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杨永静
[导读] 在高中美术教学当中,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育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杨永静
        南宁市第二中学,530003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当中,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育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但真正能够做到落实的却并不多见。广大教师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尽己所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鉴赏空间,做好引导工作,把握好多媒体技术使用的限度,争取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当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收获,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上风。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现状
        当前的高中美术教育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不少高中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很难帮助学生实现实质性的提升,即便是课程完完整整地进行,却仍然缺少鉴赏这一环节,导致学生普遍鉴赏能力低下,综合素质堪忧。
(一)教学方法落后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高中美术的课堂教学环节无非就是教师主导,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讲解,然后挑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解。整个过程都没有学生的参与机会,学生所做的便是听课。在学生课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假若教学方法又不够灵活多变,非常容易使学生昏昏沉沉,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
(二)对高中美术鉴赏环节的重视明显不够
        不仅是在美术教学当中缺乏对鉴赏环节的重视,就连美术课程本身在学业压力巨大的高中阶段都是边缘课程,不少学校为了增加文化课程的授课时间,不惜把美术课尽数取消,导致学生无课可上,教师无课可教。在有的学校中,即便是仍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但由于授课教师本身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有限,因此在课堂上常常应付了事。这样一来,就没能起到高中美术课程陶冶情操的作用。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策略
        随着人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日益重视,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成为美术课程继续前进的巨大包袱,因此,广大教师要勇于冲破藩篱,思考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帮助学生建立起鉴赏能力的培养体系。
(一)提升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观察是鉴赏的基础,鉴赏归根到底还是指人在充分了解某些事物后给出的评价。就美术鉴赏而言,所有需要鉴赏的对象都是艺术品,其中不少还是自古至今的瑰丽宝藏,其艺术价值无法估量,单凭文字描述不足以表现这些艺术品的精美与震撼,因此需要鉴赏者亲身观察,通过观察对鉴赏作品的形态、构图、色彩以及手法熟练度等信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观察更为细致的地方,把这些信息通过观察进行收集,然后输送到大脑当中进行研究。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体系当中,学生所承担的角色是观众,尤其是在美术课中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的课时非常少见,也就是说在美术课中,学生只能有针对性地研究教师所列举的例子。如今,广大教师应当适度加大自由鉴赏在课堂设计当中的比例,自由鉴赏即给予学生自主的鉴赏时间,学生可以借助这个机会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进行观察和收集。这样一来,除了教师所列举的几个例子以外,学生自行可以再进行鉴赏,实现了1+1>2的效果。但需要额外注意的是,自由鉴赏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观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无限制地选取鉴赏对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都要进行监督和引导,对于极少数学生表现出的极端倾向要及时谈话,予以更正;对于学生鉴赏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提醒,并且与学生一起进行解决。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鉴赏活动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育的操刀者是教师,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无非是一块黑板,几支粉笔以及一本教材而已,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就是黑板上的文字与教师口中讲解的知识点,应付考试是足够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太过于枯燥,教师的喋喋不休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乃至于在课堂上公然走神,教学效率很低。而且美术课程中多为图形,学生的鉴赏对象也是以图画为主的艺术品,这些单凭语言叙述和文字描写是无法还原的,只有亲眼见到才能够切身感受到这些艺术珍品的魅力所在。如果说过去是由于条件所限,那么,当下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相较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多媒体技术更为灵活多变,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像等方式对学生展开教育,让学生不必费心于抽象对象的想象,直接在多媒体的屏幕上就能看到原本的面貌。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在课堂设计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展示环节。广大教师要在课余时间苦练多媒体操作技术,减少对网络资源的依赖,在课前准备当中制作相关的演示文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并非万能钥匙,只要遇到困难就能够得到解决。许多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后大喜过望,觉得是对自己工作的分担,因此痴迷于把多媒体技术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殊不知过度地滥用很可能导致学生的无视。但是不是意味着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就没有任何责任,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准备教学资料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一些不适合学生观看和鉴赏的对象要坚决剔除,对于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要及时填补。更多情况下,多媒体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法就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获取鉴赏机会,运用不当会使课堂气氛娱乐化,学生渐渐失去了对课堂秩序严肃性的敬畏,其中不少更是公然挑战教师权威,而这些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不当所引起的。
(三)让学生合作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主观的事情,很少有绝对的美与丑出现,同一幅作品每一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甚至南辕北辙。相较于课业繁重的文化课程,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时间上比较充裕,因此,广大美术教师不需要对学生施加很大的压力和要求,可以允许学生以合适的人数规模组成鉴赏小组。在鉴赏小组当中,不仅要定期进行组内人员鉴赏看法的讨论交流乃至辩论,而且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权,至少只要不太过分,学生就可以自行选择鉴赏的对象。有的学生不经过思考便得出了结论,自以为正确,在鉴赏小组当中,有思路的人可以先提出来,然后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当场提出反对意见,然后说明理由,经过小组内的多方补充和讨论过后,很可能就会知道自己之前的见解有多么片面。在鉴赏小组的划分组合工作上,教师要注意学生分布的层次性,即便是美术课程也都具有完整的考核体系,通过考核体系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类,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按照某一比例进行混合,使得在讨论当中不会只有一种声音。再有就是受限于鉴赏经验与年纪,在小组讨论当中经常出现低级的鉴赏错误或者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的现象,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要主动调解,出现低级鉴赏错误的进行引导,对于争执的现象进行调节。
        结束语
        综上述,在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中,高中阶段可以说得上是压力最大的时期,长期高压下的学生内心非常压抑,而美术就承担起了释放压力的责任。除了作为文化课程的有效调剂之外,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美术课程众多环节当中最为关键的便是鉴赏能力的提升。在高中美术教育当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J].单牡丹.??高考.?2019(35)
[2]高中美术鉴赏能力提高策略[J].宁波.??新课程(中学).?2019(01)
[3]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J].吴弦芬.??美术教育研究.?2019(12)
[4]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J].王柳芳.???学周刊.?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