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泗勤
山东省肥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160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则是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可多年以来,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却存在着许多误区:学生写老师批,老师评学生听,几乎成为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做法。在这一“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做法中,老师做了许多简单而重复的工作,付出了许多无谓的汗水,写了很多长短不等的批语,打了许多多少不一的分数,辛苦万分自不必多说,关键是劳而无获或收效甚微。学生只是被动的看了看分数的高低和评语的好坏,听了听老师那高高在上的一堂讲评课而已。自己的作文分数为什么不高,为什么低,原因究竟在哪里?学生不甚了了,所以也就不会领会老师在自己习作中的圈圈点点,写写画画了。再者,作文应该是发散性很强的一种作业,讲评时,老师的一言堂难免会一把尺子量众人,束缚限制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受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运动的启发,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我认为: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不应该是老师的专利,不应该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而应是利用作文教学开放性的特点,开展“人人是学生,个个当老师”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相互批改和讲评,把单向教学活动变成纵横交错的多向交流活动,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拓展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借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批改和讲评的理论知识
古人云: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当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重点是教学生学。如此真知灼见,道出了学生是教学这一特殊认识活动主体的真理。“教法”的核心应该是“学法”,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据此,我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写作常识及文学理论, 介绍一些作文批改及讲评的方法、步骤和思路,比如:文章的选材是否典型;详略是否得当;中心是否明确和突出;结构是否严谨;表达方式是否恰当;修辞运用是否合理;语言是否通顺、流畅、形象等,中学生天天学课文,偶而听几节“写作理论课”、当几天“大学生”,倍感兴趣,学生乐学,自然掌握得就好、这就为写好作文、批改和讲评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民主、平等、轻松的批改、讲评氛围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发表意见不主动,表达能力欠佳,更不敢发表比较尖锐的意见,因此如何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的氛围就成了关键。
为此,教师首先要作好学生的思想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教育他们敢想、敢说、敢干,摆脱传统教育教学中被动接受的地位,真正从奴隶到将军;其次,教师应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和学生开圆桌会议,化解他们的畏惧心理;再次,教师应采取激励机制,使学生尝到批改、讲评的甜头,对意见正确、点评到位的学生,教师要鼓励肯定,对意见不当,点评有误的学生,也要帮助分析原因,使学生“对”“错”皆有收获,严禁用嘲讽挖苦口气,以保护学生发言积极性。
三、学生讲评的具体步骤:
(一)学生作文交上来后,教师首先要测览每篇作文,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分出好、中、差几类,找出几篇范文印发给学生,供每个学生讲评,或几人一组, 组内学生互批互评。此时,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从选材、详略、立意、结构、修辞、表达方式等几个方面在文章上圈圈点点,写写画画,写出自己的“高见"。
(二)学生个人修改完后,首先几人一组讨论,逐一发言,说出自己认为优劣的地方及原因,由小组长汇总,找出本组内同学对某篇文章的共同看法及不同看法,并作好记录。
(三)全班讨论
首先让各组长向全班同学及老师汇报本小组讲评、修改意见,各位同学作好记录,各小组各同学间可进行讨论甚至争论,也可由作者说明之所以这样选材、立意、结构、表达、语言运用等的理由。在整个人人改、个个批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同一篇文章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此,通过交流,学生就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展开发散性思维的翅膀,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和写作思路。学生一人一个材料,就有了几十个材料,一人一个角度就有了几十个角度,一人一个结构,就有了几十个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接受了几十倍于老师一言堂的信息,收获了几十位“老师”的知识,学生作文时的唯一性和封闭性被多样性和开放性所替代,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写作水平自然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发挥教师在批改讲评中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批改与讲评中,老师并不是放羊不管不问,而是始终抓住放飞风筝的那根线。说到底,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批评”水平还是不尽人意的,此时教师就要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导,适时地加以点拨、启发、引导,找出文章批改的最佳方案,对于不同的评改意见,教师要及时分析、总结,讲清优劣高低的理由,指导学生由不会“写作”向会“写作”的转变,由不会“批评”向会“ 批评”的转变。
五、根据修改意见,重写作文。
“文章不厌百回改”,每个学生根据别的同学比较接地气的批评意见,取长补短,对自己的原作进行或大或小的手术,反复修改,一次会比一次有所改进、有所提高。
总之,作文由教师“一人批”到学生“众人批”,由教师“一言堂”变成学生“群言堂”,不仅将教师从收效甚微的“全批全改”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将原来封闭式的背对背批改、讲评变成开放式的面对面批改、讲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学习者,变传统教学的单向交流为现在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丰富了学生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能力,全面而大幅度地提升了作文水平,而实现这一切的关键是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