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广西贺州恒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建筑行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不论以前还是现在,建筑质量一直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然而要想建筑工程质量能达到相应标准,那么就要保证施工的每一项环节都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而对施工质量影响最大的就是现场施工技术的选择。为此,本文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以及提出了相应有效提高施工现象管理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问题;策略
1前言
目前,我国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水平正在迅速发展。随着行业的发展,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施工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包括施工质量,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工效损失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施工设备使用管理混乱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中,企业制定了相应的机械设备操作规范和管理规程。但在实际施工中执行不认真,执行难度较大。由于企业没有熟练的机械管理人员和施工经理不重视机械设备,往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人员来控制设备,机械故障发生后,很难及时发现,造成事故,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延误施工进度,造成经济损失。
2.2建筑材料的选购和管理不规范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基本因素。选购的材料不符合建筑设计要求,不符合标准,或者提交检验的材料与实际施工使用的材料不符,致使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其次,建筑材料的储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建筑材料随意摆放的施工中,没有有效的防护手段,甚至一些金属材料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很可能影响到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使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2.3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所有的建设项目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的。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我国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实施安全生产的制度。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他们简单地进行生产施工,注重进度,没有达到安全管理的地位; 在管理人员的配置上,只有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没有安全管理人员。企业的安全措施资金成为企业的预期利润,缺乏监督,使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2.4建筑施工管理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中国根据国情和国外管理体制和经验,不断出台新的建筑业政策法规,如建筑工程师资格证书、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建筑许可证等,规范中国建筑市场,控制建筑质量和安全。提出了“上岗上岗”现象,特别是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上岗状态下的施工人员不上岗,上岗人员处于无证状态。因此,我国施工管理者技术水平低,质量安全意识薄弱,经营质量和解决问题能力差,忽视理论研究,不重视相关操作程序的学习,单纯依靠工作经验,缺乏足够的非常规施工技术预见性,容易导致工作失误,造成质量安全事故、人员伤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5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施工现场管理还处于相当不完善的阶段,管理体制的规范化尚未形成。这是造成施工现场脏乱的主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许多施工企业建立了管理制度,但由于企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时一套管理标准适用于多个建筑工地。这种管理模式必然会影响最终的管理效果,同时施工管理制度的实施不到位,也是影响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相应的策略
3.1加强施工设备管理
必须做好施工设备管理工作,建立合理的机械管理制度,安排专职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实施认证制度。应充分了解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按作业程序对施工机械的使用进行控制,定期保养设备。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进行施工规划,合理采购计划施工设备的购置和使用。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对于一些比较大型的工程起重机设备,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械租赁公司来选择租赁。包括安装、维修、保养等,可以减少企业机械设备的投资,有效降低成本,控制安全风险。
3.2加强建材的管理
施工单位在采购建筑材料时,通过对建筑材料市场的调查,选择合适的材料。同时,根据工程的施工情况,专业的管理人员严格控制质量,并且对材料的生产厂家应有充分的了解,建筑材料的生产不够正规,严禁生产厂家使用。检验材料应当按照标准采样,并密封好。在储存期内,应根据库存量进行数据统计,既保证了施工过程的使用,又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占用。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合理操作。有些新型建筑材料不能盲目使用,要根据专家的建议和施工经验进行综合考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3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建筑施工事故是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代价的,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是企业利益的保障,企业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安全预警机制是施工企业必须注意的问题。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并根据该制度的严格执行情况,不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施工人员违章作业,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常识教育。这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而且有利于建筑物按计划有序施工,保证施工进度。
3.4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由于施工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实际上是施工管理人员,他们与工程建设各个方面的工作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高素质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与各方面人员的接触,及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管理者一旦职业道德低下、素质低下,就容易利用自己的地位与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相互掩盖,腐蚀整个行业的文化,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就会产生巨大的隐患,不利于建筑管理行业的良性发展。
3.5完善监理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监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者素质低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不高。这种情况会导致招投标操作不透明,这就要求各部门完善相关规定,使施工管理能够严格限制行为。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法律还不够完善。只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整个行业才能依法行事。同时,在施工管理中要加强现场管理制度。管理部门应对施工管理实施单位进行评价,包括管理投入、管理水平、管理模式和管理效果。及时处理问题,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施工管理过程合理、符合要求,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建设管理单位违反行业规范的,责令改正,依照规定处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管理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对促进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以及对项目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瑶.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的应对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218.
[2]崔国权.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0):241.
[3]吴家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和应对策略解析[J].居舍,2018(18):148.
[4]赵翔.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要点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02):58-59.
[5]赵晓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08):175.
[6]李智勇.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21(0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