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琢
承德市第六医院(河北省 承德市)067200
【摘要】目的:研究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10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电脑随机分为50例的对照组(常规通气治疗)及研究组(序贯性通气),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通气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血气指标比对照组更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序贯性通气能改善呼吸通气情况,缩短通气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
【关键词】序贯性通气;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
急性左心衰是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尤其是重症左心衰竭病人,一旦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各个脏器将受到损伤,严重者甚至休克、呼吸心脏骤停[1]。及时进行辅助通气能够改善氧合,避免因呼吸衰竭导致机体缺氧。序贯性通气以两种同期方法予以正压通气,这一技术能够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本研究实施序贯性通气治疗,总结其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10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电脑随机分为50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8岁-86岁,平均62.94±3.85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5岁-87岁,平均63.15±3.42岁。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达到拔管标准后拔管。治疗10d后若患者未达到拔管标准需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研究组实施序贯性通气,早期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症状改善且出现肺感染控制窗转为无创通气。利用面罩进行呼吸支持,持续性改善呼吸功能。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两组通气治疗时间、血气指标(PO2、PaCO2)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通气治疗常见并发症为VAP。VAP发生率=发生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有创通气时间为3.78±1.25d,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为9.48±3.31d,t=11.392,P=0.001。
研究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为7.76±2.27d,对照组械通气治疗时间为9.44±3.32d,t=2.954,P=0.004。研究组发生1例VAP,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发生7例VAP,发生率为14.00%,χ2=4.891,P=0.027。研究组治疗前PO2为58.93±3.98mmHg,对照组治疗前PO2为57.48±3.31mmHg,t==1.981,P=0.050。研究组治疗前PaCO2为81.03±16.37mmHg,对照组治疗前PaCO2为80.46±15.43mmHg,t=0.179,P=0.858。研究组治疗后PO2为124.42±9.43mmHg,对照组治疗后PO2为102.88±6.49mmHg,t=13.305,P=0.001。研究组治疗后PaCO2为63.57±9.62mmHg,对照组治疗后PaCO2为78.53±10.55mmHg,t=7.409,P=0.001。研究组通气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血气指标比对照组更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由于心脏收缩能力严重下降,肺部将出现循环淤血或诱发肺水肿等疾病。因此病人肺功能将减弱,从而产生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2]。呼吸衰竭不仅会加重心功能不全,机体因缺氧脏器将受到损害,因此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应当及时进行呼吸支持。
有创通气为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通气支持,有创通气的撤机时机一向是临床中的关注重点。因长期上机比不可避免地会增加VAP风险,导致严重感染。若撤机过早可能面临拔管失败后再插管,医院获得性肺炎几率上升,重症病人病死率提高[3]。随着NIPPV的发展,序贯机械通气这一理念被提出。序贯性通气理念是指ETMV病人在未达到撤机、拔管的前提下提前拔管并实施NIPPV通气,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最后撤机,有创通气的缺陷使得重症受到更多关注[4]。经长期临床证实长期上机对患者并无较大负面影响,因此序贯性通气以拔管不撤机为原则,实现自然撤机这一目的。经过实验发现研究组通气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血气指标比对照组更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证实序贯性通气减少了患者带管时间,一定程度上预防了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
总而言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序贯性通气能缩短通气治疗时间,缩短通气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永会. 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022(022):3108-3109.
[2]李涛, 黄伟. 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034(023):24-25.
[3]林金煌, 蔡荣达. 序贯性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实效性临床效果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2020, 010(006):20-22.
[4]钟春苗, 嵇朝晖, 周萍萍,等. 无创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14):95-9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