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及预防控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闻秋红 鲁燕
[导读] 目的: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
        闻秋红  鲁燕通讯作者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感染防护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2.22%),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8.88%),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因素;预防控制
        引言:手术室是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感染的集中爆发地。为了使手术治疗效果达到最佳,医护人员不仅要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完成相关的临床工作。还应加强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力度,使各类感染情况得到较好的预防和控制,确保患者的顺利安全康复。本次详细分析了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以此为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0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24例,女性患者人数为21例。患者最大年龄为63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40.2±1.3)岁。在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23例,女性患者人数为22例。患者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40.5±1.1)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本次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感染防护干预,首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予以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具体内容如下。
1.2.1 手术室感染的因素
        据研究发现,手术室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病菌含量为1500个左右,是导致患者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将目光集中于患者的治疗方面,却忽略了对手术室内部环境、患者被褥、推车及护理人员衣物的消毒杀菌,从而造成了感染事件的频繁发生,令手术患者的康复周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且,手术室布局搭配不合理,也会增加感染事件的发生概率,令手术安全性大幅度下降[1]。比如,手术通道较少,就难以将流动人员进行科学划分,使病菌在通道环境中肆意传播,令原本无菌的物体也受到了污染。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在开展手术治疗时,被利器划伤或接触导线和仪器,也会导致病菌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染,最终造成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情况。
1.2.2 手术室感染的预防对策
        首先,医护人员应遵循无菌化的操作原则,对手术室完成全方位的消毒工作,使空气中的病菌数量得以控制。并通过开窗通风的方法,保持手术室的空气清新,为手术治疗工作做足良好的铺垫。同时在手术治疗前,对各个通道予以合理规划,使人流和物流科学区分,让医院通道时刻处于畅通状态,令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概率显著降低[2]。其次,应采用定期更换抹布、拖布和空调过滤板等措施,让各项工具保持洁净,有效防止病菌的肆意滋生,进一步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而通过进入手术室的物品进行严加管控,可以避免外界病菌侵入到手术室的环境中,
使手术治疗的整体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提高。最后,加强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培训管理,可以使每个医护人员更加重视手术室感染的防范工作,令其思想意识和业务水平均得到明显的提升,让手术治疗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3]。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效果,主要以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作为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公式:感染人数÷例数×100%=感染发生率,可以分别计算出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为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参考。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0.0进行专业分析。并以(%)标识效果,经X2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手术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情况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周期,使患者的医疗费用也显著增大。而且,感染问题给手术患者带来的不良体验,会导致患者的情绪状况变得更加暴躁,极容易引起医患纠纷的发生,令医院的整体形象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而根据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的搜集与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效防止医患纠纷的出现。
        通过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导致手术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的原因,主要由内部环境不达标、布局搭配不合理、医护人员综合能力不足和物品管理不到位构成。而采用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科学区分各个通道、严格管控外界物品和定期完成消毒清扫等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使手术治疗的整体效果得到较好的提升。
        从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为(2.22%),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为(8.88%)。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以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为依据,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概率,令患者拥有良好的治疗体验,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丹嫣,俞继鸣,张平,黄秋燕,汪妍.运用PDCA持续改善医院非手术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248-249.
[2]闫卫华,王健,阮崧,付英杰,俞乐欣,孔悦佳.我国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预防控制工具综述[J].当代医学,2020:111-114.
[3]陆颖.本院医院分娩室医院感染管理及预防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634-6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