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露
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 100009
摘要:当前阶段,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进行内容丰富且生动多彩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新时期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效果的创新化策略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学建议,以供教育同行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创新应用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延展和深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也在积极追求创新和升级。音乐学科现如今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并且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动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传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乏味、枯燥且单一,通常都是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小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始终无法得到全面激发,音乐学习效果较为差强人意。教师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立体化、生动化的学习氛围和空间,并且能够激发学生音乐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一、教师将信息技术渗透和应用到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能全面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全面应用和渗透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让音乐、声音、画面进行完美融合,让音乐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浓厚,还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用各种器官去聆听和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并且让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提升整个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能够让音乐课堂更加生动直观
教师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能够让传统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较为乏味、枯燥的理论知识完美转变成动画或者图文、视频,生动、直观、立体的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们的音乐学习主动探究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被全面激发,进而有效培养自身音乐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2]。
(三)能够全面加强师生之间互动
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小学音乐课堂也极为重视师生互动与生生交流。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不仅能够在课前准备一个U盘将相关音乐教学素材和教学材料拷贝其中即可,节约时间的同时提高整体授课效率,还能够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辅助过程中,在领唱、合唱以及乐理教学等各个环节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和沟通,全面掌握学生在信息技术情境下的音乐具体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而做出灵活多变的教学调整以及客观准确的教学评价。
二、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三大创新应用策略
(一)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让小学音乐教学素材更加丰富生动
新时期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全面开展创新化小学音乐教学,可以让各种先进的网络教学资源也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素材。并且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和支持下,借助音频、视频、动画等不同模式给小学生带来生动、立体、趣味十足的感官体验[3]。举例说明,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孤独的牧羊人》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资源为学生播放一个关于本节课的动画片小视频,让学生们结合生动立体的动画效果以及完美配乐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并且能够跟随教师生活化、形象化的音乐理论教学加强视唱能力和独唱水平。
(二)教师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无论对于哪一门学科而言,兴趣,无疑都是一位最负责、最贴心的老师。并且“兴趣”对于学生所产生的积极、正向影响力,远远胜于教师简单的说教与严格的督促。小学生们年龄普遍较小且对各种新鲜事物存在强烈好奇心与探究欲。教师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能够为小学创建一个动静结合、声像同步、五彩缤纷的优质音乐学习情境和氛围。举例说明,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歌唱祖国》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为学生们精心剪辑一个“音画结合”的微课小视频。在视频播放过程中,结合这首著名爱国歌曲的合唱示范,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的整个过程与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取得抗战胜利的英勇事迹与坎坷经历画面,进而为学生全面渗透优质的德育教育,并且让学生立体化、直观化的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真理。接下来,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运用饱满的热情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本节课的合唱教学,必然会水到渠成、流畅顺利。在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全面被激发,学生们不仅能够将各种情感全面融入到学唱过程中,而且有效提升了个人道德素养、音乐素养以审美能力。
(三)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科学化完善小学音乐教学评价
除了上述两大有效创新策略之外,教师想要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还必须科学化完善教学评价。众所周知,传统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和教学评估更多依赖于音乐教师自身的教学感官与教学实践,并且过于主观性,缺乏一定精准度和客观性。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展开创新化音乐教学,能够让每个学生在音乐实践和练习过程中得到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比如说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能够对比自己的歌唱与原唱之间存在的差距和差异,进而能够在教师的修正和指导下改正缺点、提升水平。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够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较为客观、公正、综合的教学评估,进而让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更具参考性、科学性和完善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效果的创新化实践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反思,积极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应用策略与方式,力争让小学音乐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英俊.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互联网+”小学音乐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06):43-46.
[2]浅谈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J].唐振娟.才智.2019(35)
[3]孙静.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