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发会
临沧市耿马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云南 耿马 677500
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过程中选择在我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手术患者共计11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开始于2018年1月,结束于2018年12月,为了深入了解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本次使用对比的研究方法,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n=55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n=55例),不同方法使用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并记录管理期间产生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5.45%(3/55)、23.64%(13/55)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后者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96.36%(53/55)、80.0%(44/55)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两组相比,前者优势十分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进行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能够有效地提高预防效果,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的护理管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护理风险管理;预防效果
引言:为了深入了解普外科手术病人骑扣感染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预防效果,本研究选择部分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管理方法分组对比的研究方案,获取以下报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各组55例。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处于21-73岁,中位年龄为(55.38±4.87)岁,资料可用于比较。
1.2方法
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对照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构建风险管理小组,选择科室中资历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护士长担任组长,建立完成后,组织小组会议,结合患者的情况和科室特点,制定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2)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在此过程中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和风险意识的培训,提高安全防护意识。(3)构建完善的护理质量。结合护理风险的表现制定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并明确护理流程和人员分配,同时还要确定风险应急预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管理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切口红肿、切口疼痛、切口化脓等状态进行评价,采用(发生例数÷总人数)=发生率的计算方法,将结果进行比较。采用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指标进行评价,非常满意处于(90分以上),基本满意处于(80-89分),不满意处于(79分以下);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人数,将计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数据,其中有可使用(x±s)表示的计量资料,也有使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的计数资料,将所有资料统一纳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X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完成双侧检验。
2 结果
2.1比较不同管理方法实施后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
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后,无切口化脓现象发生,但有2例患者切口红肿,1例患者切口疼痛,感染总发生例数3例,发生率为(5.45%);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后,切口红肿、切口疼痛、切口化脓等发生例数分别为5例、6例、2例,切口感染总发生例数13例,总发生率(23.64%),两组发生率比较,后者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2.2比较不同管理方法实施后2组患者的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后对护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患者分别有40例、13例、2例,总满意例数53例,总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护理后对护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患者分别有30例、14例、11例,总满意例数44例,总满意度为(80.0%);相比之下前者优势十分明显,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见表2。
.png)
3 讨论
普外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收治的患者多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切口感染率,一旦出现感染情况,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术后康复效果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感染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一般情况下,患者接受手术后的第3d至12d是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的阶段,此时需要加强重视,除了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外,还要加强护理服务的实施,在此过程中要保证护理质量,重视切口感染的预防,避免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1]。另外,普外科由于收治的患者数量较多,且疾病类型复杂,不仅增加了护理难度,还导致护理风险呈现出多样化,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风险预防意识、护理操作以及护理制度等方面。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如果护理操作不当,就会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实际护理中想要避免且切口感染的发生,需要对切口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若评估不完善就会发生护理风险,进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2]。基于此,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结果显示,无论是切口感染率,还是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管理的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普外科手术后预防患者切口感染期间,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问题的发生,对患者安全性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可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臧小敏[1],护理风险管理对普外科护理管理中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6)
[2]余祖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