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画技法中的肌理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4月   作者:李娜
[导读] 国画的艺术表现体现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能力和水准,当前的国画技艺表现和创新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基于国画技法的有效应用,体现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力,因此现阶段也更是必要了解和确定国画艺术的实际表现,有效的进行传承和发扬。所以本文基于此,分析和研究国画技法表现中的肌理应用。

南阳师范学院 李娜 473061

摘要:国画的艺术表现体现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能力和水准,当前的国画技艺表现和创新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基于国画技法的有效应用,体现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力,因此现阶段也更是必要了解和确定国画艺术的实际表现,有效的进行传承和发扬。所以本文基于此,分析和研究国画技法表现中的肌理应用。
关键词:国画技法;肌理应用;技艺创新
        一、引言
        国画是我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法主要有具象和写意,不同的技法有不同的效果,通常需要根据绘画者自身的需要选择。现代社会中,国画的绘画要求不断提升,其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审美和追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单一绘画形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因此需要在技法上进行改进,以此让国画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为国画的发展带来动力。肌理制作作为绘画形式中的重要组成,其不僅能为中国画技法的改革提供基础条件,还能让中国画表现出更多奇特的艺术效果。因此,研究中国画技法中肌理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二、肌理概述
        对于肌理,人们的感受通常是以触觉为基础,但在人们长期触摸物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固定的经验,这样就能在不用触摸的情况下通过视觉感到质地的不同。肌理被划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其中视觉肌理是通过眼睛感觉出物体的肌理,属于二维平面的肌理,触觉肌理则是通过触摸感觉得到,属于三维立体的肌理。在绘画中,肌理通常是表现手法与绘画材料相结合的产物,其通常有绘画者根据自身对物象特质的感受和审美取向不同,在不同材料和不同攻击及表现技巧的基础上,创造的画面组织结构和纹理。肌理在任何物体表面均存在,并且会因为物体的特性而出现差异,而特定纹理变化呈现出的独特视觉效果,则是绘画艺术中所需要的肌理效果。
        三、肌理应用的背景
        中国画的发展历史较长,其在民国时期之前的材料通常较为单一,并且绘制形式也相对简单。但在现代绘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绘画者通常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根据需要赋予画作的意境及内涵选择合适的绘画技法和绘画形式,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绘画的要求。同时,绘画者还要对绘画技法和形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画作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中。其中尤其是在人们对中国画的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中国画逐渐显得内涵不足,这样会导致画作的价值不断下降,给国画的传承发展带来巨大阻碍。肌理制作作为绘画形式中的一种,逐渐被应用于中国画的绘制中,其作为一种新颖的形式,不仅能让中国画的审美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因此需要绘画者不断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应用到实际绘画中。
        四、中国画中肌理的制作方法
        (一)揉纸法
        揉纸法是指按照既定的绘画思路将画纸折皱揉按成固定的形状,让画纸表面形成固定的纹路,然后在画纸上进行绘画或上色,以此得到想要的肌理,之后再进行适当的添补后,获得独特的效果。揉纸法在中国画中的应用通常较为常见,且其实际操作相对简单,且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多种操作方法,从而达到画作需要的状态。根据中国画的绘制情况,揉纸法通常在绘画背景的处理。上应用较多,其主要起到衬托作用。



       (二)拓印法
        拓印法通常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直接在底板上涂上颜料,然后在底板上铺上画纸,对画纸进行按压以完成拓印,之后进行相应的描绘,以此达到想要的效果。另一类则是以实物的纹理为基础,使用各种材质的材料制作拓团,然后将拓团蘸上颜料或墨汁,将其直接拓印在画纸上,这样能借助材料本身具有的肌理形成不同的印记,在通过必要的描绘让画作更具表现力。拓印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体本身具有的纹理,因此将其应用于肌理制作时同样不需要太多技巧,尤其是在各种复杂肌理的绘制上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节约绘画时间并让画作的真实性得到提升。
       (三)喷洒法
        喷洒法即将颜料或墨汁调制成相应浓度的液体,在使用相应的喷洒工具将其直接喷洒于画纸上,以此形成独特的纹理。喷洒法的应用通常在具象写实的水彩画中应用较多,其主要是因为喷洒法获得的肌理能更好地再现物体表面的特征,能得到很好的造型效果。国画绘制中,使用喷洒法制作肌理时,能让部分肌理有效取代手绘的痕迹,以此让画作更具真实性,并更好地表达绘画者的情感。
        (四)蜡画法
        蜡画法是借助蜡与水不相容的特性形成,其对于画面效果的逼真性有很好的提升。正常情况下蜡画法被分为两种,包括干蜡法和液蜡法。其中干蜡法是指直接使用蜡烛按照绘画思路在画纸上进行描绘,完成后使用油墨和颜料等进行涂抹,这样能有让蜡画部分不被颜色沾染,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液蜡法则是将融化的蜡油滴在画纸上,在蜡油干结后再使用颜料进行涂抹。蜡画法的应用能防止墨汁及颜料的扩散,有效避免画作中的事物纹理被破坏,以其真实形态展现,对提升画作的表现力有很大帮助。同时,蜡画法制作的肌理还能让画作的保存时间得到延长,对画作的艺术价值提升有很大帮助。
        (五)腐蚀法
        腐蚀法是指将墨加入到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中,混合均匀后形成自然的肌理效果,然后直接用于绘画。腐蚀法通常也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将腐蚀性液体直接涂刷于画纸上,在画纸千燥后在用墨描画,将具体的物象画出后用水慢慢洒在墨上,出现斑点后将水喷洒于画中,之后将画纸提起并让斑点扩散,最后形成独特的纹理效果。
        另一种则是直接将腐蚀性物品置于容器中,持续加水并进行搅拌,在出现大量泡沫后将泡沫移动到画纸上,接着将墨滴入,在画纸干燥后会有网状泡沫肌理出现,获得先要的效果。腐蝕法的应用通常以洗衣粉为主要原料,实际应用要求较少,但对绘画者的手法熟练度有较高的要求。
        五、讨论
        国画作为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其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并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国画的技法通常较少,其主要依赖于工具、材料和题材的多样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久不衰。但根据国画发展的现状,其肌理制作的方法仍然较少,导致国画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在进行国画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深化对绘画技法等的研究,以此为国画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格非,关玉凤.拓印法在当代国画作品中的应用与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9(12).
[2]杨娣.中国花鸟画创作中肌理技法的实践运用[J].戏剧之家,2019(04).
[3]李琳.浅析国画技法中的肌理应用[J].艺术研究,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