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王霞
[导读] 讨论式的教学主要针对信息源多、加工量大的知识内容,
        王霞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黑龙小学  441100
        摘要:讨论式的教学主要针对信息源多、加工量大的知识内容,它充分地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老师的角色进行了变更,教师更像是导演,而学生更像是学员或者演员,学生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他们即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出者,他们的思维不再受到教师的限制,并且由于是自己的发出信息,他们更倾向于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所以他们会积极收集信息和资料,主动进行思考。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小学语文;宽松氛围;加深理解;锻炼交流
        在这一基础上,讨论式的教学更多地体现在课堂表现当中。如,课堂上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活跃氛围,拥有更为敏锐的洞察力;而在接受新鲜知识的时候,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也会逐渐加深;更进一步来看,由于讨论式的教学要求学生说出来、写出来、表达出来,更考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在不断地讨论当中,学生的交流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加强。
        一、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一个较为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会将学生带到一个较为舒适的学习状态当中去,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上课无所事事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任务或提出的问题他们无力解决,才把自己从课堂中分离出来的。所以,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地代入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产生更多地学习活力。讨论式的教学就充分地激发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去输出知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增强自主意识,而活跃的课堂也能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更为舒服的情绪,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来,逐渐爱上语文知识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授《松鼠》这一章节的语文知识内容时,《松鼠》讲述的是一篇描述动物的文章,文章从松鼠的外貌到习性向小学学生介绍了松鼠。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借助数字媒体技术给学生普及更多地常识。例如,教师可以播放松鼠生活习性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可以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借助PPT展示给学生;也可以提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学习,找到正确答案,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在组成小组互相讨论的时候,就会积极地去了解松鼠,积极地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学会自主寻找解决答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的将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不断引导和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发言、积极探讨、踊跃思考和回答问题。


        二、加深学生文章理解和记忆
        讨论教学是通过活跃学生的思维,将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的方式,此时,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能够吸收到更多、更细致的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一向比较枯燥,而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一直以来是教师需要突破的难关,并且针对小学学生,学生对新鲜事物产生更多地好奇心,那么,讨论教学就成为了课堂活跃的一项有效方式。
        例如,教师在教授《景冈山》这一章节的语文知识内容时,《景冈山》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23回改写的,课文中讲述了武松进店喝酒到上山打虎的故事,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英勇无畏。根据简要的课文概况,教师可以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了解之后要求学生去进一步分析课本主旨,学会自己分析武松这一人物。此时,课堂上就可以充分的给予学生讨论时间,要求学生与同桌、前后桌讨论,然后及时将学生所思考出的内容反馈给教师,使得信息能够得到有效反馈和接收,教师及时的进行教学和改变学生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和讨论的时候会仔细阅读更多遍课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与他人不断产生交流,接受新思想,获取更加全面的认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三、锻炼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
        表达与交流能力是语文科目设置的一项重要训练目标,语文学科的设置旨在通过不断地普及更多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文章,品悟感情、分析主旨的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和品析中学会将课本中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产生自己独特的解读。而讨论就是正面的去锻炼学生说出来、讲出来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不断表达,学会与他人交流。
        例如,教师在教授《手指》这一章节的语文知识内容时,《手指》这一篇文章讲述的就是五只手指在生活中不同的功能作用,这就好像班级里的成员在讨论时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同学动手能力比较强,适合在小组中承担着寻找资料、查找课本内容的工作;有的同学比较细心,适合进行资料整理和文字勘误;有的同学思维比较跳跃,适合提出新见解、新想法。所以,在讨论时小组成员也需要分工合作,合理交流,找出最为满意的答案,这不仅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要求学生能够互相表达,学会诚心接受他人的想法,产生反思,不断进行思考、表达、交流,接收到更为全面的信息,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讨论式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气氛,使课堂动起来;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得学生吸收知识更全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让学生能够大大方方的在人群面前表达观点。
        参考文献:
        [1]许金霞.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赤子(中旬),2013(10)
        [2]张小梅.优化分组讨论 打造高效课堂[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