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用于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曾艺
[导读]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
        曾艺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入住我院的90名高热惊厥患儿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形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以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为对照组(45例),以接受预见性护理的患儿为观察组(45例)。需要观察、分析与记录的数据为两组患儿惊厥消失、高热消失的时间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 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高热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在小儿高热惊厥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加快惊厥消失时间和高热消退时间,护理满意度较高,应用价值显著,建议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小儿高热惊厥;效果
        小儿之所以有高热惊厥现象多因患儿呼吸道出现感染,得病以后体温明显升高,进而发生惊厥。高热惊厥的主要表现是患儿的肢体出现抽搐情况,眼球上翻或凝视某一点,意识产生障碍[1]。患儿惊厥后意识会得到恢复,但会严重阻碍智力的正常发展,因此一定要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护理工作[2]。本次研究所选取对象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入住我院的90名高热惊厥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析预见性护理方法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90例高热惊厥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形成A、B两组,均选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组间资料相近,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治疗研究完全知情且同意分组,基本信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资料如表1所示。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即让患儿平卧后把其头摆向一侧,清理口腔,让患儿呼吸保持通畅。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具体方法如下:(1)药物护理。患儿入院几分钟内,医护人员要用药物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及时让病症得到缓解,如果患儿病情仍无好转,应适当加大药物剂量。(2)惊厥护理。第一,医护人员要让患儿血压降低,时刻观察患儿体征各项指标,出现情况及时汇报。第二,需要科学制定患儿饮食计划,应让其多吃高蛋白、热量和维生素较多的食物。第三,对患儿口腔定时清理。进食后口腔会有各种杂质产生,进而出现病菌,定时清理口腔可以有效减少口腔炎症产生。(3)体温护理。医护人员用温水浸泡过的毛巾擦拭患儿的腋下、脖颈和腿部,可以与降温药物相结合进行有效降温。(4)心理护理:患儿家属因为患儿出现高热惊厥情况而情绪低落、焦虑难过,这会对开展患儿治疗护理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疏导,让其负面情绪得到缓解或消除,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高热消退时间与惊厥消失时间并进行比对。
        通过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家属的满意情况,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满分为100分。如果分数在60分以下则说明家属对护理不满意,60分-80分为比较满意,80分以上则代表家属对护理十分满意,记录两组患儿家属各个等级的人数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时需用SPSS21.0 统计软件包。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进行数据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热消失时间与惊厥消失时间对比
        对两组患儿高热消失时间与惊厥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讨论
        高热惊厥是幼儿常见病症,不同年龄引起该病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目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基本采用药物与降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3]。小儿高热惊厥往往会影响患儿的智力发展,所以患儿家属及医护人员必须加以重视并及时开展救治与护理工作。
        预见性护理可以对患儿进行全面而系统性的分析与判断,进而选择有针对性的、避开护理风险的护理方式[4]。通过对高热惊厥患儿给予预见性护理,例如用温毛巾为患儿降温、进行药物注射、合理规划饮食、开展家属心理辅导等,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高热惊厥情况,显著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5]。
        本文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间我院的9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分析样本,以预见性护理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作用。分组对比结果显示,采用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儿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快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表现出显著差异,P <0.05。
        综上所述,使用预见性护理方式对于高热惊厥患儿拥有有效的护理效果,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凌梅.预见性护理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0,5(14):142-144.
[2]周冬梅,周明,唐诗.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15(04):175-177.
[3]陈菊红.预见性思维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保健文汇,2019(7):146-147.
[4]井亚丽,赵利红.预见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9,6(14):106.
[5]赵桂云.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315-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