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古运花
[导读] 在产科护理中实施孕期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
        古运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广州   510700
        摘要:目的:在产科护理中实施孕期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产科门诊正规产检的120例孕妇,将其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住院待产时分析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对比,以及两组分娩方式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孕期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降低其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其阴道分娩率,同时也能加强孕妇对孕期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孕期;个性化;健康教育;产科护理;临床
        孕产妇保健的实践提示,个性化系统化孕期健康教育有着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出生缺陷率的效果。通过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孕产妇保健知识水平和提升自我保健的能力,对优生优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产科门诊正规产检的120例初产孕妇,将其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6±5.5)岁,初次建卡9~14周,平均孕周(10.5±2.7)周,观察组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9.3±5.2)岁,初次建卡孕周11~17周,平均孕周(13.2±2.5)周。通过对比两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为自然受孕;年龄22~35岁;孕妇及其家属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且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孕前有基础疾病的孕妇;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妇;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孕妇。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孕妇学校2次授课指导孕妇进行正规产检,向孕妇及其家属讲解胎儿胎动的相关情况,指导孕妇测量胎动的方法,一旦发现其胎动次数小于20次,则表明胎儿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这时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观察其临产的先兆表现并对其实施常规饮食及运动指导,提前准好分娩住院时应用的物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孕20~24周给予第一次一对一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介绍胎儿发育的过程,提醒孕妇在此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同时尽可能为胎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1]。(2)告知大畸形筛查及无创中唐检测的重要意义。(3)评估孕妇自我监护胎动的方法是否正确。(4)对孕妇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孕28~32周给予第二次一对一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讲解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各方面的优缺点,鼓励孕妇尽可能选择阴道分娩,降低其剖宫产对孕妇及胎儿健康造成的伤害。(2)饮食与运动。(3)心理护理,降低孕妇对分娩的紧张、焦虑。(4)对孕妇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孕34~36周给予第三次一对一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介绍产房环境及规章制度[2],分娩的三个产程介绍及产程中的配合要点。(2)分娩球的使用方法,拉美兹呼吸法,孕36周以后在家练习,可以缓解产程中的疼痛感、加速产程进展。(3)镇痛分娩的介绍。(4)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介绍。(5)产褥期母婴护理要点。(6)对孕妇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1.3评定标准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孕产妇的最终分娩情况,对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早产儿及胎儿窒息发生率等数据进行记录。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分娩时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数据处理,本次收治研究的70例孕妇,以计数资料数据形式体现具体情况,且予以x2检验,P<0.05为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分娩方式对比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孕期健康教育需要专业人员普及妇幼保健知识,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和行为干预。通过开展个性化、系统化的孕期保健教育,帮助孕妇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孕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克服孕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降低母婴分娩的危险因素[3]。同时,对孕期孕妇进行健康饮食和均衡饮食营养指导。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孕妇的健康与胎儿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不注意,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会危及胎儿健康。因此,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在临床实践中,孕妇多为初产妇,对孕产知识了解不多,容易因各种因素导致不良情绪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并向其讲解孕产相关知识,以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并提醒孕妇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胎儿的顺利分娩。另外,对于不同孕周的孕妇,健康教育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早孕的孕妇,他们主要讲解胎儿发育和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孕中期的孕妇,他们主要讲解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知识,强调阴道分娩的优点,从而鼓励女性进行阴道分娩。对孕晚期孕妇,主要向其讲解产房环境、分娩过程中的配合要点、正确呼吸的方法及产后新生儿的护理知识。此外,护理人员鼓励孕妇适当运动,加强腿部肌肉,引导孕妇正确呼吸,缓解分娩疼痛,最后指导孕妇测量胎儿胎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发生严重后果[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88.33%)优于对照组(70.00%),研究结果显示孕期健康教育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中能有效增加孕妇对孕期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84.00%相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阴道分娩率(76.67%)高于对照组(55.00%),观察组SAS、SDS评分(48.6±5.5)分、(45.5±6.2)分低于对照组(54.3±6.7)分、(56.6±6.5)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81.67%),提示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提高,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由此看来与常规护理相比,孕期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有较好的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个性化、系统化的孕期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和优生优育相关工作水平。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安全分娩具有积极意义,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丁洁.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孕期焦虑与产后抑郁中的作用探究[J].心理月刊,2020,15(21):126-127.
        [2]周景莹.孕晚期实施改进式产前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20,39(32):131-133.
        [3]钟莉玲,冯琳,罗旺启.反馈式健康教育在二孩孕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20,55(11):1270-1272.
        [4]孙翠萍.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0,11(18):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