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疗效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公衍龙
[导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效果。
        公衍龙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民医院 山东临沂 2733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坏疽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40例患者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为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麻醉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坏疽性治疗应用中与开腹急性坏疽性阑尾切除术对比疗效更加显著,对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好,术中出血量更少,安全性较高,且术后患者排气时间较开腹急性坏疽性阑尾切除术提前,表明患者受创较轻,恢复快,并发症率低,预后良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出血量;急性坏疽性;不良反应

        根据临床研究调查,急性坏疽性的发病率高居急腹症疾病首位[1]。在临床的治疗中,通常采用开腹急阑尾切除术,但是部分患者有炎性水肿,导致视野不清晰,术中出血量大,对患者造成创伤,效果不能使患者满意。所以本次研究针对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坏疽性患者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旨在为临床避免对患者造成创伤、术后不良反应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研究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需进行急性坏疽性治疗的80例急性坏疽性患者。患者均符合急性坏疽性的临床症状,右下腹疼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及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40例患者应用开腹急性坏疽性阑尾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51.7±2.38)。40例患者应用腹腔镜急性坏疽性阑尾切除术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51.68±2.47)。两组患者年龄区间、性别组成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具体根据患者麻醉后反应调整剂量,在右下腹麦氏点做切口,逐层切开将阑尾暴露,吸净腹腔的积液,然后将其切断。结扎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然后缝合创口,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给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全身麻醉从肚脐下缘做弧形切口为观察孔,建立气腹后在麦氏点做两个操作孔,在腹腔镜探查下吸净腹腔脓液后分离黏连,暴露阑尾后将其切除,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排气时间(11.53±5.57)h,对照组40例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3.16±5.75)h,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57,P=0.0142)。观察组术中出血量(9.59±2.19)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2.21±5.32)ml,观察组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14,P=0.001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切口感染2.50%(1/40),出血2.50%(1/40),肠梗阻2.50%(1/40),总计不良反应发生率7.50%(3/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切口感染7.50%(3/40),肠梗阻2.50%(1/40),出血7.50%(3/40),总计不良反应发生率17.5%(7/40)。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30,P=0.0253)。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提高,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且急性坏疽性属于普外科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急等特征,典型症状为右下腹疼痛、反跳痛、板状腹等,伴有恶心等临床表现,如不及时治疗会形成弥漫性腹膜炎、阑尾穿孔等较为严重的症状,情况危急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多脏器衰竭死亡。传统的开腹切除阑尾术需要较大切口才能使阑尾充分暴露,腹腔脓液清除不够彻底,容易造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拥有较清晰的手术视野,可以帮助患者一次性的清除病灶,手术过程中,因腹腔脏器没有暴露在空气中,减少感染的机率。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根据术后排气时间表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术后患者康复过程影响不大,有效缩短患者出院时间,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 [4]。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40例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说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可有效避免出血过多导致的负面影响,对患者造成切口较小利于术后患者恢复,排气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急性坏疽性治疗中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发挥较为优秀的效果,避免术后感染、肠梗阻、出血等情况,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东君, 张新元, 张震波,等.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 16(4):380-381.
[2] 汤浩, 孙键, 吴登峰.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穿孔性阑尾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河北医药, 2016, 38(9):1318-1320.
[3]王怀科, 朱泽卫, 王浩龙,等.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对比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9):1510-1514.
[4]蒋安科, 周庆, 李强,等.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5(24):4710-4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