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趣味识字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杨妍芸
[导读]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人们可以通过语言传递自身情感,而文字是语言的基础。
        杨妍芸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字镇曹路幼儿园,甘肃庆阳744502
        摘  要: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人们可以通过语言传递自身情感,而文字是语言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往的识字教学多采用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方法,让学生强行记忆。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在此背景下,趣味识字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对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旨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趣味识字;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识字量,就无法开展阅读和写作。识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才能在阅读时,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中的关键内容,大幅度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识字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识字教学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虽然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深入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识字教学方式单一
        识字教学与语文课堂中的其他内容是一致的,教师需要使用多种丰富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汉字。在课堂中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文章中的中心思想,直接从根本上提升了语文学习成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识字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教师自己不仅很累并且学生也没有掌握,还感觉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能集中[1]。部分教师注重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单将此作为识字工具,直接阻碍了识字内容的多样化。除此之外,在识字的时候,教师想要教学工作展开的更加顺利,一般都是自己在黑板上写出汉字,并且在上标注拼音,让一个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进行朗读。虽然推进了教学进度,但是此种方式根本达不到教学的成效,降低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灌输式识字方式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只是注重了汉字的教授,并没有将汉字与课本当中文章上下联系起来,学生识字的方式非常无趣,并且很容易将新学习到的汉字忘掉,因为教师只是教授给了学生正确的念法,并没有给学生进行解释以及如何将词汇进行合理的运用。对新学到的汉字使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不单是阻碍了词汇在未来的使用,并且学生的学习成效得不到保障,个人能力并没有获得提升。
        (三)识字时间不足
        识字教学在语文科目当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是每位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在课堂上应该有一定的时候用来教授学生识字。但是,现阶段部分教师只是注重文章内容的讲授,将识字作为一项次要的工作,在课堂上预留给学生的识字教学时间不充足。教师经常会在课后或者课前的时候让学生预习生字,在上课的时候只是粗略的讲授,学生对汉字的基本含义都缺少一个全面的掌握以及运用,只是会简单的朗读。这样直接阻碍了教学的进度,并且还达不到识字教学的成效。
        二、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一)情景教学,唤醒学生识字兴趣
        在学生展开识字的时候,情景教学也方式可以直接将学生引入到设定好的情境当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举例,在识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唤醒学生的识字热情[2]。小学生年纪尚小,都有着爱玩的天行,学生非常喜欢动画,那么教师就可以投其所好,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视频或者是图片,将此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例如,在教授学生认识“火”“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熊熊烈火或者是木头的图片展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学生自己就会找到这两个与图片之间的规律,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加深印象,在以后学生忘记这两个字的时候,看到火或者木头的图片就会直接联想到教师授课的情境。最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其他汉字的图片,引导学生去猜测有可能是什么字,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乐趣,便会积极主动的进行看图识字。
        (二)游戏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在师资授课中,学生需要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学习成效才可以大幅度增长。但是小学生年纪尚小,还是处在一个比较爱玩的时期,因此对游戏有着无限的向往,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游戏识字法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举例,教师可以使用猜字谜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识字。像“大雨下在横山上”,让学生猜出这是什么字,那么学生进行思考或者是讨论之后给出教师答案“雪”[3]。再如,“一心服从转业”,教师让学生来猜,要是比较难的话,教师就可以适当的点拨学生,或者是与学生一同进行探究答案。教师不仅可以自己准备一些字谜,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己也来策划出不同的字谜,教师与学生互相猜字谜。使用此种方式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还活跃了课堂上的气氛,学生在欢快的氛围当中进行学习,有助于汉字储备量的提升。
        (三)编造故事,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中国汉字数量非常大,并且很多汉字之间还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由部首组织而成,也给教师的识字教学带来了挑战,给学生带来了烦恼。大部分学生在看到部分相似字形的时候,一般极易混淆,直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为了解决这项困难,教师就刻意给学生编造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辨别比较相似的字体。教师了解,小学生通常非常喜欢听故事,还有部分学生在睡觉的时候要求自己的家长讲故事进入梦乡,因此使用讲故事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趣味横生,有助于提升学生辨别汉字的技能。举例,教师在教授学生“赢”与“羸”的时候,这两个字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难,学生通常区分不出来,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故事:国王有一个女儿,身体比较羸弱,但是王子一见倾心,王子想要迎娶公主,但是国王要求比武,只要王子赢了国王就可以迎娶公主,最终王子取得胜利,如愿以偿的娶到了公主。教师在讲故事的途中学生就可以分清楚这两个字的不同含义了,那么教师再此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区分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归类教学,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
        在识字教学展开的时候,归类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快速的掌握汉字,进一步提升学生识字的技能。举例,教师可以将树木类的字展开整合,将食物类的字实施整合,将动作词实施整合,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4]。此种方式和以往的汉字黑板教学方式比较的话更加高效以及有趣。并且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食物类的汉字接龙,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说出关于食物的汉字,学生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知识。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下发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行对某种类的汉字进行归类,学生便会积极查字典寻找,在归类完毕之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学习的成果展现给大家,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并且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进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使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汉字、掌握汉字,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提出四种趣味识字教学方法,目的是改进以往枯燥、单一的识字授课方式,促进学生个人识字能力的提升。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丰富教学方式,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吉克依生. 基于趣味识字教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 环球慈善, 2019, 000(010):P.1-1.
        [2]. 杨成喜. 巧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 小学时代, 2019(15):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