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再认识——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罗静 曾阿平 刘茜
[导读]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帮助小学数学教学顺利进行。
        罗静   曾阿平   刘茜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成绩,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采取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培养团结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帮助小学数学教学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教育  小组学习   
         
        作为新课程鼓励发展的三大学习方法之一,在形式上,小组合学习已经成为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它有效地挑战了教师“统一声音”的专制。它也给了学生们第一次在课堂上合作和独立的机会。小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沟通能力和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和个人相统一。
        
        一.探求新知把,引导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有些知识老师会直接告诉学生,有些知识只有老师用心说。即使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机械训练上,他们也未必能学好它。在新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有选择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他们有时可以自己学习。例如,当我教一年级(20以下减法)时,我展示了情境图,并让学生列出“12 - 5”公式,然后他们被要求用棍子做一些计算,并独立思考答案,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你是如何做到的,因为学生首先要独立思考,思维的方法也不一样,在学习小组里我们讨论、比较、评判,得出了几种方法。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应该把他们的想法告诉小组成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己解决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到退位减法的速度很快。进位加法必须很快。不用说,课后,一些学生已经找到了随身携带的加法卡来练习。我在新拨款元、角、点这一内容为希望小学选择了“爱心”这一课题,让同学们分组捐钱,并请大家做好统计。小组工作完成后。学生不仅熟悉元、角、分。同时,我实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接受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新课程中合理使用小组学习,能让学生有主动性。这样一来就改变了教师简单的教学方法,即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情况,让他们自己解决吧。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1】
        

二.互帮互助,发挥集体智慧
        在练习中,学生们对易出错的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如果老师马上宣布答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效果可能不好,所以老师把问题放入学习小组,让大家一起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在一起交流、争论的过程中,对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例如,在教小时、分钟和秒的时候,我让时钟显示2:55。有些人认为是3点55分,有些人认为是2点55分。教室突然被分成两部分。我要求学生们安静下来,并在学习小组中给出他们的理由。在学生分组发言后。集体观察,讨论,最后达成共识。这样,老师就给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一起看、一起说、一起做、一起想,在集体智慧中相互探索、相互学习,从而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学生也会遇到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些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有些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寻求答案的思维是不受限制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积极寻求不同的见解,而不是基于教科书上写的答案或老师预先确定的答案。如果我们只坚持书中的一个答案或答案,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低年级的学生有时考虑的问题单一,有时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有时想一两个答案后往往认为问题已经解决。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不同想法的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处理应用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潜在的创新意识逐渐被挖掘出来,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2】如一年级第一学期出现的口+口=12、8-口=口等这些题目的答案有许多种,学生自己写两三个答案是很容易的。而在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小组里的其他学生那里得到一个备选答案。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让学生们在学习小组中分享他们的答案,虽然不要求所有的答案都写出来,但是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很快就发现,只要遵循尺寸增大、尺寸减小的规律,就能在所学的范围内说出所有的答案。小组合作学习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思维。学生在互帮互助、相互学习的氛围中积极学习,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寻找规律、综合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课标中指出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和交流讨论才是有效的数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必要的。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理解的逐渐进步,引导讨论,指导合作探索,及时鼓励创意,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只有遵循新课程提倡的概念,加强实践,这样数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团队可以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尹美霞“ 合作学习"再认识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11):53-54.
【2】梁杰,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有效性[EB/OL.2011-0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