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兵
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文山 663701
摘要:我国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地表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总体趋势已成为上升趋势。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和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高需求,出现了金属开采投资过热的现象。通常,为了使利润最大化,许多采矿公司会尽可能减少其在安全方面的投资,以使公司无法满足基本的安全生产要求、没有相应的生产能力或者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进而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目前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模式仍然需要一定的改进和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金属露天矿山中建立风险管理系统的特定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对整体施工过程的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金属露天矿;危险源;风险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目前,根据我国金属矿山和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情况,需要对其整体的安全生产监控管理的实际要求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进而合理控制危险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体系的应用是对危险源风险的良好管理,同时也是创建和维护此类标准化体系的重点和基础。
1、危险源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它主要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则和风险控制技术。管理业务风险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种管理工作就是将风险管理引入企业的危险源管理工作中。所以,这项管理工作是指公司实施有效的危害控制并通过风险识别、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危害控制措施适当管理损失的过程,降低生产过程中存在危害的风险。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危险源风险管理的概念:
(1)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业务。主要的风险管理机构是风险管理部门,它可以包括个人、家庭、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以及跨国集团和联合国际组织。风险管理的主要部分不同,所以风险管理的目的也会不同。个人和家庭风险管理是对个人、家庭财产风险和责任风险的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是对生产风险、业务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和人员风险的管理,并根据风险评估的初步结果,系统地识别和量化风险及其影响。在金属露天矿的危险源风险管理工中,特别是主要危害和风险,必须按照严重性对风险进行控制。
(2)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减少损失。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减少损失,即在风险发生之前就避免风险,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以及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消除隐藏的有害因素,减少发生危险事故后的损失。从这项管理工作过程来看,每个环节的管理过程都可以减少危害事故的发生。风险评估用于预测危险事故的严重后果,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损失。这项控制工作的目的是防止高风险事故或减少已发生的高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
(3)危险源风险管理的重点是纯风险。对于风险管理理论,假设风险管理的对象可以是纯风险或投机风险,即投机风险也属于风险管理的范围。所谓纯风险,除其他外,我们是指存在亏损风险和无法盈利的风险。投机风险是指损益的风险。对于露天采矿中的业务风险管理,其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业务风险管理,即纯风险管理。
(4)风险管理过程是一个决策过程。风险识别和评估可用于了解和评估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状态,及时解决各种风险管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决策计划。依照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风险管理目标、风险识别方案,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可用于确定最终的风险管理计划。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项管理工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管理决策过程。
2、风险管理流程和方法
2.1、遵守原则
根据金属露天开采中各种有害因素的特点,即场地可移动、工作环境恶劣、不集中、横向作业和机械设备体积较大等。因此,必须要遵守危险源风险管理操作的分类原则,主要如下:(1)当生产或工作的类型相对独立时,操作活动单位除了生产的类型或产地,还需进行识别危险源和风险管理,这项工作是针对划分的单位进行的。(2)当伤害或损害的类别相对独立时,根据伤害或损害的类别划分工作活动单位,并对危险源进行识别,以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的划分。(3)选择事故发生概率较高的危险因素,并将其作为独立的评估对象,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并提出事故预防措施。
(4)选择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所有危险因素。作为业务活动的一个独立单位,它使用先进的科学评估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事故解决措施[1]。
2.2、培养员工安全行为模型
露天矿生产经营者安全行为模型的建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协调和标准化地执行安全任务以及定期进行操作场所的安全检查。首先是建立、完善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是责任限制和操作者安全行为制度的保证。第二是对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针对特定类型的工作树立了安全为首的思想。进行专业的安全技能培训,使他们可以提高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每个团队都必须严格执行工作安全披露制度,并维护书面的安全披露协议。最后,严格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找到危险源并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这也是实施安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
控制人为错误并减少不安全的人类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人为错误的主要表现是控制错误、操作错误、错误判断、缺乏判断力、或身体缺陷,以及不当使用防护设备和防护装置等。对人类行为的控制一方面必须加强一般的职业培训,确保人类安全,另一方面必须确保操作安全,制定工作指导书并确保工作安全。
2.3、安全标准化操作
标准化操作是现代生产的重要组织方法,也是控制预定过程(如爆破过程、关闭过程和提升过程)中人为错误的重要方法。标准操作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操作顺序、工作类型的基本方面和安全操作的基本方面。这种操作过程要求操作员逐步学习相关操作程序的学习和重复培训,从而实现精确操作并减少人为错误的目标。
2.4、安全措施的改进和完善
这是防止和消除人为错误的必要手段。将人机工程学原理应用于人机界面的创新设计之后,可以改善现场生产环境,使关机机器和环境适应人们的身心特征,以促进操作员的操作安全性,并减少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有效防止和消除所有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来进行高效处理,否则高质量的技术措施和程序可能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3]。
2.5、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根据矿山安全培训网络,严格执行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计划。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大多数员工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技术知识,掌握涉及生产伤害事故的发生的客观规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而提高安全技术的运营水平,并进一步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4]。
2.6、双重预防机制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有效管控安全风险。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检测风险的目的。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金属露天矿山风险管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整体生产工作开展的根本保证。随着现代工业活动中使用的有害物质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大火、爆炸和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屡见不鲜,并会造成严重损失、财产损失和严重的环境破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因此,必须要重视危险源风险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5]。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金属露天矿危险源风险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李春民,张增学等.矿山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10);104~105
[3]任少峰.黄冈地区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4]肖国清,陈宝智.人因失误的机理及其可靠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11):22-25
[5]胡云燕,露天开采矿山作业环境与安全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