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王民欢 严潇
[导读]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障碍疾病中一类十分严重的病症,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王民欢 严潇
        宝鸡市康复医院   陕西 宝鸡    721000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精神障碍疾病中一类十分严重的病症,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当前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单纯借助药物治疗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已知通过恰当的心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重新感受到来自社会及家庭的关怀,促进患者更好的融入社会,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应用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4~50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病程(2.28±0.56)年,疾病类型:情感障碍18例,联想障碍15例,自闭症10例,矛盾症7例;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5~49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2.34±0.60)年,疾病类型:情感障碍19例,联想障碍16例,自闭症8例,矛盾症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病情处于康复期,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不小于30分:(3)年龄20~50岁;(4)患者能独立填写问卷,并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伴严重心肺肾疾病;(2)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精神疾病;(3)患者意识不清或滥用酒精等物质导致认知障碍。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遵医嘱服用氯氮平片。首次服用1片(25mg),每天2~3次。每天适当增加剂量至正常剂量,每天200~400mg。进行适量的康复训练。连续治疗8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治疗准备工作。心理治疗医生首先了解每位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并分小组进行心理评估考核,准备把握每位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案。②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前,分成5人小组,详细向家属讲解精神分裂疾病发病机制、表现症状、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等,提升对疾病认知。同时在此过程中耐心、详尽的回答提出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认知,让每位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知识。由于患者精神状况及认知功能较差,单一讲解方式不利于理解疾病,因此心理治疗医生采用图文并茂或课件方式,进行生动展示。③认知干预。以5人小组方式开展认知干预治疗。心理治疗医生结合患者认知功能情况下,设定任务,以提高认知功能。第1项任务为对自我认知,让患者想大家介绍自己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通过介绍能进一步提升对自我认知。增进患者与医生,患者与患者之间情感,有助于认知功能的提升。④心理干预。心理治疗医生单独与患者进行沟通,以患者倾述为主,了解心理状态、内心想法及需求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缓解心理压力。若发现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时,转移话题,聊一些轻松内容,缓解负性情绪。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社会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提升治疗依从性。
        1.4评价指标
        通过BPRS、(IPROS)、(SSPI)进行疗效量化评估9-BPRS用于评定患者最近1周内的精神症状,共7级评分。从l级至7级病情逐渐加重。IPROS量表反映干预措施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数值大小与疗效呈反比。SSPI量表评分越高反映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三、讨论
        临床上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在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后,患者进入恢复期,其认知、感知、情感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但是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会有自卑,自负等思想包袱,因而社会功能受到较大的影响,在疾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也难以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团体心理辅导,是近年来引进的一种新的心理疗法,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集中治疗,使之在团体中相互鼓励,相互学习,提高治疗的自信心。此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自卑心理进行鼓励,通过感同身受的方式,让患者在集体中获得生存的价值。该方式能够极大程度地恢复患者对生活的信心,使患者积极地面对疾病,最终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将团体治疗疗法引入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使疾病得到控制后,更为容易地融入正常生活中,有利于缓解症状,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净.内观认知疗法对老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干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8):23-24.
        [2]张帆,康建华,杨丽,等.团体心理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6):77-78,80.
        [3]李占敏,李淑芬,李亚静,等.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11):80-83.
        [4]何玥.团体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病耻感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