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4期   作者:张华
[导读] 为满足建筑施工单位对基础埋深工程的需要,施工单位要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

        张华
        江苏东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300
        摘要:为满足建筑施工单位对基础埋深工程的需要,施工单位要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进行深基坑土方开挖工作,完善深基坑支护、土方施工、降排水等施工流程<改善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的情况,提高施工单位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能力,对具体施工工艺进行细分,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的进程。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土方开挖作为基坑工程中的重点项目,土方开挖作业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基坑工程质量的优劣。当前,高层建筑工程土方开挖量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若继续采用传统的明挖法不利于土方开挖安全性的保证。因此,为有效解决深基坑开挖问题,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现场地势平坦,场地内无构建物,基坑北侧距建设红线最小距离仅为1.5m,东侧临近既有住宅建筑,住宅建筑为砖混结构。南侧为市政道路,距道路边线为5m,,西侧为高层住宅建筑小区。根据工程规划,本工程建设9栋住宅建筑,两个相邻长方形基坑,,两个基坑长度均为65m,宽度均为45m。根据工程勘测,基坑周边环境条件良好,基坑红线内无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临近道路与地下室结构最小距离为10.0m。为确保基坑开挖和土方运输顺畅,总体上从北侧开始向南侧退挖,以形成施工平行流水作业局面;同时采用分层分段开挖,上层上层大面积开挖采用大功率挖掘机以加快施工进度,下层基础部分采用小型机械进行开挖,下层需加钢板或箱板垫防止挖机下陷。同时,基坑四周应严格控制堆载,不得超过15kN/m2,及时排除地表及基坑水,保持基坑干燥。
2 施工工艺流程
        各地理区域的土质特性存在差异,因此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现场土质情况选择相适应的支护方法,有效保证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给施工创设良好的基础条件,以便提高施工质量。深基坑支护的主要流程有:测量放线(开挖线、支护桩位线等)→布设变形观测点→初始观测→设置支护桩→设置旋喷止水帷幕→设工程桩→设冠梁、连续梁及内支撑梁→修筑坡顶截水沟→搭建安全防护栏→首次土方开挖(到达腰梁处即可停止)→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腰梁→设置内支撑梁→二次土方开挖及支护→修筑坡底排水沟。为确保施工安全,全程需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
3 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技术探讨
        3.1 施工准备阶段
        市政工程是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深基坑施工则是市政工程项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为此市政部门需要提前做好深基坑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建筑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1)管理人员需要将深基坑施工工艺落实到个人,对施工人员的个人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确保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认真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义务。(2)建筑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需要以项目施工方案为基础,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技术图纸进行逐项核实,合理选择建筑市政工程的施工方法。(3)施工人员需要对建筑市政工程的施工标准以及需要应用的施工工艺进行明确,提前做好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施工准备工作。
        3.2 分层开挖施工
        (1)土方施工时,严格分阶段、分层开挖,随挖随运,土方开挖出来应及时运到卸土场地。

(2)基坑开挖时,每层开挖最大深度取决于在支护投入工作前土壁可以自稳而不发生滑动破坏的能力,实际工程中常取基坑每层挖深与竖向间距相等;深度不得超过1.5m,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查清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3)土方开挖。当继续开挖至承台地梁底,基底预留土(地下室垫层上300mm)一起由人工抢挖,每开挖一片,立即封底垫层。(4)同时进行支护边以及基础梁边的清理修边。由小型挖掘机进行场内机械转运。剩余部分的基坑内坡道土体采用小型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5)人工挖土采用直铧切土,分块集中。施工时应注意对基底标高的控制,减少对基底土体的挠动,随挖随封底。(6)中部土层的人工挖土部分应分块突击,并及时浇筑垫层,要求施工机械每开挖200m2~300m2后即开始分片开挖地梁、集水坑基坑与砌筑砖胎模。(7)坑中坑:先打入木桩,开挖基槽进行支护施工,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开挖,采用人工与机械配合开挖。
        3.3 基坑排水安全控制技术
        在深基坑开挖中,很容易遇到地下水、地表积水流入坑中的情况,使得坑壁土壤结构遇水软化,影响坑内结构的稳定性,形成安全风险,本项目的地下水位在基底标高2.3m以上。为此,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项目部采取了相应的降排水安全控制技术措施,以保持坑内的干燥,防止塌陷等安全事故出现。在此过程中,为了阻止自然地坪处的地表积水流入坑中,软化坑壁,项目部沿着深基坑四周,设置一条300~500*500mm的截水沟,以阻拦地表积水,同时,由于深基坑规模较大,因此,为了保证截水沟的积水导入能力,每隔15m设置一个沉砂井,汇集截水沟中的积水,统一集中排入到北侧的四级沉淀池,然后将积水进行沉淀处理符合要求后,将其统一排放到市政排水系统中。本工程基坑水位较高,地下水较为丰富,为确保施工质量,方便坑内施工,坑内设置盲沟及降水井方式排水,盲沟内设置直径200mm的盲管,管边回填大粒径的碎石或卵石,相互贯通,使水通过盲沟流向降水井,再通过污水泵抽至坡顶的排水沟,流向北侧的四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系统。为了防止雨天后基坑表面积水及基坑内土体小部分渗水,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明沟,排水沟设置在筏板基础边缘外侧,沟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300×400mm,每间隔30m主要设置一个集水井,通过水泵将水抽至坡顶的排水系统,保持基坑在施工期间的干燥。
        3.4 保证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在开展深基坑开挖工作时,要按照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作业,提取出整个工程中的复杂环节,在分层、分段开挖期间,利用多种手段确保基坑的深度达到工程预设深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控制挖土机的作业范围,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期间施工人员要根据深基坑底部的施工状况,分析坑底四周的土壁情况,防止出现突发事故。同时,施工单位明确开挖程序,结合开挖剖面分层对行车路线进出口进行分析,绘制土方开挖顺序和出土坡道示意图及施工现场总平面图,明确项目工程的开挖目标及开挖标准,保证基坑土方开挖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本工程基坑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基坑周围为市政道路、既有建筑,且距基坑红线较近,基坑施工可能造成周围构建物、道路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构建物结构稳定性和基坑施工安全。本工程中,施工单位在基坑内布设监测点260个,重点监测基坑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和注浆加固阶段基坑变形位移情况,全面、及时掌握基坑及周围构建物位移、沉降数据,为基坑施工提供有效数据支持,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深基坑工程是一种必需的临时结构,其具体的施工技术水平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之间是存在很大关联,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程度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成本等,促使施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潘兴华.高层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技术的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01):72-73.
[2] 李文哲,姜亚涛,张明明,等 . 高层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技术分析[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197-197.
[3] 朱书平.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6):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