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李丽华
[导读] 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的灵魂。在教学唱歌时和唱歌技巧时

        李丽华  
        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中心小学
        摘要: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的灵魂。在教学唱歌时和唱歌技巧时,我们需要注意“情感教学”。利用课堂上的集体教学形式,运用有趣的审美方法,不断丰富学生的歌曲情感体验;用有趣而充满激情的音乐唤起他们对美丽世界和生活的热爱,培育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情感健康;她努力将自己的审美经验积极,恰当地融入教学,表达情感,形成强烈的音乐审美动机和对歌曲中所有美好事物的审美诉求,以便学生可以通过唱歌情感来激发自己,她演唱了自己的激情,优美的歌声和音乐。
        关键字:情感教育,小学;音乐教学
        伟大的音乐家德利乌斯说:“音乐是灵魂的爆发。这不像化学用于实验分析。伟大的音乐只有一种真实的品质,那就是情感。”情感是音乐的教学。音乐质量之一也是音乐质量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多方面发展,并在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音乐是一门感性的艺术,它喜欢听人们的声音和感动人们的心灵。在教学中,这表现为教师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建立与音乐一致的情感状态,从而引起情感感染,情感兴奋和情感共鸣。音乐的情感和学生本身的情感是融合在一起的,他们接受了身心愉悦的微妙教育。我们与之互动的学生很年轻,缺乏知识,也缺乏理解能力。如果教师在给音乐教学带来沉闷的理论解释而不是给予他们丰富的情感印象时发展他们的技巧,那么情感线就会从稀薄变成浓密。在静态变化的过程中,很难确保孩子们能活得活泼地唱歌。如何将音乐形式转化为学习乐趣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关的教学问题。
        一、为什么音乐教学应遵循情感原则?
        情感是音乐教学中“情感化”和“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情感植入比其他艺术更强大。情感是音乐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这不仅是音乐美学感的原动力,也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
        1.学生行为的形成是自觉和故意行为的过程。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是通过感知外部主体来形成情感知识,即在实际活动中对该知觉知识的感知和积极反映,从而塑造了所执行的人类行为。音乐教育是要让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感知美丽的事物来感知美,从而使作品中自己的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得到回应,并最终使学生有机会体验美丽的事物。现实生活。行动体现了意识。
        2.音乐是一种情感体验。音乐教育应基于情感体验。音乐教学应基于最能反映音乐教学本质的情感体验。通过不断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将变得高贵而丰富,最终将改善他们的个性。因此,学生将拥有最高的音乐教学领域,从而在课堂上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音乐教师应努力使音乐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美育。
        二、音乐情感教学概述
        1.教师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过程是相同的。一课是学习一遍又一遍地唱歌。老师没有唱歌要求,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他们是由学生经营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对音乐课程不再感兴趣,尤其是低水平的学生。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使用情境创造,学习比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不同形式的唱歌作为教师-学生二重奏,男女二重奏,学会通过表演唱歌等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唱歌热情。
        2.唱歌后,学生仍然不记得歌词,更不用说表达力和情感了。根据“课程标准”:“一年级-二年级每学期背诵1-3首歌曲;三年级至五年级每学期背诵2至4首歌曲。“记住歌曲中的歌词很重要,但不要盲目记住。让孩子记住这些歌词。传统的记忆,机械教学和唱歌不利于学生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获取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积极参与者。

”因此,在教学唱歌时,教师应使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创建会话时,学生可以轻松记住歌词的内容,并在学习唱歌时自然地背诵歌曲。歌唱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基于单词创建儿童歌曲和叙事,以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并发挥儿童的想象力,思维和表演技巧。
        3.在向老师介绍歌唱教学时,他们通常在学生学习歌曲之前就开始丰富歌曲。新课程削弱了学生需要掌握的音乐技能,并且老师不再敢向学生教授音乐的基础知识。首先,教师需要摆脱误会。基本知识和技能是要削弱他们,而不是要教他们。想象一下学生甚至没有学习歌曲,他们该如何开展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更改学生想参加的形式。我们可以将摘要转换为具体的,复杂的,简单的专业术语,然后转换为学生可以轻松理解和记住的儿童语言,以便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能来唱歌,欣赏音乐并改善音乐的美感。
        4.课堂教学目标是相同的,即使执行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简单唱歌。我认为每首歌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唱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听歌。老师应激发并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这首歌的情感。相反,只能感受歌曲的表达。情绪可以更好地唱歌和表达歌曲。
        5.以情感为基础,将情感教育置于每个链条的顶部
        教学过程寻求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应作为参与者出现,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并了解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利用老师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个性来感染和塑造学生。同时,他还从学生的各种情感中汲取灵感,得到启发和进步。
        教师应利用课堂表演,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例如,通过学习唱待售的《歌曲报》,学生可以根据对歌曲内容的理解自由地创作和表演。通过使用教具和服装,学生在销售1930年代儿童海报时实际上会遇到困难。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并发挥学生的能力。同时,将新旧社会进行比较,它感动了学生的心,在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学生直接受到艺术的感染和启发。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首先要设定情感教育目标。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必须首先考虑他们所教的音乐,学生应该表达什么情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这种情感等等。例如,报纸销售的背景与真正的学生相去甚远,而且不容易理解。在创建本课程的情感目标时,我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乐观,生动,情感和快乐地唱歌;语音为了让学生理解歌曲并达到老师期望的情感状态,让学生尽可能地聆听,并让歌曲本身受到音乐的触摸,还应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再现那年卖海报的那个孩子,这是一个让学生理解歌曲的舞台。这对于以多种方式展现学生的情绪非常重要。
        基于情感,通过在课后链接情感线,可以在课后继续渗透情感。师生深厚而融洽的感情将使教学氛围平和宜人。学生充满活力,心情愉快,思维活跃,这将有助于音乐教学取得成功。选择正确的情感点,以情感为基础。首先,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材,找出一些学生更关心的问题,并在学生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情绪。其次,鉴于不同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程应得到适当补充,同时,通过使用多媒体视听教学方法,学生将获得一种情绪化的情绪。第三,教师应明智地使用比较,并通过比较一些精美的艺术品来鼓励和感染学生。
        总结:鉴于音乐教育的现状,教学过程改革中的一些缺陷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努力发现,反思和纠正教学问题的同时,学生将享受音乐课,并能够理解音乐本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海涛. 探寻小学音乐教学文化与情感素养的培养路径[N]. 江苏教育报,2020-12-25(003).
        [2]金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J].教育界,2020(51):27-28.
        [3]王薇.“欣”有灵犀  情感为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情感体验探究[J].艺术评鉴,2020(23):154-156+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