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 413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习惯,充分利用自己在课程中的导向作用,充分发展学生的写作技能。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写作课是一个难点,由于三年级的学生起刚开始写作文,并且害怕写作。因此教师指导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语言词汇的改进和词汇的积累等,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热爱写作,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以及当前的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课程中关注的焦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写作教学最能体现学生全面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加强对小学生的写作指导非常重要。此外,三年级学生没有写作经验,但同时又缺乏足够的写作知识。三年级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年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明白写作的含义,并学习如何使用各种试题材料表达自己的写作真实感。
一、小学生学习写作的误区和主要问题
在当前的语文基础写作课程中,老师发现学生误解了写作的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学生对写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否认写作的重要性;其次,一些学生无法脱离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因此他们在写作时没有意识到口语和写作之间的区别。
当前的小学生没有正确的写作意识,并且对写作并不熟悉,因此,由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词汇不足,并不容易表达出学生的想法。另外,一些小学生没有词语、句子和字段的差异概念,因此在写作学习中很难很好地适应。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育中的问题
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也有问题。其一,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平时不钻研写作教学,没有教好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其二,在写作课程中,教师忽视了与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衔接,坡度太陡,学生难以适应。其三,作文教学中忽视情感作用,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本来构段能力就不强,老师一味要求“结构”上的完美,容易造成学生趋同化心理障碍、挫折感心理障碍。其四,老师未能积极地引导学生实现写作的乐趣,学生也没有增加对写作的热情。有些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写作技巧而增加写作量,导致了学生对写作的抵触情绪大,学生难以获得真正的知识。
教师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改进。在小学阶段学习语文写作的初期,一些老师倾向于快速取得效果,而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足,要求和期望不成正比。小学生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无法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阻碍了学生的写作提升。
三、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每个学生了解目标的第一步,同时观察也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学生必须充分观察事物,以解释事物的特征。三年级学生如果不观察就开始写作,这对学生来说非常困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便尽可能仔细地记录和反映学生的观察结果。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这对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三年级学生语文写作通常并不难。它通常是事实文章或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同学由于生活受限而无法仔细观察周围的物体,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写作,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或使用特定图片,以便他们观察和记录。以小组学习方式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对于诸如生活此类的文章,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和生活的观察者。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丽现象和美丽事物,感受美的存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思考。
四、教学生积累词汇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语句之美,则在于如何遣词。不少同学平时很少进行课外阅读,词汇积累极少,词不能达意,也不能表意。因此,增加学生在写作课上的语言保留能力,教学生积累词汇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每天写坚持日记,不论字数要求;学生在课外提取古诗,童谣和谚语、成语后,教师一定要安排一个合理地展示时间,这样,学生才会有积累下去的动力;注意让学生增加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词汇并以自己的语言将其内化;要求学生每次写作时都使用三至四个成语和一两个好句子。通过长期的培养,学生可以在写作时以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知识、感觉和想象力,并通过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想表达的想法和写作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五、减少对学生写作的要求
在小学语文作实践中,仍然有写作的恐惧感,因为许多小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写作的必要。这不仅不能改善写作和表达能力,而且会产生影响其身心发展的心理压力。孩子喜欢鼓励,并能从鼓励中获取力量。因此,对于初次达到写作基本要求的孩子、在习作中有进步的孩子、不断突破自我的孩子,甚至包括作文卷面书写美观的孩子,老师都应该立即赞美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需要降低要求,从一个简单句子逐步提高到描写具体的句子,多个句子逐步提高到一个段落,然后再切换为完整写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写作的早期教学中,教师需要记住不要着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供目标指导和帮助,为写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有些学生不敢说话,担心说错会被老师批评,因此老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营造一个舒适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有效的教育和指导,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释放自己表达自己的欲望和天性。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以便学生在写作的基本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黄健.坚实起步 快乐启航——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2(23):3—5.?
[3]史蒂芬.平克《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