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河东区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基础建设的数量逐渐在增多。而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软土地基就是含水量较大,孔隙较多,压缩性较高且透水性较差,抗剪强度不足的地基。软土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盐以及蒸发盐,这些化学成分会影响地基承载力,出现质量隐患问题,对此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要点
引言:在公路质量影响因素中,施工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如果无法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必然会对公路质量造成影响,埋下安全隐患。而在公路建设中,地基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软土地基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地基的所有重量,因此在管理公路建设的时候,必须要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
1常见的公路工程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
软粘土是软弱粘性土的简称,软弱粘性土主要由海相、河谷相等粘性沉积物或者河流冲积物堆积而成,多分布在沿海、河流或湖泊附近。软粘土强度低、压缩性高、灵敏度高。由于其强度极低,因此,承载力很差,强度增长缓慢,一旦施加荷载,就容易产生不均匀变形。软土变形速率大,稳定时间长。一旦软基在公路施工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高速公路建成后可能会出现沉降等质量问题,这将影响到交通。
饱和松散沙土在静荷载作用下强度较高,但饱和松散沙土地基在遇到地震和机械振动时,极其容易丧失承载力,公路工程施工中,必须对饱和松散沙土进行软基处理,保证公路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湿陷性黄土属于特殊土,湿陷性粘土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附加变形。湿陷性黄土会给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当公路工程基础施工时,要对湿陷性黄土进行有效的软基处理,避免公路投入运营后沙土变形导致公路路面变形,影响公路质量。
除上述不良基土类型外,影响公路基础承载力、稳定性的基土类型还有膨胀土、含有机质和泥炭土、山区地基土以及岩溶地貌等。这些软基土都会给公路工程的路基稳定性带来影响,并给路面质量带来破坏,导致交通中断和路面病害的出现。因此,我们在公路工程规划设计时,应尽量避开软基地区,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则需要采取合适的软基处理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保证公路的基础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升公路的质量并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2软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中国公路工程软基的建设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监理部门不负责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的监理工作。它往往只适用于施工企业和施工过程,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质量检测方法不能及时发现一些地基处理的质量和安全性,不能有效保证软土地基处理质量。
2.2人员素质不高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理论知识和安全知识没有特别的了解。实践证明,不同的软基处理措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建筑工人,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缺乏正确选择相应的处理措施的能力。一些建筑工人不得不节省时间和精力,偷工减料,忽视工程要求。最后,降低了地基处理质量,增加了安全隐患。
2.3没有选择恰当的处理技术
现阶段,在开展公路施工的时候,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时候一定要加强重视,必须要充分认识都其重要性。但从目前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技术选择上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没有对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也没有因地制宜。主要的问题是设计技术比较简单,但不同软土地基的技术方案没有进行比较,所以方案不完善。
如果技术方法选择不当,即使采用正确、科学的方法,也会延长施工时间,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公路工程软基施工措施
3.1水泥搅拌桩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粉或石灰等作为固化剂,与软土一起,在地基深处利用深层搅拌机械强制搅拌,通过搅拌,使固化剂与软土间产生一些列化学物理反应形成柱子,促使软基固结,变成有整体性,随着高强度地基的稳定,软基的承载力增大,沉降问题也会不同程度地减少。这种桩土承台又称复合地基,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处理深度大、易于掌握的方法、造价高、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难以控制工程质量的优点。
3.2表面排水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有效处理软基,重视表面排水方式,降低软基路段对公路的危害,保证施工质量。地面排水能在软土地基中释放更多的水,提高软基的承载力,增强软基的渗透性,提高软基的稳定性,为以后的施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各施工单位应加大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他们充分了解软土地基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施工段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
3.3排水固结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地基具有排水固结的特性,施工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性,在黏土的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插入排水通道,形成排水系统,在现场施工中对软基加载,这样周围土壤内的水分逐渐流入通道,土体间隙逐渐减小,软土层得到有效加固,软基强度和硬度自然稳定地提高。该方法不仅施工简单,而且造价低,有效地保证了软基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对公路的支护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3.4换填垫层
软填垫层运用于软土层厚度小的软基中,在施过程中,挖掉路基面以下部分软弱土层或全部挖除,换填强度较大或稳定性好且无腐蚀性的材料,被称为换填垫层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层厚度为2-3m的软基中,速度快且极易把控施工质量,若软弱土层厚度高于3m,换填垫层法则不建议被施工技术者应用,弃土方量同取土方量增加的同时,施工成本也会进而增长。
3.5加载填土
加载填土,使软土沉降是提高软基强度的最好办法,最大限度的抑制了填土上方或相邻填土路段沉降可能性的发生。在软基上方给予压力,降低填充物质的缝隙,可以促使其沉降固结。另外,在软基表层铺细砂并覆盖水膜,真空层也能加速软基沉降。在填筑施工中,应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先填后填。避免欠挖和超挖。采用透水性好、承载力大的粗砂水泥土。填土填筑是保持软基良好承载力的重要方法,保证了软基的施工质量,促进了公路工程建设的有效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达到设计要求,最大程度地保证人们的行车安全,必须重视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事实上,在进行施工时,适当应用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质量,更好地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张鹏.关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门窗,2017(12):106.
[2]王玲玲.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决策探索(中),2017(12):89-90.
[3]毛伟.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6):46-47.
[4]罗君君,郑俊杰,孙玲.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优选的熵权模糊物元决策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0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