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3期   作者: 张天芳 张俊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
        张天芳   张俊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大西沟森科新城
        摘要: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儿童诗教学恰恰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一是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幻想,儿童诗教学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习作的兴趣。二是儿童想像力发展较早,儿童诗教学可以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想像力发展成创造思维能力。三是儿童诗语言的精炼、音韵优美的特点,对于规范孩子的语言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儿童诗 提高学生的理解 尝试练习
        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的,符合他们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它具有情感高洁、想象丰富、童趣盎然、语言精美等特点。这就使得儿童诗和一般的阅读材料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儿童诗的重点往往不是叙事,而是抒情;其次,儿童诗的语言精美、凝练,较多的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最后,儿童诗里有着丰富的想象,使得诗歌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以讲读文章的方法来教授诗歌,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针对儿童诗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听童诗的声音——读诗
         (一)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读诗首先要有优秀的作品。儿歌是儿童诗的“童年”。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注重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追求幽默、机警的谐趣,适宜于歌唱游戏,因此,最容易被刚入学的学生接受和喜爱。我结合课文中的儿歌儿童诗教学,向刚入学的孩子推荐了《新编儿歌365首》。它短小,有趣,非常适合一、二年级的孩子阅读、背诵。金波、圣野等一大批著名儿童诗人专门为低龄儿童创作的儿歌,贴近他们的生活和认知水平,符合他们的心理,大大地拓展学生阅读儿童诗渠道,同时也为识字提供了很大的实践空间。
         (二)提高学生对儿童诗的理解。金波、叶圣陶等著名的儿童诗人,他们都具有天生的与儿童的亲和能力。他们创作的许多儿歌都早已被学生所熟悉,如叶圣陶爷爷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早在幼儿园就能朗朗背诵了。读诗不等同于把诗读一下,要细细地咀嚼,慢慢地体会,才能尝到诗的滋味。因此在课堂中给予必要的指导,通过介绍这些儿童诗人的故事和他们的作品,拉近诗人和孩子们的距离,增进孩子对诗歌的理解。
         二、练诗的体操一一说诗,填诗
         (一)寻因法的训练技巧
        兔子→受人欺侮...哭红了脸...
        星星→树枝把天空戳了许多窟窿...
        石榴→开心笑得露暴牙...笑迎秋姐姐...
        太阳→怕和我比早起输得脸红...涂脂抹粉...喝醉了酒...
        草莓的痘痘→化装时忘了...长雀斑了..
         (二)跳跃思维的技巧
        小太阳→老母鸡下蛋,咯咯嗒、咯咯嗒,一不小心,鸡蛋被石头磕破了。
        萝卜→萝卜妹妹,你真粗心,捉迷藏时把___忘在外面。
        螃蟹→螃蟹,你为什么老是横着走?是不是___,还是__。
        圆规→圆规是个_ ___, 他总是___。 可惜,他只会跳___。
        星空→老师是一个美丽的月亮,我们是__,那教室是___。
        树叶→嫩绿的叶子是大树的___在微风中___。
        刷牙的刷刷声→牙刷上有许多小兵___排排的走路声___。
         三、尝童诗的味道-一写诗
         (一)欣赏入手,在欣赏课中感悟积累
        杜甫曾经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们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作,多让孩子们接触、朗读、感悟。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趣优秀的儿童诗作,每天抄一首在黑板边上,让学生能在早读、语文课前读一读,学一学,学生也可以在休息时自由地欣赏。我们也可以在童诗课中开设专门的童诗欣赏课,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以及童诗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学校。在这样的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在一节课中收集同一题材的诗让孩子们听、读、理解、感悟和比较等。在这样的欣赏课上,孩子们就是接受诗的熏陶、诗的洗礼,让诗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发芽、生长。


         (二)模仿开始,在模仿课中尝试练习
        我们选了一些自己喜欢,又比较贴近孩子的诗,欣赏理解后,以替换词语的方式去模仿、练习。如:“汽车像个迷路的孩子,哭着叫爸爸”,有人就换成“山羊像个迷路的孩子,大声叫妈妈”。“吧吧”指来往的汽车的喇叭声,“咩咩”指羊羔可爱的呼叫声,所以用“爸爸”代替“吧吧”,“妈妈”代替“咩咩”也是很贴切的。在训练课中,我们可以准备不同类型和题材的诗,让学生多做练习和熏陶,由接触到熟悉,再由熟悉到熟练,然后就能逐渐尝试写出自己的体验。我们还经常进行续尾练习。续尾就是把别人写的诗的结尾去掉,自己反复欣赏、分析作品后,再写上结尾,最后可以和原来的诗作比较,体会一下诗人的心情和当时的背景,感受诗的精妙之处。
         (三)仿写入门,在练习中逐步提高
         一是比一比仿写儿童诗。如学了《比尾巴》这首诗后,再引导学生仿写《比脖子》《比本领》《比大比小》等诗。以下是从填诗到仿写的设计流程: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的尾巴弯。—的尾巴扁。—的尾巴最好看。
        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
        —的尾巴粗。—的尾巴细。—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
         二是画一画仿写儿童诗。有些诗可以通过画表现出来。如教了《荷叶圆圆》这篇课文后,将课文内容改写成了一首小诗《荷叶是我的一-》: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我躺在上面休息。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我展开翅膀飞翔。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我蹲在上面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我躲在伞下自由嬉戏。
        在读了这首诗后,我问孩子们:荷叶还是小蜘蛛、小蚂蚁的什么?它用荷叶来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回家后展开想象的翅膀来画一画,并给每幅画配上诗。
         三是玩一玩仿写儿童诗。就是先带孩子们玩各种有趣的游戏,玩后再出示范例,让孩子们仿写儿童诗。如,学完了《一个接一个》后,我让孩子们月夜走出家门在院子里玩一玩踩影子,玩跳房子的游戏。玩一玩再让孩子仿写儿童诗,让孩子们在感受欢乐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诗是玩出来的”,一听就很开心。
         四是找一找仿写儿童诗。就是学了某一首诗后,让孩子们到生活中或大自然中寻找相似的情境来练仿写。如学了第二册《谁和谁好》后,让孩子们再到生活中或大自然中去找一找,还有谁和谁好?有个小朋友写出了这样的诗:
        “谁和谁好?脸盆和毛巾好。它们在一起,小脸洗干净。
        谁和谁好?黑板和粉笔好。黑板亮又亮,粉笔来画画。
        谁和谁好?车和车库好。汽车回到家,车库笑哈哈...”
        看到孩子们写得那么好,那么有童趣,老师趁机可以鼓励孩子们“泡泡是鱼儿的眼睛,轮胎是自行车的眼睛,   是大树的眼睛。    是夜空的眼睛,   是城市的眼睛。
        多么有趣的诗呀!小朋友们,你们也到生活中去找一样“眼睛”,再来写一写你的发现吧!找一找仿写儿童诗让孩子们觉得诗就藏在我们的身边,需要眼睛去发现,“诗是找来的”,多么简单而有趣呀!
        虽然孩子们的诗很简单很粗糙,不是那么的精美,但是儿童的诗,追求的是一份天然的不可雕琢的真。有位诗人曾由衷地说过:“孩子们是我的老师。他们那份纯情,那份心无挂碍,能让我一生享用不尽。”任何艺术似乎都讲究技巧,只有孩子们使用的是“无技巧的大手笔”。
        参考文献:1.成凤君.源于儿童回归儿童——浅谈小学中高年级童诗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000(012):286.
        2.李有学.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20,000(014):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