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精准扶贫——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   叶敏
[导读] 常德市在湖南精准扶贫中表现突出,其基本做法主要有:切实压实责任,坚持“三有三抓常调度”,强调精准帮扶,推进“两个全覆盖”,狠抓政策落地,主打“六场硬仗”,巩固提高,开展“厘清脱贫路径行动”等。
        叶敏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常德市在湖南精准扶贫中表现突出,其基本做法主要有:切实压实责任,坚持“三有三抓常调度”,强调精准帮扶,推进“两个全覆盖”,狠抓政策落地,主打“六场硬仗”,巩固提高,开展“厘清脱贫路径行动”等。主要经验有:全面出击,突出重点,深化党员结对帮扶,注重在精准扶贫一线识用干部。后续工作建议:优选村级两委班子,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党组织作风建设,大力整合帮扶力量。   
        关键词:精准扶贫;经验;建议
        
        常德市地处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延伸的过渡地带,辖9个区县(市)和5个管理区,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21万,域内石门县是贫困县,其余都是扶贫工作面上县。常德有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3万人。到2019年底,所有贫困村脱贫出列,还剩下14361人未脱贫(其中兜底保障人口有11182人)。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9.5%降至0.31%。全市393个贫困村(经省认可武陵区减少3个)、1049个贫困人口100人以上非贫困村,共选派1477名驻村工作队长、3579名驻村帮扶干部,实现“一村一队”全覆盖,其中市本级办点46个。
        一、常德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基本做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德市坚持以习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脱贫攻坚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努力做到“四个经得起”,即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问、经得起看、经得起查、经得起算,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切实压实责任,坚持“三有三抓常调度”。“三有”即市县有脱贫攻坚指挥部,部门有扶贫办公室,乡镇有扶贫工作站,并且村级明确专人负责;“三抓”即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带头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联县联村领导经常指导调度抓;“常调度”即经常性开展调度督促,由市一级组织实施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分类考核评价,对综合评价为“一般”和“较差”的乡镇进行约谈,起到了鞭策后进、传导压力的显著效果。
        (二)强调精准帮扶,推进“两个全覆盖”。对396个贫困村、1109个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均派驻帮扶工作队,实现“一村一队”全覆盖;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100人以上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含已脱贫贫困户),实行由财政供养人员结对全覆盖;组建2000个党员帮扶先锋队,有帮带能力的党员每人配合结对帮扶责任人至少帮扶1户贫困户,全市共结成帮扶对子3.5万多个。
        (三)狠抓政策落地,主打“六场硬仗”。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全面打好产业发展、住房安全、健康扶贫、教育助学、就业创业、基础建设“六场硬仗”,推动各项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在稳步发展扶贫产业上,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性举措,集中力量推进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大发展,全市种养专业合作社、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在贫困村的覆盖率达到100%,培育壮大了一大批特色高效扶贫产业;在有序推进住房安全上,全面完成36696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基本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在持续开展教育助学上,对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5.2万多人开展了精准资助;在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上,7项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措施全部落实,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在严格落实兜底保障上,重新认定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兜底脱贫对象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同时,大力推进电力改造、交通设施、农田水利、信息网络、村级活动场所、集体经济发展等“六件实事”建设,贫困村面貌明显改观。
        (四)巩固提高,开展“厘清脱贫路径行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既要说清楚有多少人脱了贫,也要说清楚怎么脱的贫”的重要指示,2018年以来把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持续稳定脱贫摆上重要日程。从“短期脱贫、长期致富”的思路出发,大力开展“厘清脱贫路径”行动,积极推行“户分三大类、一户一套餐、两个不撤退、脱贫把三关”的做法,将全市12万贫困户按劳动力状况分为“有劳力户”“弱劳力户”“无劳力户”三大类,做到贫困户类型清晰、因户施策靶向精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施策,确保高质量脱贫。
        (五)加强作风建设,实行“六个常态化”。积极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格坚持压实责任、监督检查、专项巡察、从严执纪、谈心谈话、通报曝光常态化等“六个常态化”,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常德市率先全省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市县巡察范围、实行财政扶贫资金三方机构专项检查常态化。同时,坚持“六个聚焦”大力开展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作,对所有问题均逐条逐项整改销号。坚持从严执纪问责,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落实涉贫事件处理反馈机制。近年来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涉贫信访舆情案件。
        (六)鼓励社会扶贫,推进“聚力帮扶行动”。在各级各部门实行“一人驻村、全员帮扶”之外,积极推进“聚力帮扶行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

