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伟骥
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214125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革新我国的教学方式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出发,结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高中新课程标准》建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正处于推广试验阶段,将其应用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次教学模式的创新,如何应用值得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活动型的教学方式,它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它是建立在师生互动之上的一种学习方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养成合作的精神。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都进行过研究。美著名学者罗伯特·斯莱文将小组合作学习定义为通过让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互相帮助,学习某些材料,并根据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者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1]。也有外国学者将小组合作学习定义为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总称。我国一些学者则将小组合作学习定义为通过促进学生在小组中的相互合作以达成共同学习的目标,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为奖励标准的教学体系。综合以上的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本研究将小组合作学习定义为在班级授课中通过对学生的分组,让学生在合作共享中,针对某一问题展开探索与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合作素养和教学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交流能力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教学中,普遍出现老师讲的知识量和学生学习的知识量有严重的差异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其中,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进度,课堂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在课堂的改革中,改革的标准是学生理解,甚至独立讲解,能把自己所学到的内容清晰地讲给其他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小组学习”的误区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改革中,更多的教师仅仅只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改革方式停留在教案上,并未付诸行动,对此学习方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学习中,小组合作的方法并未呈现出满意的效果。主要表现如下。
1、自由发挥型
在高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部分老师提倡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索发掘。老师布置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之后,学生进行激烈讨论时,自己却置身事外。老师认为,小组学习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自己不进行丝毫的干扰。在这种没有引导的讨论下,部分学生的讨论会慢慢偏离课堂,使得课堂讨论杂乱无章,没有任何的意义。
2、过度干预型
另一种情况则与“自由发挥型”截然不同。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偏离课上讨论的题目,老师会在巡视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观点结论传输给学生。这种课堂表面上是以学生为主,但是老师始终把握课堂的方向,剥夺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权利,使课堂改革失去其改革的本意,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未充分展现。这种课堂教学就是所谓的“过度干预型”。
3、无果而终型
部分教师对学生小组学习的理解有着一定的偏差,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表面化,致力于营造一种气氛活跃的课堂,甚至是将小组学习当成唯一有用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生拉硬拽到此学习中,使得学生比较被动,加上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多,时间少,老师未能及时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总结,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弱化。
四、高中英语小组合作的有效教学方法
1、科学规划教学资源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带来更多便利。在传统的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各个小组讨论的话题往往局限于教材内的知识点,在内容上缺乏多样性。
而即便教师通过查阅书籍找到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由于设备原因,在课堂中展现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与“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网络收集与教材重点知识相关的教学资源,为课堂小组讨论提供充足的内容支撑。多样性的教学资源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带给教学更多的话题性、争论性,使学生在交流中充分锻炼语言能力。除了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出适合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际的情境。
例如,可以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教学主题加以演绎。在演绎环节,可以以小组辩论的形式针对不同的立场各抒已见,还可以针对某一生活化的对话场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表演。当然,不论哪种方式,都能够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进而提升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参与热情,并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行锻炼。
2、要确保分配的均衡与合理
初中学生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其英语成绩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英语基础不好,这时候其英语成绩就很难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基础好的学习生,成绩则会更好,这意味着学生之间在学习成绩与学习水平上会出现一个分水岭。无疑,教师想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这一现象有充分的认识,了解每个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在这一基础上,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习惯和英语能力有精准的掌握,并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小组内的任务分工,保持小组整体学习能力的均衡。这样小组内成绩好的学生才能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学生之间的帮助也会更为平衡一些。除了人员分配的合理外,学生在组内承担的角色与负责的学习任务也需要保持均衡。
例如,可以让成绩好的担任记录员的角色,以使小组不落下重要知识点。学困生担任资料整理员的角色,这样他就能多次复习每节课的内容。除了成绩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来分配角色,或者让小组内成员自己毛遂自荐,根据本小组的情况和需求,各自选择合适的角色进行自主管理,这样能更好的发挥每个角色的作用。
3、注重小组合作环境的构建
在以往的课堂合作学习中,英语教师通常只是对于小组讨论的内容有更多的重视,却忽视了课堂讨论环境的构建。教师在小组任务和职能分配上缺少科学的规划,在合作学习时仅仅做简单的分组,让学生与邻近的同学组成一组展开讨论。而这一分组形式没有关注到学生之间个性与英语水平的差异性,因此取得的教学成果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学生座位的分布也不利于小组讨论的开展,许多学生在分组之后,需要在讨论时与其他同学调换座位,在讨论结束后在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容易使课堂纪律变得混乱。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对教室内的环境稍加调整。例如,针对不同的合作学习主题,将课桌摆放成不同的格局,如田字形、U字型、O字型等,便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也为教师关照到各组的讨论情况,维持良好的课堂持续。
4、教师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多元化的进行评价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讲解英语知识的同时科学地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教师在提问时要考虑分层提问,学优生的问题要比较有一定的难度,学困生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基础问题,这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英语课堂的温暖,进而进行积极的学习。赞美是人们渴望的雨露,同样高中学生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和实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划分小组之后,对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进行分工,让每一位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尤其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能放任自由,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对学生及时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让小组内相互进行评价,让每一位学生的辛勤得到肯定,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高效率的英语教学课堂。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合理构建,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检视。注重教学环境的构建,合理分配、规划教学资源,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进而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探究兴趣得以提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莉萍.合作学习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才智,2019(15):28.
[2]王霞.小组合作学习在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国际公关,2019(05):101.
[3]于鑫宇.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英语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J].大众文艺,2019(03):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