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表面防护对其耐久性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杜彦武
[导读]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人们的能源消耗状况发生了变化,这些都会对混凝土材料自身的耐久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人们的能源消耗状况发生了变化,这些都会对混凝土材料自身的耐久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的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强化在此方面的研究,对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为工程品质的提高提供必要条件。
        关键词:混凝土;表面防护;耐久性;影响
        一、关于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的因素分析
        1、材料性能劣化
        在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诸多因素中,最基础也是最本质的一个因素便是材料性能自身的劣化和劣质,因为材料性能自身的原因而引起的混凝土刚度衰减以及强度变弱,会在根源上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发现当前我国建筑领域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之一的材料性能劣化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通过一般假设开始的,这与客观条件的局限性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实际建筑工程当中,绝大多数的混凝土结构需要承受的环境因素和荷载因素两个方面的原因。众所周知,混凝土承受荷载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导致混凝土本身力学性能的退化,一旦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发生退化,那么其对于钢筋的保护作用就会逐渐降低,钢筋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锈蚀的情况,钢筋承受能力的减退必然会降低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加之,外界环境因素对于混凝土结构的侵蚀与破坏,二者的交互作用会加剧混凝土结构破坏过程的复杂程度。
        2、混凝土的碳化反应
        在一般的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包括以下几种,分别是硅酸盐三钙、硅酸盐二钙、铝酸三钙以及石膏等等,而水化产物则主要为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两种,充分水化之后混凝土空隙水溶液为氢氧化钙饱和溶液,PH值为12-13,呈现出碱性。而外部环境当中酸性气体二氧化碳或者液体随时会侵入到混凝土当中,和水泥熟料中的碱性物质发生碳化反应,混凝土中的PH值就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关于如何有效阻止混凝土碳化反应的出现或者有效减缓混凝土碳化的反应程度,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加强环保意识,减少工业残渣和废料的排放。外界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非常高的,混凝土的碳化反应几乎是没有办法完全阻止的。但是,我们可以尽全力去控制好人为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控制好工业化废料和残渣的排放量,控制好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强化环保意识,进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碳化现象的产生。
        其次,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度。在水泥水化的过程当中,混凝土内部会产生非常多的孔隙、气泡以及毛细管等等,外部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便会通过这些孔隙、气泡以及毛细管等深入到混凝土的内部,并且在混凝土的内部扩散开来,与混凝土孔隙、气泡以及毛细管当中的液体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生成碳酸钙盐,这就很有可能造成原反应物体积发生膨胀,其中PH值也会随之降低,而混凝土的胶凝孔隙和一部分孔隙被碳化的产物发生堵塞,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度会随之提高很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二氧化碳的扩散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碳化反应的发生。
        2.3钢筋锈蚀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原因中还包括钢筋的锈蚀。其实,在早期的混凝土结构当中,钢筋表层是处于钝化状态当中的,钢筋的表层会有一层水化氧化膜,这层膜非常致密,可以非常牢固的吸附在钢筋表面,其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有效防止钢筋出现锈蚀的情况。可是,伴随着混凝土被逐渐碳化,钢筋表层的PH值就会慢慢降低,其钝化膜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钢筋的锈蚀反应也就慢慢出现了。而且这种锈蚀是一种不均匀的锈蚀,钢筋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钢筋的力学性能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退化的,钢筋脆性会变得越来越强,而强度则越来越弱,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缓凝土的碳化会越来越显著。


        二、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的因素,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水泥:采用含GS与C3A较低的水泥,采用分别粉磨工艺,降低其早期水化速率,使得水化热降低,减少其产生的危害。而且C3A含量越低,混凝土对抵抗硫酸盐类侵蚀的能力越强。
        2、粗细集料:集料中必须不含有杂质,应洁净;根据工程需要合理地选择集料的外观;集料应进行力学实验,检测是否满足其相应的力学性能要求:压碎值、磨光值、冲击值、磨耗值,必须达到强度要求,从而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集料选择时尽量选择碱性集料,保证集料间有足够的粘结强度;根据工程环境合理地控制集料吸水率,在寒冷潮湿、温差较大地区选择吸水率较大的集料,从而可以减小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3、外加剂:应根据不同工程的需要和针对混凝土性能合理选择使用外加剂的品种与剂量。如高性能减水剂,可以降低水泥的用量从而减少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拌合用水,保证所需要的坍落度满足要求,在使混凝土具备良好工作性的同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掺合料: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以及工程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掺合料的种类与剂量。如使用粉煤灰和矿粉,可以降低水泥的用量从而减少水化热,可以改善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整体密实性,从而提升其强度和耐久性。
        5、水:洁净无过多杂质的水。
        6、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直接决定混凝土的质量,是混凝土耐久性好坏的关键。采用低水胶比的配合比,用水量减少,孔隙减少,可以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小混凝土的碳化速度;而且密实性越好,孔隙率越低,抗渗性就越强,大大减少了化学侵蚀类物质的进入和水的渗入,从而减少化学侵蚀破坏和冻融破坏。
        7、碱一集料反应:控制集料活性矿物的含量,如活性二氧化硅的含量;尽量将水泥的含碱量(氧化钠、氧化钾)控制在6%以内,或者采用有抑制碱一集料反应的掺合料,如粉煤灰与矿渣;选择合理配合比,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减少与水的接触。
        8、钢筋锈蚀:减小混凝土的碳化速度,使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不至于过快地被破坏,最有效的措施是保证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以免空气和水的接触;也可以在钢筋表面涂刷防护隔离层直接与外界隔离开来,如环氧树脂防腐涂层。
        9、施工与养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振捣密实,不能随意加水,不能出现离析与泌水现象。养护必须及时进行,必须保证养护环境潮湿,一般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洒水养生,有条件的可采用蒸汽蒸压养护,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且养护必须持续到混凝土的龄期结束,不能随意终止。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讲,混凝土材料是较为常见的施工材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混凝土的品质直接决定着工程建设质量。对此,相关的建设人员需要不断关注混凝土品质,尤其是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影响因素的有效掌控,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品质的控制,这对于工程建设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云川.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J].建筑工程管理,2020(10):39-41.
        [2]王杰,董梦云.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品质提升的策略[J].混凝土研究,2019(7):98.
        [3]王小玮.混凝土性能提升的策略浅析[J].建筑管理与发展,2019(12):50-51.
        [4]庞崇安,李俊,刘佳.海港码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4):17-21.
        [5]曹深,郑山锁,胡卫兵.酸雨环境下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综述[J].材料导报,2019(11):1869-18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