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刚
身份证:43232219750321****
摘要:现代化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思想比较先进,对于各项工作的实施能够采取可靠的方法来完善,并且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上不断创新。工程建筑对社会发展、对国家建设存在很大的影响,在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要结合工程的具体需求来完善,从不同的角度来掌握、创新,实现工程的长期进步。
关键词:工民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
一、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报道出了很多的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的素质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加强科学的培训、指导,很多员工虽然看起来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够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操作,这就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标实现。例如,有些员工在混凝土打造上严格遵守规范,有些员工则没有,团队内部工作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自觉性,在施工现场的约束措施上表现不足,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全面创新。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下,对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责任、义务等都没有充分地履行,对于这样的问题必须在未来的解决方案上进一步地优化,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涵不断的丰富。
(二)材料控制不佳
建筑工程的打造是通过不同材料混合完成的,混凝土的应用同样是采用不同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拌合来得到的先进产品。但是,如果在材料控制上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念来完成,必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造成严重的破坏。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原材料的采购大部分采用粗放的手段来完成。有些企业为了在材料的成本上降低,因此没有采用与国家规范相匹配的材料,虽然在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实际上已经造成了材料控制的严重隐患。任何一种施工材料在性能上、强度上、安全上达不到需要的标准,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质量的严重下降,而且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标实现构成较大的威胁。水泥、砂石、集料等常见的原材料,在采购过程中缺少测试和抽查,盲目性的根据外观和参数来采购,导致混凝土质量控制遇到了很多的难题,不仅没有办法在质量上大幅度提升,还导致工程建设遇到了较多的挑战,难以在工程的长期发展上取得卓越的成果。
(三)混凝土配制错误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的常用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的配制方法来完善,只有在配制上给出更多的保障,才能提高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可行性。混凝土的配制手段并没有加强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应用,对于各类配制参数缺少科学的把控。大部分的混凝土在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可是在配制手段上,即便是出现了小小的变化,依然能够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例如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必须结合工程建设不同位置、不同框架的特点来完善,如果在配制的过程中出现了强度降低的问题,必定会导致工程建设水平不断下降,对于工程的长期发展会存在特别多的挑战。混凝土配制工作的进行,有必要在强度的把控措施上进一步的增加。但是,很多企业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上为了追赶工期,在配制的检查措施、核对措施上较少,大概没有问题的时候就直接应用,这导致混凝土的功能发挥遇到了很多的挑战,根本无法按照预期设想来实现,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对策
(一)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容中,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升是不容忽视的部分。
员工素质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否能够按照预期设想来完善,是否能够满足国家的建设规范、建设标准。所有员工在施工前都要接受培训和指导,每一个员工在工作中都要具备较高的意识,并且在施工理念的打造上按照责任制的模式来完成,大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严格履行责任和义务,避免造成工程建设的严重阻碍。施工人员要与技术人员密切地沟通、交流,对不懂的地方或者是混凝土质量控制较难的地方及时地掌握,这对于施工问题的解决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建筑对于混凝土质量控制,首当其冲的就是原材料控制。由于建筑市场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不断提升,想要在质量控制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在原材料的控制措施、控制方法上不断地调整,为建筑行业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原材料在采购的过程中,要按照货比三家的模式来完成,对不同的供货商进行考察和比对,尤其是对绿色原材料的采购,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有些供货商在绿色材料的供应数量上较低,对供应质量把握不足,这对于原材料的掌控难度较高。建议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采用抽样测试的方法,观察原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难点,对绿色原材料、普通原材料不断的研究,加强检查的措施和标准。原材料的存储非常重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确保所有的原材料时刻保持在高性能的状态,如果在存储上表现出严重的问题,必定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实现造成严重的影响。原材料在存储的空间上要保持充足,在温度、湿度的控制上保持恒定的状态。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建议按照分开存储、独立存储的模式来完成,不仅能够减少原材料的变质问题,同时对原材料的长期应用具有更多的保障。
(三)科学配制混凝土
随着质量意识不断提升,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配制模式要进一步地改良,坚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完善。大部分情况下,混凝土的配制可根据强度标准来不断的完善,不仅可以借此掌握好混凝土的质量,还可以跟随工程建筑的发展走向来改善。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配制要保持级配的优良性,对建筑工程不同位置的强度、抗震等级、施工要求高度明确,由此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按照针对性的方法来完成。混凝土的配制必须在和易性方面不断提升,尤其是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可塑性进行更好地提升,由此能够在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振实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混凝土的打造要确保在粘聚性、保水性方面进一步地提升,由于施工现场的进度与很多的因素存在关联,因此在混凝土的离析问题、泌水问题上都要科学地解决。
(四)加强混凝土养护
随着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不断发展,养护工作的进行也非常重要,夏季施工、冬季施工对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考验非常多,要对保温手段、降温手段科学地落实。夏季施工中,外部温度表现较高,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异较大,直接形成了温度应力的现象,此时一定要在混凝土的温度降低上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完善,减少温度应力的裂缝问题。可通过冷凝水循环降温的方法来开展,减少温差过大的影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d,否则难以在强度上予以科学的提升。混凝土的应用要保持高度的专业性,加强先进的设备运用,为养护水平的提升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束语
综上述,建筑工程的打造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坚持在社会基础设施上不断健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所以混凝土质量控制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要站在建筑全局发展的角度来探究,对不同的影响因素、不同的风险进行科学把控。另一方面,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的素质也要不断提升,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工作团队,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关于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郭伟宏.??四川水泥.?2019(02)
[2]论述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J].冯成强.??中外企业家.?2019(01)
[3]探讨工民建中混凝土质量控制[J]. 尹长江.?住宅与房地产.?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