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妹
潍坊市奎文区崇德学校 山东省潍坊市 261041
摘要:新课标倡议,学校应特别注意开发与利用各种有实用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的正常实施。新课改以来,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成为广大体育教师持续关注和研讨的话题。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育课程教学有序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程资源;资源开发;资源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引言
新课标强调:“体育课程资源是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开发体育与健康的校本课程,形成各地、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或受制于场地、器材,或受制于师资力量,或受制于财政、经费,很多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无法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为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质量,形成学校体育教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合理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对于资源短缺的小学来说尤为重要。
1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目前业界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还没有定论,但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界定。如刘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的总和,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陈连珍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整个体育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所开发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既包括形成体育课程的要素来源,如体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经验、身体练习、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体育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要素,又包括了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如体育场地、器材、体育师资等。”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目前虽尚无定论,但不难发现,他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一切可以利用起来为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等服务的资源均可以称为体育课程资源。公共体育场馆、学生家长、知名运动员、外校体育老师、社区体育指导员,河流、山川、草地等等,都可以被开发成可利用的体育课程资源。
2小学体育课堂中多样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1一物多用,发挥器材价值
体育器材是体育运动教学不可缺少的存在,能够辅助教师开展相应的运动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运动的技巧。但是,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大多数人对某一事物保持固有的态度,认为某一事物就应当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出现,也只能发挥其固有价值。然而,任何一个物品都不是具有单一属性的,体育器材并不单单能够用作训练特定的项目,也可以发挥其他的功能,从而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拓展体育课堂中的教育资源。
就拿软式排球这一器材来说,教师除了可以使用这一器材对学生进行排球运动动作技巧的教学外,还能够为学生组织“躲避球”的游戏活动,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在具体实施活动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解游戏的规则:学生分成两组,面向对方站立,一方拿球击打另一方的队员,当球击中对方成员时,对方成员下场,重复比赛流程,直至一方剩余最后一人。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对学生进行游戏角色分配,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软式排球开展游戏活动,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反应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师在为学生设定游戏活动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产生正向的情感,主动参与体育排球运动训练,将器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2.2引入实物,增添生活元素
体育运动教学中经常出现资源匮乏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为学生挑选合适的器材,使得生活资源成为教师开展体育运动的基本要素。
当教师将生活中的实物引入课堂时,学生也能够意识到体育运动与实际生活间的关联性,从而主动地将体育运动的练习从课上转移到课下,真正地将体育运动与实际生活相整合,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以“障碍跑”的运动教学来说,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出现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挑选合适的资源。具体而言,教师先为学生讲解掌握障碍跑能力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障碍跑的积极价值,从而提高其练习障碍跑的自主性。随后,教师向学生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物品当作‘障碍’呢?”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自己生活中出现的物品,进行障碍的选择。有的学生说用书,有的学生说用凳子,有的学生说用课桌等,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物品进行逐个筛选,并为学生讲解一些物品不能入选的原因,如将书设置为障碍物不明显,起不到阻拦的作用等。紧接着,教师与学生一起将课桌和板凳等物品设定为障碍,让学生通过“跨越”“转弯”等形式经过障碍物,逐步提升障碍跑的能力。
2.3网络资源,丰富课程形式
电子计算机技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能够将原本抽象的内容进行具象化的呈现,将人们带入一个直观的视听盛宴。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在教育界的不断渗透,在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微课技术等现代资源,为学生展示体育运动的相关内容,使得学生在形象化的教育形式中点燃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的内化。
比如,在教学篮球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丰富体育运动的授课形式。课下,教师制作微课和课件,微课包含姚明打篮球时的场景以及日常训练的内容等,课件包含篮球运动来源、发展的介绍、篮球运动中的动作技巧,以及在训练过程中预防损伤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在具体实施课堂教育工作时,教师先为学生呈现制作的微课,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自主地将注意力放在篮球运动学习中,并从姚明日常训练的场景出发,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之后,教师展示课件,并按照课件上的内容展开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逐步认识到篮球运动最初的发源地,以及篮球运动需要学习的动作技巧和预防事项等内容,为之后开展室外篮球运动的实践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4民间资源,促进文化传承
现代教育理念越来越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民间体育活动和游戏带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民间资源进行体育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促进文化的传承,延续古老的运动形式。但是,在引入民间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教育项目等,使得民间资源与课堂教学具有关结合性。
以跳高运动的教学来说,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练习跳高运动时,学习我国传统的民间活动,教师可以结合跳高运动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舞狮舞龙”的民间活动。教师教授了简单的跳高运动动作要领后,介绍舞狮舞龙的来源,以及在我国民间活动中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舞龙舞狮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之后,教师对学生是否了解过舞龙舞狮这一民间活动进行调查,了解哪些学生知道舞龙舞狮的技巧,哪些学生对舞龙舞狮一无所知。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确保每一个小组当中既有了解舞龙舞狮活动的学生,也有不曾了解过舞龙舞狮活动的学生。紧接着,教师传达舞龙舞狮活动的动作技巧,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促进学生逐步掌握这一民间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舞龙舞狮的行为锻炼跳跃能力,也能够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切实地将民间资源引入体育教学中。
3总结
总而言之,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弥补以往小学体育教学中资源不足的情况,并且教师能够在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的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充斥趣味、生活气息以及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课堂中更加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提高体育课堂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曹艳.小学体育新课程资源的创意开发[J].教育艺术,2019(10):17.
[2]徐培儒.新形势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学周刊,2021(10):171-172.
[3]祁永平.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智力,2020(2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