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锡纸材料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线上美术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刘晓莹
[导读] 美术创作是没有局限可以利用任何材料来创作的个体

        刘晓莹
        惠州市第十一小学(南校区),广东省惠州市516000

        【摘要】:美术创作是没有局限可以利用任何材料来创作的个体,不同的材料表现手法体现方式都不同。目前,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主要是卡纸等常见美术材料为主要工具,而这样单一的教学材料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下现代化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往美术课堂中常见的的工具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创作的需要,我们要突破常规,尝试创新,尝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不一样的综合材料。针对当下这种问题与趋势,我想到了以锡纸这种媒材的创意制作为主线,通过课例的实践,探究锡纸材料在小学美术手工中的应用。
        【关 键 词】:废物利用;创意手工;实践;锡纸
        
        一、前言
        当前,小学阶段的手工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而美术材料在手工课中的运用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美术兴趣进一步的开拓学生的思维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实施和深入,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美术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锡纸作为当下每个家庭厨房的基本用材,每个学生所吃过糖果巧克力的外包装纸材,锡纸材料的运用能使“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的内容更丰富多彩,可废物利用的同时,打破手工课常规材料。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结合锡纸的特点我利用它给学生上了一节关于废物利用锡纸创作网课,本文将对锡纸材料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一番探讨。
        二、锡纸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锡纸一般指铝箔纸,是由铝箔衬纸与铝箔裱糊粘合而成的纸。它的特点是质软容易变型,如纸一样,而且变形后不反弹,可塑性很强,无污染,它的金属质感更是美术创作中普通材料无法替代和比拟的。对于学生而言,锡纸材料的准备难度系数低,成本低,而且常见于日常家庭厨房烹饪,糖果巧克力等外包装,对于美术的运用,是性价比高且易出效果的美术材料。
        三、锡纸材料对美术手工课的意义
        (一)锡纸材料符合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美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美术的发展从未离开过对材料的探究,而作为美术教育对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乐于尝试,求新求异,现在的美术课单一的美术工具让学生出现乏味。通过新型材料的尝试,借此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创作热情,美术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感受材料的特性,从而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力,让学生尝试新材料带来的新鲜感受,这也是非常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求新的的一个特点。
        (二)锡纸材料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在美术课程中,材料的新颖程度都会决定这孩子的动手能力。通过锡纸材料在美术教学的引入,学生会逐步养成善于发现新鲜事物,主动研究习惯。在我录制有关锡纸材料这一网课里,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感受到锡纸的魅力,迫不及待的想要参与到这个新型材料的创作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锡纸材料富含独特艺术魅力
        锡纸是易变形的材质,可塑性强、具有金属光泽的特点制作仿银纸材,作品通过压、刻、剪等技法呈现银饰的完美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们展示一幅锡纸美术作品《炫美凤凰》,该作品用剪贴的形式,运用浮雕手法,制作成"百鸟朝凤"的场景,它象征着祥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充满活力和创新,由凤凰、各色禽鸟、山石、牡丹组成,学生在惊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锡纸材料富含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锡纸材料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
(一)根据锡纸特色,因材施艺
        将锡纸融入美工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多了解锡纸的特性,挖掘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锡纸为材料的表现内容、表法方式,实现锡纸这一媒材创作内容与地域文化契合,创作形式的多样性、创新性。各年级每个不同学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锡纸表现方式。这样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阅历将锡纸融入到孩子们的美工课程中,制作出不同造型和形式的锡纸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美术语言,掌握锡纸制作的方法,从纹样设计到细节处理,力求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地域特色的完美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锡纸融汇课程落地开花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可将锡纸材料融汇到当下的美术教材里,根据表现内容进行整合,开发创意锡纸课程。将五年级《家乡古建筑》、《编花篮》、《民间美术》和《飞行梦工厂》,四年级《花团锦簇》、《银饰之美》和《剪纸故事》,以及三年级《色彩拼贴画》、《花儿朵朵》等课例的材料转换为"锡纸"这一独特媒材。锡纸具有可塑性强、有硬度、有亮度的材料特性,能够与国家课程中的美术表现内容充分结合。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集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于一体的小学美术创意锡纸工作坊校本课程体系。立足区地域文化的学习,从建筑、民间美术中解读艺术思维、民族精神、美学思想,更立足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对于周边事物的关注。
        (三)搭建展示平台彰显特色
        搭建各种平台,在展示过程中丰富锡纸的表达语言及呈现形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既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高了创意锡纸手工的趣味性,又提升了学生利用材料创作的能力。通过"锡纸"这一材料,学生探索多种表现方式,提升小学生对于材料的创新意识,通过创作、作品展示等让学生充分体会艺术的价值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多种形式表达体现创意
        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不同的效果。给学生录制的那节有关锡纸装饰画的网课,是用到平时的巧克力包装锡纸,通过剪贴、卷折的方法而体现的一幅半立体作品。除了半立体的创作手法,我们还可以通过揉捏等动作,利用锡纸材料易成型的特点制作立体的形象。
        三、锡纸材料在手工课上的制作方法
(一)局部加减
        当决定好自己的创作主题,可启发学生通过变形、添加、修饰等手段运用到画面中,以此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力。例如,在我上的有关锡纸装饰画这一课例中,我所选的主题是花卉,主题花卉的大小,花瓣的数量,花杆的高低都是可以通过局部加减来控制画面的效果。  
(二)立体拼凑
        平常的美术手工作业都是以平面式的作业为主,出现了单一和程式化,而锡纸材料打破常规可以在立体这块凸显它的纸材特色,在锡纸的运用上,我们可以结合它易成型的特点创作出半立体式的画,像花瓣这种可以叠加拼凑,更凸显花卉的层次感,画面的立体感。
(三)肌理运用
        材料的选择在美术创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材料的选择决定作品呈现的效果,而锡纸材料的特点是轻薄易成型,可利用拓印的手法或采用卷折、粘贴的方式去创造肌理,以此来运用到我们的美术作品中。
        四、结语
        总之,多元化的今天从美术教育以及创作现状来看,当前的绘画创作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取向,而美术手工课是开发学生的智能、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希望自己能将锡纸材料的引入美术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共同探索更多的锡纸创意。
        参考文献
[1]鄢林仪.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非常规性材料进行雕塑为例[J]. 成功:教育, 2018, 000(021):P.174-174.
[2]张洁. 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学周刊, 2018, 000(003):P.153-154.
[3]胡坤. 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的应用[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8, 000(003):P.84-85.
[4]崔蓓. 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的应用研究[J]. 戏剧之家, 20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