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亚
常熟市王淦昌中学 江苏 常熟 215531
摘要:教育改革必然会引发教学策略上的改变。在当前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高中阶段相关学科的教学会受其影响,教师要以新高考内容为标准,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进而有效改进。对于高中数学这门重要的学科来说,教师应该及时摆脱应试观念的束缚,有效落实数学必备知识点。注重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关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还要实施多元化评价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得到提高。文章主要针对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高考内容改革;高中数学;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满足于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需求,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地分析,明确其中尚存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实现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为了提升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实际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把握住课程改革的要点,再将各种教学策略进行实施,确保高中数学课程的规范化、有效化建设。
1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高中数学相较于小学、初中数学内容而言,难度和深度上都比较大,需要数学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优秀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一些数学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不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造成教学质量低下。数学课堂上,教师教学方法死板、生硬,对抽象性的数学内容解释不清楚,导致学生学习中遇到种种困难。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新高考的推出并没有改变一些教师对学生才是课堂主体的意识。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的“听”,缺少充分互动和沟通,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一教学现状,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教学方法的不足与弊端,并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制定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枷锁,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2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1及时摆脱应试观念的束缚,关注核心素养培养
新高考内容改革的实施从根本上就是为了改变以往“一考定终生”的理念。转变应试教育观念,要注重考评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理念,深入解读高考大纲,与时俱进,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安排。不能将高考作为唯一标准,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高引导学生树立深入学习、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对于那些高考试卷中占分不多,但是实用性强的知识也要注重讲解。要为学生以后进入高校学习高等数学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的不断提升过程中形成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具备适应个人终身成长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素质,比如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文化等方面,然后围绕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进行建构。开展适应高考内容改革的命题设计,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高考。
2.2基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重视了起来,期待能够借助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积极地对课程知识进行理解,实现对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集合”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对“集合”的概念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学习。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当教师将高一年级作为一个集合,则高一年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是其中的一个元素。再比如,教师可以X学校的男学生为一个集合,那么这个学校中的女学生就不属于这个集合。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2.3基于学生学习主体的突出
在新高考教育背景下,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需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起来,将高中数学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的对其展开研究和探讨,最终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程“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进行收集,并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针对教师所提供的这些教学资源进行知识的学习,在不断的实践练习中,明确空间几何体教学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画法。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动力之一,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和发展。
2.4设情境教学,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高中数学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数学教师想要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例如,数学教师在讲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创建观看太阳升起教学活动。在上课之前,老师应做好相关教学活动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视频和音乐,让学生观看太阳冉冉升起全过程,并且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太阳和地平线变化,从活动中联系学习内容,探索圆与直线的关系。这种情境教学不仅更加接地气,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空间想象力,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多加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数学问题提问方式,使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思考数学问题。
2.5实施多元化评价模式,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新高考改革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看学生的考试分数。所以高中数学教师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部。需要对传统上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改变和完善,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单一的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方式。“唯分数论”是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体现,教师应该注重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科学设置多方面的评价标准。除了要进行阶段性学习成绩考查之外,还要对学生的上课状态、小组讨论积极性等进行密切观察,谋划学生未来人生道路的学习和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实施,对高中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及时革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发挥出数学学科的真正价值,这样的教育才更有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必备知识点,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综合考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以及高考大纲的变化适时教学,从而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涵,任子朝,陈昂,等.高考数学考核目标与考查要求[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8,000(006):P,20-24.
[2]谭祖华.高考对数学核心素养考查研究分析[J].新一代:理论版,2019,000(007):P.120-120.
[3]钟海帆.浅谈高考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速读(上旬),2019,000(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