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姚晓佳
[导读] 在如今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姚晓佳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在如今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问题,激发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思想,通过让其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方式,培养其创新精神,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模式,让每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实施策略
        引言: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每位学生不同的人格,对其个性化差异予以关注,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此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知识运用的能力,使其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实现差异化教学。让每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让他们的灵感与思维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其进行个性化阅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能帮助他们不断的进行学习与提升。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因其整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却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所以兴趣来的快去的也快,难以进行持久的维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便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激发他们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巧妙的对问题予以创设,便能调动其解决问题的动力,促使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这便是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良好方式。在语文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经常能听到学生们的疑问,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之能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进行《小草和大树》这一课讲解的过程中,刚讲完题目便有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作者要用小草和大树这两种植物作为文章的名字啊?”,这便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其蕴含了整篇文章中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让学生更为直观的观察到小草与大树的差异,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为其讲述作者的生平,之后再引导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对文章进行阅读,通过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的方法能让其阅读的更为认真,对每一段都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此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考虑到其这一特点,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在对问题进行设置的过程中,不应固定答案,这样会限制他们的思考[1]。应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其能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成长。
        二、通过个性化阅读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悟
        在进行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其能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他们创设更为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其能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使他们能用自己所喜爱的方式进行语文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在最大限度的保留其个性的基础上,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他们进行良好的学习,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应培养其独立精神与个性化的心理认知[2]。不应将自己的思维强加在他们的身上,这种模式是不被其所喜爱的,会导致他们丧失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一夜的工作》阅读教学中,对总理深受人民爱戴进行讨论。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应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他们身上,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进行讨论。如,有的学生说:“如果总理真的关心人,就应该先将作者的文章批阅了,让他能回去睡觉。”“这都是文中刻意安排的,总理不会是这样的人的。”“作者是后来的,事情要讲究先来后到。”等等。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如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较为舒缓的音乐,选择一张周总理工作时的面容呈现在他们的眼前,通过情绪渲染的方式让他们能感受到总理的劳累,并对文章内容予以理解。
        三、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在共融共生中凸显个性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突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在对其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应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让他们能够参与到教学中,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3]。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或朗读的形式,让他们能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
        例如,在进行《威尼斯的小艇》学习过程中,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其播放威尼斯的短片,加深其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在通过让他们进行阅读的方式,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使他们更有效的进行阅读与学习,让其能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之中,掌握本文的主要观点与描写方法。
        四、通过情境引入,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
        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课程开设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情境引入,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通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对阅读氛围进行良好的渲染,让其能快速的进入阅读情境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探索欲。通过情境的导入能有效的提升其注意力,帮其更好的进行阅读。
        例如,在进行《卢沟桥的狮子》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卢沟桥的视频,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将他们代入文章的情境之中,让其能对文章内容更好的进行理解,提出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再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让他们对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以引导的形式让其能自主的在文章中寻找答案。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即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又能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其更好的进行学习,充分的培养了他们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结束语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的开设过程中,教师应为其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通过网络为其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应重构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教学方法,注重对其个性化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枝南,杨通知,王海福.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研究进展与评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4:32-36.

[2]赵欣欣.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12:126-131+150.

[3]黄涛,龚眉洁,杨华利,王涵,张晨晨.人机协同支持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2:108-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