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雪
白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住房公积金对我国住房消费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同时,住房制度改革促进和完善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断变革和改革,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改革过程中也在不断变化和深化。因此,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改革优化;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新的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买房难是现阶段城市居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借钱买房,因此住房公积金制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定位系统
1.改革背景与功能需求 ,住房公积金应该解决近些年来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真正地将建筑商品房成为一项社会各界人群能够消费得起的物品,而不是价格虚高不下,这不仅不利于社会资金的充分循环,但也会导致建筑业的价值泡沫。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大量违法资金也开始在房地产行业积累,导致社会风险急剧上升,容易引发地方债务危机。
2.中期公积金制度应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提出,住房公积金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上。只有这样,才能把更多的城乡人口纳入自己的保障体系,扩大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在此过程中,合理运用土地利用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帮助弱势群体尽快搬进属于自己的房屋,加快农民资金的积累,同时解决城市住房困难。这不仅有利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筹集更多资金,而且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生活保障,全面解决各种问题,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住房公积金制度既要促进社会和谐和平等,又要维护自身的公平。在当前形势下,住房公积金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许多大型企业通过疏通相关的政府关系获得了更高的缴存权限,往往自身缴存的住房公积金金额突破了政策规定的上限,而某些企业仅仅是缴纳最低的限度,甚至还不足最低限度,这就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很多自身条件相对较好的人员反而获得了较多的优惠,住房公积金本就是一项有针对性的补偿政策,解决的是大多数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而不是针对中层阶级的一项利益分配,所以要削减自身的不公平现象,保障社会平等和谐发展。
二、各类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方案比较
1.公积金模式强化财务功能的可行性分析。这个模型出生在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即在机构设置上仍是事业编制管理,但更强调管理标准化,在功能上增加某些金融功能,更强调使用利率调整资本使用方向,操作资金的多元化,扩大投资和融资业务的范围(包括委托商业银行借入短期资金,中长期债券发行),更注重资本监管。具体来说,在强化金融功能的公积金模式中,公积金中心仍是一个业务机构,不仅承载着政策的把握,同时也增加了基金运作的任务。
2.资金运作模式的可行性分析。该基金的运作模式类似于新加坡中央投资局,即政府将公积金的运作委托给独立的第三方。政府是基金的委托人,基金机构是受托人,缴费群体是受益人。但是,与传统的商业基金模式相比,该基金并没有以资本收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而是兼顾了商业利益和社会公平。政府并没有完全划分基金管理职能,公积金中心有责任对基金的运作督促或监管,平衡商业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在基金运作模式下,公积金中心不再具体管理基金的运作,而是侧重于对基金运作方向和社会公平的考虑和政策引导。
在管理体制方面,根据资金池相关机决定,如果资金池由各省经营,中央政府只负责指导,各省负责监督。如果资金池能够实现统一管理,它将由中央政府主导。在监管体制方面,政府进行外部监管,主要是对权力进行监管。从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角度进行内部监督,主要是对资金的监督。基金模式的优势在于提高了基金的运作效率,实现了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可以更好地利用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性质,为低收入群体保值增值。这种制度模式的难点在于需要重新设立公积金投资专项基金,使专业机构的设立和运作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3.政策性住房银行模型的可行性分析。在这种模式下,公积金管理机构完全按照银行或企业的规则运作,即通过进一步弱化政府的行政作用,实现从行政机构到金融机构的实质性转变。公积金管理部门不再是行政单位,而是政策性财政部门。CPF的运作强调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表和风险管理。如果将公积金管理机构直接调整为政策性住房银行,则公积金中心将转变为政策性银行。在管理体制方面,政策性住房银行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银监会共同管理。在监管制度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管资金的使用,这反映了住房银行的政策。银监会对资本运作效率和风险进行监管,体现了金融业的特点。成立住房公积金储蓄银行,就可以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资金的金融属性,使其以保障基本住房消费资金需要为目标,开展储蓄及投融资活动,最大可能地壮大资金规模,并通过多元的经营渠道、灵活的经营方式,在满足基本住房消费资金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增值。这样的改革方案看起来能够一步到位,并且也有德国等国成功的先例。考虑到政策性住房银行本身的金融属性,其运行效率也会较高。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直接向住房银行转变,公积金中心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最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的银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高度专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机构。没有长期的建设和经营,就很难有真正的银行功能。我国的公积金管理中心都是在行政机关中诞生的, 缺乏现代银行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技术条件、人员条件和组织条件。比较上述几种公积金制度改革模式,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深化改革的趋势,中国以市场为核心,同时建立政策住房银行有一些技术上的困难,但要真正实现“建立公共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住房公积金的提取、使用、监督机制”,以实现“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和“增强公积金金融功能”为制度定位和目标。因此,我们应该以政策性住房银行的建立为基础,探索未来的改革路径。
三、建立政策性住房银行的改革途径
1.在资金归集上,通过优惠政策逐步扩大公积金覆盖面。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自行缴纳公积金。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也可以依法缴存。从长远来看,最好通过立法、强制要求各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就要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在相应的立法完成之前,有必要采取企业税收优惠、购房低息贷款等经济措施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员工缴纳公积金。
2.在资金使用上,根据收入水平,采取差别利率调整,扩大资金的使用。为防范金融风险,中央银行可以设定浮动利率区间。国家住房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和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调整差别利率。住房贷款利率根据收入水平分为几个不同的档次。收入水平越低,利率就越低。
3.在监督机制方面,应建立专业的监督机构,协调多个部门的监督资源,进行专业的监督。全国住房银行成立后,有必要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监管水平,接受与其他银行相同的监管机制,在人民银行、银监会、住建部的领导下,国家住房银行建立职能配置完善、岗位设置科学的专业化监管机构和团队,直接监督省级住房银行,提高监督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的住房公积金。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住房公积金必须得到整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社会意义,解决社会各界住房困难问题,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殷聪.浅谈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方向与现实选择.2018.
[2]王红,住房公积金制度参缴影响因素分析及改革路径选择.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