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点燃希望”民政助学公益项目、统一战线“泛海助学行动”、社会组织“微善风”助学行动等,去年资助贫困学生5000多人;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一家一”同心温暖工程等活动,鼓励支持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参与扶贫;结合“10.17 扶贫日”活动,积极开展“文化扶贫进千村”活动,每年组织“送戏下乡”文化演出等500多场次。同时,广泛召开党员会、户主会、屋场会,深入宣传扶贫政策和脱贫典型,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全方位开展新闻媒体、户外广告、网络媒体等脱贫攻坚政策和成效宣传。
        二、常德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主要经验
        常德市精准扶贫始终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坚强领导,力求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常德市精准扶贫突显了地方特色。
        (一)全面出击,突出重点。2019年,常德市以二类市考核排名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市,全市共有10个区县(市)管理区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其中S县在全省已摘帽县中考核排名第一、J市(县级市)在全省面上县考核排名第一、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在全省管理区考核排名第一。常德市还被评为全省对口帮扶先进单位,不少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里推介。
        常德市将石门县贫困县摘帽作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来抓。2018年8月,石门县以综合贫困发生率0.9%、漏评率和错退率为零、群众满意度96.48%的好成绩顺利脱贫摘帽。成为全省脱贫攻坚样板。“石门样本”走进了浦东干部学院课堂。新华社以《“湖南屋脊”决战贫困》为题进行了长篇报道。
        (二)深化党员结对帮扶
        在精准扶贫中,农民党员必须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常德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农村开展党员承诺、党员积分、党员亮身份等活动,把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作为党员承诺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鼓励既有能力、又有一技之长的党员,跨行业、跨地域进行结对帮扶,发挥带动效应,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农民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
        (三)注重在精准扶贫一线识用干部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常德市各级组织部门大力发现、表彰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将帮扶成绩突出的领导、帮扶干部提拔任用到更加重要的岗位。
把精准扶贫业绩作为衡量各级党组织政绩的主要依据 , 把扶贫工作纳入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和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尤其突出对乡镇街道、包村单位、村及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考核评价,干部的任用与扶贫工作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三、组织引领精准扶贫后续工作建议
        (一)优选村级两委班子
        做好摸底研判,严把选人标准,明确资格条件,列出“负面清单”,把不符合干部条件的人挡在门外。按照“……”标准,重视从带头致富能人、新经济体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中坚农民中选拔村“两委”班子人选尤其是党组织书记,优化班子结构,提高成员素质,增强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二)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同安排、同部署,需要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彻底杜绝等靠要思想,在政策宣传、示范带动、做群众工作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效。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应该成为统筹调度的“一线指挥部”,发挥落实顶层设计,贯彻扶贫政策、协调扶贫主体,引导扶贫资源、着眼乡村振兴,优化扶贫措施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攻坚克难的“扶贫主力军”,必须发挥攻克脱贫难题,带头脱贫致富、扶持思想贫困,激发内生动力、发挥党员优势,吸引扶贫资源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扶贫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必须发挥抵制扶贫腐败,确保扶贫实效、坚守脱贫一线,确保持续脱贫的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党组织作风建设。
要坚决反对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杜绝“表”
哥“表”嫂、过度迎检展示、文件派发等现象,切实减轻基层干部负担,让他们一心一意在精准扶贫中讲真话、出真招、干实事,将工作重心切实放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决战脱贫攻坚的紧迫问题上来。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帮扶不到位、形式主义和增加基层扶贫干部负担的问题及时发现严肃批评,对情节严重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的领导干部给予相应的通报或处分。
        (四)大力整合精准扶贫多方力量
        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分工合作。目前的扶贫主体是党和政府唱主角。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就逐渐向扶贫主体多元化转变,政府、社会、企业及个人各担其责。第一,成立专门机构,统筹管理考核驻村工作队、镇街下派的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等帮扶力量。有效整合扶贫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特点,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胜势。第二,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精准扶贫,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民主党派、驻军单位、社会能人等多元主体发挥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等,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脱贫、支持脱贫的良好氛围。
        
        
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络+大数据对湖南农村产业的影响机制和对策研究”(19YBA33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叶敏(1974—),女,硕士研究生,中共常德市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乡村社会治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