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王恩
[导读]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同样语文的学习也是学生对母语的学习
        王恩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中心小学 湖北 恩施 445003
        摘要: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同样语文的学习也是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因此,如何教好这一门学科对教师来讲是一种挑战。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减少时间、能量和物质投入,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减负增效”的关键,特别是在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中,学生应积极与教师、同学交流,将课本的意义,用充满感情的方式融入学习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联系生活;教学情境
        教学是教与学互益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全体师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只有充分利用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节课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学、说和练。发言不超过15分钟,练习不少于5分钟。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少说些雄辩,多说些简洁化的语言,教师要认真安排学、说、练的内容,保证每个环节的时间,还要学会节省时间,用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的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安排时间,反思时间的使用,让学生学会运营一个40分钟的课堂,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接下来笔者将从创新教学、联系生活、教学情境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初级阶段。在此期间,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转变教学思维。多媒体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设备中运用视听、图片、文字、动画等形式,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能够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断地学习和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
        例如,以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这一课,我会利用课下的时间寻找相关的动画片段。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进行本课的讲解:“‘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同样也是一个家喻户晓、流传千年的故事,而与‘坐井观天’联系的另一个成语就是‘井底之蛙’,那么,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这节课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然后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动画片段。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联系实际生活
        由于缺乏生活经验、知识有限等因素,学生对语文的了解只是表面的,他们通常跟随教师的想法去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就不能主动学习。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善于利用和连接学生的生活,创造有效的教学课堂,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积累足够的生活经验。
        例如,以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为例,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进行讲解:“你们上了一天的课一定很口渴吧!如果,现在在你们的面前有一口井,但是井里的水很少,你们够不到,身边又没有其它的工具可以帮忙,你们会怎么办呢?”然后给学生们两分钟自由回答的时间,随后我将继续进行讲解:“大家说出了不少的办法,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本文的‘主人公’乌鸦是怎么做的吧!”通过一个导入语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内容。
        三、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成绩,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教材所表达的情感,进而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创建良好的语文教学课堂。
        例如,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为例,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会制作文章中出现的小动物的面具,在正式上课时我会利用25分钟的时间进行本课的讲解,然后我会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分角色朗读。在学生朗读的时间里,我会将这些面具摆放到讲台前,当学生朗读结束后,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推选”一位成员,让这些成员来到讲台前选择自己喜欢的面具进行扮演,随后我将给学生们两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们演绎文章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我将担任旁白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我所创设的情境中。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教师设置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树立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更多地知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改变传统的课堂作风,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做到充分沟通和互动,创造一个积极、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充分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周亢,杨晓惠.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信息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0):111-112.
        [2]刘音绪.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方法[N]. 发展导报,2017-05-2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