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济南市商河县中医医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1600
摘要:探究中医药治疗女性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女性黄褐斑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中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黄褐斑面积和月经不调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实验组黄褐斑面积和月经不调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女性黄褐斑和月经不调患者中医药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黄褐斑面积。改善月经不调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药;辨证;黄褐斑;月经不调
黄褐斑作为临床皮肤病多见的症状,多发于女性群体。其病因是后天黑色素过度沉淀所引起的[1-2]。临床表现为患者面部两侧、前额、鼻子及颧部皮受损成蝶形对称的色斑。黄褐斑是内分泌失调的先兆,多数黄褐斑患者伴有月经紊乱和胃肠功能紊乱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治疗黄褐斑月经不调的方式尚未明确,中医认为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气血不足、营血亏虚;肝肾阴虚;肾阳不足等导致黄褐斑的出现,因此对患者以上不同的证型辩证采用中医药分型施治。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医药治疗女性黄褐斑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现选择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女性黄褐斑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女性黄褐斑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分布在22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6±5.2)岁,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有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和临床症状比较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研究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具体措施为:取患者黄褐斑处涂抹千白氢醌乳膏(生产厂家:广东人人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088;规格:20g:0.4g),2次/d。指导患者口服维生素C[生产厂家: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批注文号:食健备G201844001577;规格75g(780mg*100片)],1次/片,1片/d,指导患者口服维生素E[生产厂家: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批注文号:国食健字G20060177;规格40g(0.25g*160粒)],1次/粒,1粒/d。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中药汤剂治疗方式,西药用药同对照组。气滞血瘀者治法为理气活血,予以桃红四物汤为主方加减,配方为:甘草5g、生地黄11g、炙白术11g、当归11g、生地11g、川芎16g、丹皮16g、山茱萸16g、赤白芍16g、桃仁19g、紫草19g,1剂/d,分早晚2次服用;肝肾阴虚者治法为滋补肝肾、养血营阴,予以六味地黄汤为主方加减,配方为:熟地黄15g、山药12 g、山茱萸9 g、女贞子15 g、菟丝子15 g、牡丹皮15 g、丹参18 g、白芍15 g、首乌藤25 g、木香12 g、白术10 g、茯苓16 g、菊花15 g、陈皮15 g,1剂/d,分早晚2次服用;气血不足者治法为补气养血,予以八珍汤为主方加味,配方为: 当归20 g、川芎9 g、白芍8 g、熟地黄15 g、人参6 g、白术10 g、茯苓12 g、炙甘草6 g、黄芪20 g、阿胶12 g,1剂/d,分早晚2次服用;肾阳者治法为温肾助阳气,予以温胞饮为主方加减,配方为:巴戟天10 g、菟丝子10 g、补骨脂12g、肉桂3g、附子3g、杜仲15g、白术12g、山药15g、芡实15g、人参6g、,1剂/d,分早晚2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前相比,若患者黄褐斑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则为显效;若患者黄褐斑减少,月经不调症状有所改善则为有效;若患者黄褐斑和月经不调无变化或加重,则为无效。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黄褐斑面积和月经不调症状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均由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使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x±s)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系统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产生显著的效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黄褐斑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黄褐斑会造成患者月经不调等症状,不仅破坏了患者面容的美观性,还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5]。基于此,女性黄褐斑月经不调患者应及时实施治疗,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目前,中医药治疗被广泛应用与临床治疗中,且取得显著性效果,而予以对患者中医药辩证论治可以促进改善患者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的效果。本次研究表明,经过系统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产生显著的效果,而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说明中医药辩证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黄褐斑面积,改善患者月经不调的症状。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药辩证治疗女性黄褐斑伴月经不调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锋,李苗苗.血府逐瘀汤辅以外用药物治疗黄褐斑并月经不调患者的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9):87-89.
[2]杨冠军,刘金竹,褚廷广.针灸背俞穴结合局部围刺、放血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效果及对血清SOD和MDA水平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18(3):227-230.
[3]陈志清.中医治疗女性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13):86-87.
[4]王玲.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对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3):85-87.
[5]杨国峰,张力.桃红四物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8):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