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药物分析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郑海谊
[导读] 在中职药剂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就是药物分析,其具有较高的理论综合性与实践操作性。
        郑海谊
        温州护士学校 325000
        摘要:在中职药剂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就是药物分析,其具有较高的理论综合性与实践操作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抽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这门课程成为最难教的一门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难以提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笔者采用了微课教学法,并详细分析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以期提高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教学;药物分析;微课;设计;应用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教育行业的创新,教育信息化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将中职教育带入到了“微”教育中。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其主要是以微视频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练、容量小等特点,广泛受到教育界的喜爱。药物分析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再加上知识难度比较大,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而微课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将知识内容精简出来,并且将其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准备好资料,制作好微课,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
一、微课概念及特点分析
        微课最早出现时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这一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概念也在不断丰富,但是截止到目前,依旧没有统一定论。有学者认为,微课就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由教师自主开发,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一种教学短视频,是适用于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1]。
        微课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化简为繁,知识形象化。药物分析知识较为抽象,而中职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发展阶段,对抽象性太强的知识难以理解,长时间下去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越来越厌恶药物分析这门课程。而应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可以简化一些复杂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消化这些知识,从而更好的起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2主题明确,具有针对性。微课主要解决的是重难点知识、易错点知识,针对性比较强,因此,微课所突出的主题十分明确,并且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是围绕该主题进行,逻辑性较强,而正是如此,中职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相应微课视频进行学习。
        3短小精悍,符合时代性。在当前网络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速度也越来越快,呈“快餐式”浏览模式。

而微课所具有的短小、精悍等特点,正好符合时代要求。微课的时间一般在4~8分钟左右,时间比较短,学生也可以更集中精力参与到学习中。
        4容量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微视频基本上只有十几兆,最多到100兆,容量非常小,学生可以将这些视频保存到手机上,中职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观看这些视频,学习相关知识。
二、药物分析微课教学模式的设计
        1选题 
        在设计微课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选题,微课视频短小且精悍,在制作的时候教师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分析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个性特征、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教学工具等等,然后确定要制作成微课的内容。
        在药物分析课程中,学习内容有两个部分,分别是总论和分论。总论主要包含药品质量标准、药物鉴别、药物含量测定方法、药物制剂分析等基本理论,对于这些知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各论主要是具体药物的分析方法、同类药相近结构、相似性质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典型药物的结构分析以及典型的分析方法进行讲解,完成微课的制作[2]。就像在《苯巴比妥及其制剂的分析》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先确定苯巴比妥的结构特点、特征鉴别反应以及含量测定方法等核心内容,然后再针对这些核心内容制作微课小视频。
        2设计学习活动
        在确定选题以后,教师还要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在线学习,让学生在课下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堂有效与教师进行互动,增加教师与学生在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苯巴比妥及其制剂的分析》教学中,首先,将苯巴比妥药物的结构特点这一微课视频传到班级群,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其次,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药物结构与性质,掌握苯巴比妥分析所需的试剂,并设计鉴别药物、检查药物、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最后,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让学生再次观看微课视频,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线上平台进行交流,让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知识在线反馈给教师,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中,不仅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题,还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芊茜,许耀珑,罗心贤.基于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的中职药物分析技术微课平台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9.
[2]花闻钊.微课在中职药物分析课教学中的意义[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000(001):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