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朝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黎塘镇第一完全小学 530409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在各种新闻、杂志和报纸、视频里,断断续续的上传及流传开来的令人愤怒的图片中、甚至恐怖及惊人到发指的种种充满悲剧色彩的视频里。中国式的家庭教育问题,正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和中心话题,众说纷纭。“巨婴”教育的负面形象及影响开始慢慢进入我们的眼帘。“巨婴”这两个字,即陌生又熟悉,即新鲜又那么怪异,夺人眼球。“巨婴”事件层出不穷,五花八门,惨不忍睹!多少人唉声叹气,愤慨不已,让无数家长无可奈何,悔不当初。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在邻里之间,同学之中,同事之间,亲朋好友之中,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人父母的我们,感悟及交流最多的,一切烦恼和矛盾都是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话题,大家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摇头丧气。
“巨婴”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所理解的是什么“巨大的婴儿”,或者是什么“大头娃娃”之类的怪相人形。其实,这只是一种片面的狭义的理解,是不准确的。那么,“巨婴”真正的含义,或者说是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就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一个已经长大成年的孩子或者是青年人,在日常行为和心理上及其工作生活上完全没有形成或丧失独立自主的能力,依赖父母或者完全依赖自己亲人朋友,才能进行正常工作生活的一种具有畸形人格的青年人。通俗的讲,就是人虽然长大了,但是,独立性极差,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过度依赖父母或亲人,帮他安排好一切,自己则享受其成,乐不思蜀。需要父母像照顾婴儿一样的(青年人)成年人,类似这种情形的人就叫做“巨婴”。
那么,“巨婴”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由于“中国式”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错误的认识倾向造成的。其实道理和原因很简单,就是父母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及监护人长期过分溺爱和过度干预,使孩子怎么都不用想,怎么都不用愁,怎么都不用干,久而久之,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丧失了本来应该逐渐形成的自主生活能力及创造、计划、安排生活的自然技能。就像一个婴儿似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嘴的自然生活状态,渐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真正意义上的“巨婴”。
“巨婴”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父母及监护人的过度溺爱
当今社会的中国,受中国国情的计划生育影响,在长达三十年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提下,独生子女与日俱增。由于孩子少,大多数的婴儿从出生开始,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身为父母的家长们,由于教育认识上的错误认识,从不给自己的孩子脏,受累和挨饿的基础上,纷纷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温室宝宝及花瓶来教育和培养。
二 父母及监护人对孩子日常生活和自身行为上的过度干预
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四五个老人,大人闲的无聊,每天无所事事,自然就把家里家外的一切事情,大包大揽起来。孩子身上的事情就不用说了,什么都不给孩子做,什么都不用孩子管,连上下学背的书包都不给孩子自己拿,生怕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这样的过多干预,让孩子慢慢丧失了自主行为和生活自理的本能反应,依赖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了。这种依赖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会越来越严重和突出。最后成了“巨婴”。
三、父母及监护人缺乏“巨婴”危机意识
绝大多数的父母亲,缺乏从小引导和教育孩子自力更生的创造意识及生活自理的生活技能,总想着自己多做一点,让孩子少累少受罪一些。盲目的泛滥的父爱及母爱,剥夺了自己孩子认识生活,了解生活,适应生活,改变生活的本能意识。年幼无知的婴幼儿及青少年的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在无数长辈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和细心呵护下,在无尽的享受着自己认为理所当然、心安理得的包围式生活中,接受来自周围所有的爱。这种即盲目无知,又愚昧至极的滥爱才真正伤害了孩子。而大人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无形之中已经把自己的孩子逐渐推向了“巨婴”的边缘而不自知,真是可怜又可悲。无言以对。
四、父母及监护人忽略了对孩子进行责任、自强、感恩等思想品质培养教育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受世俗不雅认识误导,很多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已经是作为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种随波逐流的偏见,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正确道路上,越走越远。和大多数父母一样,走进了教育孩子的死胡同,无法回头,而忽略了最最重要的品质道德修养的教育引导和培养。造成了日后长大的孩子们,形成道德,修养,行为等各方面发展不健全的残缺人格。因此,现今生活中,有才无德或者无德无才的另类孩子,不断涌现,屡见不鲜。这就是从小忽略孩子道德修养品质教育的直接体现。
五、父母及监护人的无限满足和给予,助长了孩子索取和掠夺的丑恶本质
当今社会,“巨婴”现象的丑陋生活百态,比比皆是,惨不忍睹,令人心痛,反映了中国过去二三十年家庭教育的悲剧。这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惨痛教训,是作为一生勤俭节约、奋斗拼搏、顽强进取的一代父母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巨婴”的失败教育教训,是整个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缩影,是万千可怜父母的切肤之痛。
作为21世纪当下的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将一如既往,吾辈当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