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倩
南京方园建设工程材料检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公共建筑业的快速推进,我国建筑业的市场规模、需求数量、应用类别剧增,建筑物的质量保障和安全性能,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混凝土是建筑物的主要建设材料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功能发挥和用户安全,而作为衡量混凝土是否符合标准的抗渗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能机理、影响因素、国际通用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提升混凝土抗渗检测准确性,提供更加符合建筑需要的合格产品,满足市场建设需求,和人们追求高品质生产生活、工作环境的需要,助力社会进步。
关键词:混凝土 抗渗性检测 准确性 提升因素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成就了建筑行业的空前繁荣,考验着混凝土生产企业的供应能力。回顾以往大量“豆腐渣”工程和“烂尾楼”工程造成的重大事故和人员财产损失的惨痛教训,都与劣质混凝土的使用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和重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的研究,通过实验室建设、科学组织进行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测验,是各地区国内外同行业实践证明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是提高混凝土质量、保证安全性能达标的重要策略。
2 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机理及形成因素的解析
从水泥混凝土的物理构成机理看,混凝土的孔隙率、混凝土的孔隙的特征这两大因素,是水泥混凝土实现抗渗性能的根本原因。区分混凝土抗渗性能优劣关键指标表现为两个具体的方面,其一,良好的混凝土抗渗性能,首先要求有低孔隙度、同时还要有少量连通孔隙。其二,水泥浆中的水蒸气蒸发,是需要通过混凝土渗流这条主要渠道完成,并且混凝土的孔和蜂窝孔在施工过程中要起到保障的作用。在上述两个环节中,无论是因技术水平不足还是措施落实不力,严重渗漏的情况都屡次发生。
我国虽然在世界享有“基建王者”的称号,但是基建科研的系统性建设、科学化研究还没有打造成配套体系。具体来讲较为完善的混凝土检测体系也未建成。直接后果是,大多数地区、大多数施工企业所用混凝土检验,一般采取在施工现场防渗试验的方式来进行试验,而不是在遵循专业标准在实验室进行试验,不严谨、不规范、不科学,随意性强的作法造成测试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很大差异,直接威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3 实践中混凝土渗透性影响因素的基本分析
3.1 水泥混凝土的影响及选择分析
构成混凝土的成份主要有水泥、砂、灰、石四种原料。形成坚固的混凝土构件首先要有水、砂、灰的配比比例,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根据需要再进行混凝土水泥配制。混凝土检验指标主要有抗水性、抗压性和抗腐蚀性、抗冲刷性四大类,每个指标选取要视混凝土应用范围、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以人类目前知识和认知水平,普通硅酸盐是混凝土一般采用的主要材料,它有水化热低、抗渗性能优异、耐腐蚀性强、凝固后干缩度小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基于上述分析,施工企业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需要紧密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如果使用环境是无腐蚀介质、处于冻融环境中,选择火山灰和普通波特兰水泥较为适宜,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3.2 水灰比控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空隙率、密实度同样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空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决定因素,它是在混凝土中经自由水蒸发、蒸发再形成水化形成的。进一步来讲,空隙率的直接影响因素又由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的水、灰比来控制;空隙率的高低决定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由此可见水灰比的重要性,不合理的水灰比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诱发混凝土的透水性增加,造成混凝土质量缺陷,为发生隐患埋下伏笔。
3.3 选择粗集料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目前建筑行业在粗集料选用上,主要包括了矿石、碎石以及筛选砾石。粗集料物性指标是结合单位颗粒在范围内的选择,个别情况下也有建筑废墟石料的情况。粗集料主要用途是防水混凝土时使用,而且砾石和卵石在这类粗集材料所占比例大,原因是砾石卵石的密度大,质地坚硬、致密性能好,赋予了防水混凝土特殊不可渗透的特点。从几何属性讲,砾石、卵石又有所差异,砾石相比卵石表面更加粗糙、棱角多且尖锐,由此增加了水泥粘附性。混凝土的形成不是由粗集料单一材料决定的,在选择粗集料的基础上,还必须要适当调节比例,准确增、减少水泥用量,合理确定科学砂率,保障碎石混凝土的强度、增强防渗透性能。
4 关于国际渗水法的应用
4.1 具体采用措施
“渗水法”是混凝土检测的实验检验方法,它的全称是“水泥混凝土抗渗性实验方法”,在国际建筑业被广泛应用。多年来,该种方法经过中国建筑业的实践,它被认定是检测混凝土抗渗性能非常规范的标准。渗水法的实施过程,主要是通过水压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检查。混凝土在承受水的压力的情况下,水压促使混凝土中水分进行扩散和迁移,检测者再比照预设的压力标准和水压施压的规定时间,或通过混凝土不同的扩散或变化,准确获取检测混凝土的增水压力数据,依据科学方法分析混凝土中水分的情况,通过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比对,进而构建被测混凝土的渗流阻力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而对此描述和测试。采用渗水法对混凝土进行试验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肉眼或测试尺,直观地对试验混凝土进行观察,或者劈裂进行内外部实时实物测量,简便直观易行。但是需说明,对混凝土材料的密封性要求高、对混凝土材料的结构要求严格时,由于精度标准难以掌握、操作过程又比较复杂,因此通过肉眼或测试尺直观观测的方式不够合理。
4.2 渗水法试验
水泥混凝土搞渗性实验目前在我国,有规范的检验规程和施工标准,而且因为在室内做业务的原因,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可控,记录观测及时,所得出的数据和检测结果较之现场施工环境要更加精确可靠,最重要的所提取的数据值可以借助计算机、大数据系统的挂档支撑实现动态管理。室内环境还可以实现对试块的成型试模、密封养护等多种作业,渗水法试验的科学性、准确性的优势更加突出。
4.3 加强质量管理人员严格考核的必要性
无论水泥混凝土搞渗性实验室条件多么优越、检测仪器设备多么先进,最终的检测结果也都是要在人员的操作下来进行。这对负责水泥质量管理的人员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制造生产出高质量的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一是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精通业务,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二是要树立责任意识,要有细心与耐心应对混凝土制造工作,观察过程细节,及时发现质量瑕疵,第一时间加以解决;三是要求质量管理负责人员,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掌握水泥生产工艺,实现全面质量全面受控制,对出厂水泥质量全寿命周期负责;四是要求质量管理负责人应树立“质量至上”的正确业绩观,要从管控技术和管理力度“双到位”入手,以保证合格水泥出厂、保证用户使用安全为使命,坚持工作原则,坚守规范标准,坚决避免不合格的水泥产品流入市场。五是从业人员要加强新技术的引进、新知识的消化吸收,时刻跟进混凝土行业的技术动态,用科技进步促进混凝土制造质量的提升。
5 结束语
混凝土抗渗检测试验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建筑行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品质要求的提高,决定建筑物安全性的混凝土抗渗检测仍然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这就要求从事混凝土抗渗检测的研发人员、科研机构、从业者要严把技术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每一道关口,强化对水泥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力度,分析影响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各种因素,用高质量的水泥混凝土商品和服务,促进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淑华.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回弹检测方法应用[J].散装水泥,2019(06):20-22.
[2]吴家轩.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孔洞率检测方法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8(1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