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及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凌桂花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广西华信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对生态环保的重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房屋建筑更注重的是外观和成本,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人们对房屋的要求更注重经济性、科技性和环保性,因此,应加大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多的新型建筑技术。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住宅设计;景观设计35
        1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现代节能技术飞速发展,节能技术在社会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尤其是绿色建筑节能技术,逐渐在住宅及景观的日常设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所以为了使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及景观中得以更好地应用,一定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的住宅及景观绿色建筑节能技术设计方案。
        2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是所建造的建筑空间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使得能源能够最大化被利用,并且建造的建筑物不会污染周围的环境。目前,建筑业与交通业、工业并称为我国的三大“耗能产业”,尤其是建筑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据统计,我国现在每年新增住房面积为18亿m2,比部分发达国家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还多。20世纪90年代,我国首次将节能技术工作应用于建筑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城乡建筑中仅有1%为节能建筑,其余建筑无论是从房屋外围护结构还是从房屋的空调系统,均属于高耗能建筑。因此我国的节能建筑任务还很重,需要相关人员针对我国当前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水平。
        3 绿色建筑节能材料
        3.1 可回收性建筑材料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大多都是以钢筋和混凝土为建筑主体框架的建筑材料,基本没有可回收价值,而且在建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极难处理的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建筑材料的逐渐创新和发展,大量可回收建筑材料,例如木头材料、玻璃材料、管材、装配式等开始逐步代替钢筋和混凝土投入建设中。
        3.2 绿色植物建筑材料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问题,绿色植物建筑材料也逐步开始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应用比较广泛的,如大豆纤维麦秸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大豆植物的蛋白纤维,无论是柔韧性还是实用性都极其出色,而且其使用寿命也很长。
        3.3 碳素纤维建筑材料
        碳素纤维建筑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相关的一些基体树脂组成的合成材料,这种材料拥有和金属材料差不多的力学性能。不仅如此,碳素纤维建筑材料还拥有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高、耐高温等很多优点,故而在建筑领域里越来越受欢迎,应用范围很广泛。
        4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4.1 墙体保温技术
        墙体保温技术是建筑节能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应用技术已经趋近于成熟,在墙体保温中有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外墙自保温三种。其中外墙内保温是将无机保温砂浆、岩棉、矿棉、玻璃棉板、泡沫玻璃等保温材料置于外墙内侧来实现保温,特点是造价低、施工简单安全、但会占用室内空间,饰面层易开裂,不利于二次装修。外墙自保温是指使用混凝土空心切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搭建墙体,混凝土砖在加气后内部有非常多的小孔,提升了隔热保温性能的同时,减少了对能源和土地资源的消耗,加气混凝土切块等材料的保温性能强,同时质量较轻,能够广泛应用在框架结构建筑中,其缺点是材料强度比实心材料稍弱,墙体可能会出现开裂现象。建筑工程外墙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推广使用烧结页岩多孔砖砌块、烧结页岩空心砖(砌块)、烧结保温砖(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等自保温型墙材产品,以及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等节能技术。因此自保温型墙材产品作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墙体保温技术最佳提倡。
        最后是外墙外保温,是指保温材料处于墙外侧的保温方式。
        首先外墙外保温使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如:阻燃性无机保温砂浆、岩棉、玻璃棉板、泡沫玻璃、硬质聚氨酯等高效保温隔热材料。避免热桥问题的同时,热损失减少20%,有效节约能源。外保温工程造价虽然较内保温稍高,但由于其面积更大,因此,单位面积外保温的造价更低,综合效益更高。

