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运利
湖北咸宁市青龙山高级中学
摘要: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在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手段也成为了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随着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改革政策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入,美术学科的教学地位也骤然提升。但由于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较大,高中美术多半以鉴赏和欣赏为主,因此,为了能够使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能够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更好的促进学生美育发展,落实高中美术欣赏教育信息化方案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将围绕提升高中生艺术鉴赏能力,创新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形式为核心,着重探讨信息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信息化 高中美术 欣赏教学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美术是一门艺术性的教学学科,在高中阶段中所开展的美术欣赏同样也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境,锻炼学生艺术修养为核心的,而艺术的学习离不开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的营造。因此,高中美术教学若想能够更好落实教学目标,提高高中美术欣赏的教学质量,就要重视起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的塑造。结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目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起一个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从而促使学生在艺术氛围的影响以及教师教学情绪的带动下初步产生艺术欣赏的兴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满足学生艺术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够让学生在兴趣的作用下更好的感受艺术形象,认识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而有效的强化高中美术欣赏的教学效率。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美术欣赏情境教学活动时,高中美术教师则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所独有的直观性、具体化的教学优势,以多媒体设备为核心,以图像、音频以及影像等多种形式为辅助来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到艺术欣赏的过程当中去。
例如,在《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这一课中,主要呈现的教学内容就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蕴含的山水情怀,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本课美术作品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山水情怀审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但仅凭课本中所展示的图像内容不足以支撑如此巨大教学目标的落实。所以,教师就要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并以《高山流水》的古筝曲为点缀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相互作用下更好的融入到美术鉴赏氛围当中去,并在对比和探究中主动的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观。
二、强化师生互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自我国教育改革以来,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师生课堂角色,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已经逐渐成为现阶段最为重点的教学要求之一。
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教育中的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性也逐渐加强,在现阶段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大一部分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来制作教学课件,导致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压制。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这种教学问题,高中美术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认识到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强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质疑和讨论,从而在根本上扭转“教师中心”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做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例如,在指导学生鉴赏由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所创作的《蒙娜丽莎》这幅油画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加具体和形象的画作,并以其中的细节为教学突破点和教学质疑点向学生提出若干个与艺术品有关的教学问题,如可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家的生平经历等,从而在转变以往关注“蒙娜丽莎微笑”套路性教学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综合的对艺术作品进行解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进而有效的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从艺术形式和社会文化两个角度上更好的理解美术作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三、动态化赏析,强化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虽然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已经成型,但从本质上来看,可以发现大多数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而在高中美术欣赏教材中所涉及到的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较多,并且其中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以文字或静态图片的形式进行解析的,这就导致许多高中生无法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艺术鉴赏,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信息技术恰好能够以其多样化、多形式的教学优势使美术作品实现动态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立体和全面的感知艺术作品,形成整体的艺术思维。
例如,在鉴赏梵高的《星月夜》时,高中美术教师便会利用flash、ps、画板等将该作品进行动态化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入的感受作品中色彩的律动和火焰的跳动,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想以及创作意图,进而有效的强化高中美术欣赏的教学效果。
总结:
总而言之,落实高中美术欣赏教育信息化是推动高中美术教学发展的重要教学途径,同样也是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锻炼学生艺术修养的教学策略。高中美术教师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化、全面化、直观性等教学优势来优化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许启新.探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9):82.
[2]陈立薇.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的整合和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6):167-167. DOI:10.3969/j.issn.1674-2117.2014.06.132.
[3]陶晓丽.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的整合和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171.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10.13.171.
[4]张榜玲.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培养分析[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3):235. DOI:10.3969/j.issn.1005-5312.2018.0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