断对节目内容、制作方式、获取信息途径进行创新,利用自身良好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广播电视的竞争力,促使该行业能够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刘景港.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质略谈[J].记者观察,2020(06):134.
[2]黎军.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质[J].戏剧之家,2020(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