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博物馆开展文化活动与发展的新动力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5期   作者:段佳薇
[导读] 优秀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能够给博物馆的运营带来新的文化活力,因此文创产品在尊重和保留博物馆文化的同时还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让博物馆蕴含的文化顺应时代,永葆活力,不被时代的发展淘汰。
        段佳薇
        新乡市博物馆 社教部  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优秀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能够给博物馆的运营带来新的文化活力,因此文创产品在尊重和保留博物馆文化的同时还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让博物馆蕴含的文化顺应时代,永葆活力,不被时代的发展淘汰。本文将从如何通过文创产品使博物馆文化活跃起来展开论述,为我国文创产品与博物馆运营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新乡市博物馆;文创产品;新动力;文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博事业的快速发展,博物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机构。而在以前,它在公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的固有印象中,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是一座更像是高高在上的庙堂。甚至提起博物馆,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一辈子只会进两次博物馆,第一次是少年时期跟随父母参观,第二次是成年时期带着孩子参观。、虽然是玩笑话,却不得不令人思考为什么博物馆这样充满着文化艺术与历史的场所却鲜有人愿意时常光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博物馆的展览形式常常以丰富的实物展示为主,参观者只是驻足于单调空间的展厅内观赏展品。公众对于博物馆文化的接收只限制于展品的外形与文字解说,而很难在短暂的参观经历中对该博物馆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有良好的接收。即使有讲解员,大多数情况下也与参观者数量不成正比,参观者无法了解到文物背后所蕴藏的大量历史文化,导致优质的文化由于不能开口说话而无人问津。因此,如何让博物馆的文化活起来这一需求亟待解决。为解决这一严峻的问题,国内外的各大博物馆近年来纷纷开始探索新型方式,以期博物馆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现有的经过现实检验仍然保留下来的新型方式中,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出对博物馆新动力的再次萌发功不可没。那么文创产品是如何使博物馆文化活起来,如何使文创产品成为博物馆文化活动开展与实践的新动力,是博物馆人应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一、明确文创产品的定位
        每家博物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明确文创产品的定位可以理解为是将文创产品与博物馆文化相契合,从中确定出最能象征该博物馆的文化理念。除此之外,文创产品的设计也要因面对的主要消费群体的不同进行调整,根据群体的不同特征和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生产出让消费者不仅喜爱而且切实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产品,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因此,博物馆创意产品要突破形式单一的模式,使博物馆的文化设计和人们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文化与知识带出博物馆。
        博物馆的访问人群占大比例的为青少年人群,针对这部分参观者可以设计出能够引起他们参观乐趣的玩偶、拼图等产品,但是儿童大部分是由成年人带领而来,其自身并不存在消费能力对文化的接受力也与成年人不同,所以在设计时也要考虑监护人的喜好,生产出安全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创产品。针对女性访问者,可以设计日常生活中实用且造型优美夺目的产品,也可以考虑与大品牌进行合作,例如可以推出有设计理念能在细节处体现出博物馆文化的口红、背包等生活物品,设计时要从文创产品市场竞争角度来说,若想和其他地区的文创产品或者本地区其他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有效地区分开来,则要从博物馆文化定位出发,依托文化资源,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灵感来源以及基础保障。所以在文创产品身上体现的不仅是博物馆文化,更包含着能够代表豫北几千年的风土人情。再加上文创产品针对群体广泛,考虑到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等因素,所以设计师应该就消费团体的特征以及心理需求,设计出既有文化特征又能够激发参观者购买欲望的优秀文创产品,从而使博物馆的静态文化走出馆区活起来。


二、经济实用的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实现经济效益,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文创产品不能只注重于外观造型方面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大众的需求能够得到大众认可。对于普遍大众来说实用性是一个商品的最基础的功能,在满足基础功能的条件之上进行的设计才是好设计,才会选择购买将文创产品带入日常生活之中。随着文创产品销售范围的不断扩大,其自身所携带的文化价值也就被带出了博物馆进入了生活。为此需要设计师对博物馆文化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具有生活经验以及大胆创新的精神。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目前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多达上千种,例如电脑包、U盘、笔记本礼盒、钛金眼镜,除此之外还有手表、工艺品等,这些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为故宫带去了上十亿的收益。这些产品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他们的存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外观精美富有故宫特色并且能做到与节日相结合,首都故宫博物院在世界读书日的时候推出的天禄琳琅文具礼盒就广受好评,价格也在大多数人的可接受范围之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现今的形势推断出文创产品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文创产品多样化、保证文化功能
        1.典藏青铜器复制产品
        从文物的复仿制型文创产品来看,在概念和形态上讲求对的是对其原型的高度模仿和表现,力求满足文物爱好者和收藏家们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同时得益于博物院的文化定位,其可为客户复制全品类不同规格的文创复制品,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响应互联网文创产品的现实需求,可以通过接受网上预约订购复刻文化产品等业务,通过不断加深对复制产品的研究,实现向广大民众传扬优秀文化的同时,为博物馆的财政收入提供新的创收途径。   
        2.体验产品
        文创产品要想使博物馆文化活起来,首先要自己具备着文化活力。做到多样化的同时外观和功能设计也要与时俱进,更要保证文化传播的作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完成文创产品活跃博物馆文化的大任。由于体验类文创产品主要是由游客或文创产品爱好者亲自动手,通过适当的指引和讲述,完成其心理意义上的对文物的再造,主要包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体验,如陶器的制作、麦秆画等。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许多博物馆内设有专供游人体验的互动厅及多功能展厅等,有些博物馆还会根据相关业务和受众群体开设文创产品培训班和技能班等,这些展厅及活动的设置在推动文创产品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文创产业概念的实际体验,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应用前景。
四、以文创产品为平台活化博物馆文化
        线下销售是以往而言最普遍的销售途径,但随着网络迅速的发展,线上销售也已成为一种主要的销售途径。线下销售点一般设在博物馆内,游客参观结束后顺便购买文创产品,但这样的销售方式不足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毕竟博物馆是不能移动的但并不是所有人可以很方便地亲自到实地进行参观游览。而线上销售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线上的销售形式使文创产品的销售不再仅仅局限于博物馆的所在地,保证了消费者在网络覆盖的地方只要有兴趣购买就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文创产品。线上销售除了扩大市场销售空间可以达到盈利的目的外,更是一个能够广泛传播的广告平台,文创产品不仅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它身负着博物馆的文化,文创产品的广泛流通也是对博物馆文化的传播。
        
        除此之外,近几年二维码在各大平台的发展与广泛使用,为很多信息的流动与推广做出了不少贡献。博物馆也可以将博物馆的优秀文化编辑进二维码中并与文创产品的设计相结合,利用好文创产品这一免费的广告平台。二维码的图案可以设计的富有特色,然后印刷在文创产品本身或包装上,以此来吸引消费者扫码以获取更多博物馆的相关信息,从而起到新动力推动化博物馆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唐.博物馆设计服务于文化生活[J].2017.
[2] 高霄旭.浅析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 以博物馆淘宝网店的运营为例[J].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研究,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