其次,使用外保温技术后,室内的实体墙受到保护,室外炎热或寒冷气候对内部墙体影响较小,降低实墙变形、裂缝的可能性,增加房屋寿命,同时,内部墙体热容大,外部保温层能够减少太阳辐射热和高温影响,使建筑保持冬暖夏凉,有利于节约能源。最后,使用外保温不会影响室内装修,在装修时,不会破坏保温层,在室内安装暖气、装修时,可以同时进行外保温的施工作业,加快施工进度。外保温能够使建筑更加美观,设计者可以随意设计房屋外观或旧房改造,只要立面设计,其外观就能够非常出色。墙体的外保温技术能够房屋的实用性,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建筑节能的目标。
        综上所述,近几年就我区民用建筑工程限制使用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有关事项。自2017年10月1日起,广西区行政区域内的新建、扩建、改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外墙外保温禁止设计和使用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近几年外墙保温频频发生高空坠落脱落砸伤人、外保温阻燃性能不满足发生火灾等事故,造成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建筑设计技术人员应加强教育和学习,全面了解自保温复合保温新型墙体材料品种,熟练与掌握自保温复合保温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因地制宜选用符合本地的建筑节能材料。并大力提倡自保温提倡采用外墙自保温或复合保温新型墙材等建筑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4.2 规划道路系统
        在住宅区域规划道路系统时,应主要考虑居民生活舒适性、经济性、环保性和安全性因素;在规划景观设计道路时,首先应就地取材,结合住宅区的景观绿化设计并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环保绿建以及是否美观;在住宅区道路系统设计时,尽可能将车行道与人行道分开设计,保证车行道的顺畅快捷进入地下车库,避开进入住宅区内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务必保证消防救援车能够顺利进出住宅区,及时进行火灾扑救与实施人员救援。按照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并将其合理搭配,满足居民宜居生活需求。在设计景观区道路时,应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规划与设计合理观景的道路,同时应设置残疾人专用道,在道路中设计出不同的素雅又不失品质的图案进行装饰,利用常见的材料装饰,如:鹅卵石、木质扶手等,不仅环保,而且更具有自然特色。
        4.3 设计透水地坪
        传统的混凝土地面无法渗透雨水,缺乏吸收热量的能力,对环境有极大的破坏能力。透水地坪是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相比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能更加优越,同时能够与环境互相协调,维护生态平衡。透水地坪材料中有较多的孔隙,能够允许雨水快速透过,补充地下水,保护城市中的水循环系统不被破坏,同时该材料的强度非常大,其承载力完全能够达到混凝土的承载标准,远远高于一般的透水砖的强度,并且使用透水地坪铺设的路面具有抗冻融性和高散热性,能够有效的防止冬季路面冻裂,夏季时能够将热量吸收,传入地下,减少热能的储存。增加了道路的耐用性,实现了不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与传统混凝土不同的是,透水地坪不仅性能更为优异,其色彩有多种配比,运用缤纷多样的色彩能够与建筑物的设计相融合,使环境更加优美和谐,并且其维护也非常方便,在堵塞时使用高压水枪水洗即可维护完毕。在设计道路时,可以根据功能区域的不同使用不同颜色透水地坪,将道路布局进行规划,能够让居民通过颜色就知道该地区的主要功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
        4.4 采光和照明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采光是建筑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采光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将自然光充分利用起来,需参照周围的地形特点并进行科学的测量,合理地设计采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照明工具的使用,同时满足隔声设计要求之外,也减少能源消耗;。使用照明工具时,应优先选择节能照明工具,并根据一定的场合设计不同的智能开关,例如走廊和室外广场就可以采用时间控制和光线感应的照明调光方式;楼道、地下室等少有人逗留的地方就可以采用声控开关,以此来降低能源消耗。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逐步发展,需要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多,我国所面临的能源稀缺的危机也逐渐严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绿色节能的重要性,要求居住环境绿色节能。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及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故而其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蔡永磊.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居舍,2019(34):69-70.
        [2]陈明年.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69.
        [3]杨东东,王亚亚,李梦怡.浅谈西安地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与实例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4):88-89.
        [4]朱佳佳.绿色建筑电气智能节能技术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0):96-97.
        [5]于露.高层建筑的环保节能技术运用[J].市场周刊,2018(12):27-29.
        [6]黄榕.浅析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8(34):47+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