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仁信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翠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伊春 153013
摘要:目的:探究结肠癌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2019年7月-2020年8月,回顾66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将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试验组,各33例。对照组常规疗法,试验组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而出血量试验组少于对照组,淋巴清洁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相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既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又能减少出血量,且还能减少并发症与复发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结肠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结肠癌发病率。目前,手术属于结肠癌常用的治疗方案之一,但对于常规手术来讲,其需要先分离结肠的分支血管,之后再对血管进行处理,此流程,会增加肿瘤的转移率,故局部复发率较高,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1]。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应用,在结肠癌治疗中,通过优化手术方法,其经内外手术原则为基础,并于治疗中,可优先处理血管,能控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提升治疗效果。本文探究了结肠癌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7月-2020年8月,回顾66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将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试验组,各3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36-70岁之间,平均(53.65±5.08)岁,其中升结肠癌、盲肠癌、肝区结肠癌分别6例、17例、10例。试验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35-71岁之间,平均(53.85±5.11)岁,其中升结肠癌、盲肠癌、肝区结肠癌分别7例、17例、9例。上述资料组间对比,P>0.05。
参与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病情,同时将有手术禁忌症者与传染病、合并有严重疾病者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疗法,即需要患者保持在仰卧位状态下,调整体位后,开展全麻干预,右侧的腹直肌处,做长度合适的手术切口,明确好病变的部位后,让右侧的结肠可以得到充分的暴露。定位回肠末端、横结肠部位后,对肠系膜做准确、彻底的切开干预,之后做好分离处理,分离结肠的右侧、回结肠、中动脉的右侧处的分支,之后,做好结扎、切断处理措施。定位好升结肠后,在其的外侧,切开腹膜,完全的切开肝结肠处的韧带,分离好结肠的肝曲。胃结肠处的右侧韧带做切开,定位好横结肠,并对其右段做分离处理。清除后,闭合结肠的系膜,清点仪器后关腹。试验组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帮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全麻,在右侧的腹直肌处,做切口,进入腹壁后,对回结肠与横结肠做结扎处理,之后对病灶进行观察,保证肿瘤的部位处于腔内,对大网膜做好定位,对其右侧的血管进行结扎,之后对淋巴结做清除处理,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寻找到结肠系的根部,打开肠系膜,切断其根部,之后做好结扎。分离处理胃结肠处的韧带,并对横结肠与回肠做切断处理。无误后,将右半结肠做好分离,之后重组、搭配回肠,以上操作完成后,对消化道做好重建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复发率进行对比。
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淋巴清洁个数作为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并发症:感染、吻合不佳。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 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而出血量试验组少于对照组,淋巴清洁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2.2并发症、局部复发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1例、局部复发0例,并发症发生率3.0%、复发率0;对照组:并发症7例、局部复发6例,并发症发生率21.2%、复发率18.2%,组间对比,P<0.05。
3.讨论
结肠癌是常见病,好发于结肠黏膜上皮处,早期以消化不良、腹胀为主要表现,随着其它症状的出现,如排便习惯的变化,增加了腹痛感,同时患者还出现了粘液性的血便症状,病情发展到后期,患者会出现其它症状,如贫血、消瘦等[2]。因此,尽早治疗非常有必要。但对于结肠癌来讲,早期症状不明显,并行缓慢发现,易被漏诊与误诊。等出现明显症状时,患者病情已处于晚期,此时患者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故对于结肠癌来讲,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研究表明,结肠癌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效果显著。在手术治疗时,常规疗法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特别是局部复发率较高,会降低患者生命安全性,故优化手术方案非常关键。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开展,其是通过调整手术流程,即开展由内到外的治疗原则,预防血液传播,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的同时减少复发率与并发症,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3]。
综上,结肠癌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宪忠.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7):33-35.
[2]王浩华,戴文涛.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探究[J].甘肃科技,2019,35(17):175-177+125.
[3]卢寿琨,张志坚.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2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