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秋芳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福建省厦门市, 361100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概念和因材施教概念的不断提出,不仅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实现了对学生思维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命题测验中,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对命题的改革创新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出教育作用,借助合理的命题测验,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命题的创新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命题创新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有赖于学生数学学习以及教师教学过程,同时数学命题的设计,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效果的评价,起到一个指导方向的作用,也是检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核心素养,呼唤小学数学命题的创新,来贴近时代背景下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以及指导教师更有效、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以下谈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命题几点创新:
1.重视过程实现过程的再现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刚开始系统地认识数学的基础知识,但是,即便是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仍然具有复杂、抽象的特点,特别是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因此,学习数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引导和培养学生。随着新课标的提出,这就要求教学工作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便为因材施教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更注重学习结果,在重视节能和知识的同时却忽略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面对这种现象,命题测验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上,重视数学知识在形成过程[1]。比如,对于图形面积的求取,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掌握数学公式,还需要重视对公式的推算。
例如,原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2cm,高是3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cm?
而创新题为: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如何在数学课上推导出三角形的公式的吗?那下面同学们就可以用图画或者用文字的形式将推导过程表达出来。在解答这道数学题的时候,只有确保学生充分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才能够尽快得出结果。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命题创新,让学生以图画或者文字的方式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一来,不仅在推算过程中实现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同时还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了面积公式。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和我们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学好数学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使学到的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培养小学生实际使用数学的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了解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够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产生更多的数学情感,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为更好的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接近生活实际条件的基础上使用输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2]。数学命题的编制,应该将一些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以图形、文字、符号以及表格相互转换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思考和探索中,这样一来,就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小明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他家种植有很大一块麦田,在暑假的时候小明随父母去田间收麦子,通过小明的仔细观察,发现麦田成不规则形状,但是,小明爸爸妈妈很想知道自己家的小麦的实际种植面积,于是想和小明共同测量麦田边缘的长度,如果你是小明,你会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测量,请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表达出你的想法。这样的命题设计方法会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之间关系密切,并且会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挑战,从而提高解答问题的兴趣。通过设计一些和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的命题,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注重数据分析,发展学生的分析意识和能力
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下,为了能够给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数据分析意识的培养。其中,数据分析能力也就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并且也是需要重点培养的一项能力。只有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才能够灵活应对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具备逻辑思维,并且数据分析能力也比较差,对一组数据的分析,可能只是简单地从表面看待这些数据,而不会去思考这些数据之间的规律以及联系等等。然而,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让学生快速从各项数据中找出内在联系以及规律,并且更加游刃有余的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基于教学内容,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入手来设计命题。比如:某班级共有40名学生,将学生的身高从低到高划分成为了五组,该班级学生身高 情况如表1所示。
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身高(cm) <120 120-129 130-139 140-149 >150
人数(人) 6 10 14 6 4
(1)班级中的集中身高在哪个范围内?(2)小明的身高是141cm,他的身高在第几组?(3)对全班的身高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小强的身高排在第15名,那他的身高可能是多少cm?并且说明你的理由。通常情况下,这种命题的设计都应该用统计表的形式来呈现,这样一来才会更加直观。然而,由于学生对身高问题都比较熟悉,如果发现多数学生的身高都集中在身高集中的区域,以身高排名的方法,就可以将学生的大致身高推测出来。
4.注重数学阅读,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在数学解题中,数学阅读是关键,因为数学阅读是掌握题意的唯一途径,只有明确命题中给出的关键点,才能够准确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数学阅读包含符号、文字、表格、公式以及图形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会经常遇到学生面对陌生的数学命题,在不认真审题的情况下进行解题的现象,这样一来,解题方向就会出现偏差,导致关键信息被遗漏,面对陌生的数学命题,学生如果能够认真审题,就可以完全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从而更加顺利的解答问题。对于命题的创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学内容来设计阅读信息量比较大的命题,并且将其细化成很多小问题供学生解答,用这种方法来锻炼学生审题的耐心,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长此以往,通过这种练习会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命题的创新,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从车票中获取到的信息至少有三条:(1)让学生计算出一等座和二等座之间的票价差价。(2)根据到站的时间和火车的运行速度计算火车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大概到达的位置。
创新题:(1)根据车票中的信息将你读取到的三条信息一一列出。(2)如果一等座的票价为125元,相比于一等座,二等座的票价要便宜30元,那么多少钱才能买到5张二等座票?这种命题可以激发学生从图像中搜寻数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来解答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小学新课改下工作的不断推进,应该有效落实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创新工作,投入更多精力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便为学生后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丹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数学核心素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48-49.
[2]陆小琴.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命题的若干思考[J].教师,2019,(2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