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上   作者:曾凡欢 胡涛 易焰晴
[导读] 双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从生态环境、土地资源、水资源、自然灾害等四个要素方面选取水源保护地等一系列指标开展单要素本底评价,进而综合分析评价得到研究区域内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通过“双评价”工作可以认识研究区域资源环境禀赋特点,哪里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高、限制性因素(短板)是什么,农业开发最大规模、城镇建设最高强度。

湖南省长沙第二测绘院       曾凡欢 胡涛 易焰晴    410000

摘要:“双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从生态环境、土地资源、水资源、自然灾害等四个要素方面选取水源保护地等一系列指标开展单要素本底评价,进而综合分析评价得到研究区域内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通过“双评价”工作可以认识研究区域资源环境禀赋特点,哪里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高、限制性因素(短板)是什么,农业开发最大规模、城镇建设最高强度。
关键词:双评价;三线;绿色发展
        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华容县的生态保护等级总体较高,生态保护V级、 IV级的区域面积为59467.89公顷,占比为37.38%,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华容河、藕池河主要干支流河流流域以及塔市林场;涉及乡镇主要为东山镇、禹山镇、团洲乡、注滋口镇等。
        华容县整个县域农业功能指向的承载等级中等,限制因子主要有土壤质地为粘土、有效土层厚度30cm以下、生态极重要或极敏感。承载等级V级、 IV级的区域面积为65096.96公顷,占比为40.92%,主要集中分布在藕池河、华容河、隆庆河等沿河流域;涉及乡镇主要为梅田湖镇、操军镇、注滋口镇等。
        华容县整个县域建设功能指向的承载等级一般,限制因子主要有县域内多分布连片的优质耕地、蓄滞洪区、生态极重要或极敏感。承载等级V级、 IV级的区域面积为43737.37公顷,占比为27.49%,主要集中分布在县城G353两厢用地及牛氏湖、赤眼湖周边相对平坦区域;涉及乡镇主要为章华镇、三封寺镇、东山镇等。
        2.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华容县整个县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总体较高,集中分布在华容河、藕池河、长江、洞庭湖流域及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区域 。生态保护重要等级为高度重要的用地面积45743.64公顷,占比为28.75%,主要分布华容河、藕池河、长江、洞庭湖流域及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区域;生态保护重要等级为中度重要的用地面积61207.41公顷,占比为38.47%广泛分布在东山镇、章华镇、三封寺镇等乡镇;生态保护重要等级为一般重要的用地面积28233.42公顷,占比为17.75%,集中分布在梅田湖镇、插旗镇、注滋口镇等乡镇;生态保护重要等级为不重要的用地面积为23910.45公顷,占比为15.03%,零星分布在县域范围内,以东山镇数量最多。区域自然禀赋以及生态环境优越且集中,应注意加强与生态红线划定区域融合,适当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生态区域的保值和增值,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华容县整个县域农业开发适宜性相对较高,农业开发为高适宜的用地面积28764.75公顷,占比为18.08%,主要分布县城以南藕池河流域平坦区域;农业开发为中适宜的用地面积51092.90公顷,占比为32.11%,主要分布县城以北的万庾镇、以东的东山镇等乡镇;农业开发为低适宜的用地面积201.46公顷,占比为0.13%,主要零星分布东山镇、三封寺镇等乡镇;农业开发为不适宜的用地面积79035.81公顷,占比为49.68%,主要分布在华容河、藕池河、长江、洞庭湖流域及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区域。农业生产空间格局呈现“一区两走廊”发展结构,即注滋口镇隆庆河流域,华容河、藕池河两河间走廊带,不适宜区主要为生态极重要或极敏感、水域、坡度>25°、土层厚度<30 cm等区域。
        华容县县域建设开发适宜性一般,呈现“一主二次、一干一支”的辐射型发展结构,即以章华镇为主城、三封寺镇和东山镇为次中心,形成G353、S306、S202沿线形成"东山—三封寺—县城—新河——操军“城镇发展主轴”,沿华注公路及华鲇公路形成“注滋口—禹山—县城—万庾—鲇鱼须—梅田湖”城镇发展次轴。建设开发为高适宜的用地面积20606.36公顷,占比为12.95%,主要分布在章华镇、三封寺镇、东山镇等G353沿线乡镇;建设开发为中适宜的用地面积21197.68公顷,占比为13.32%,主要分布在塌西湖、牛氏湖、赤眼湖、蔡田湖等湖泊周边平坦区域及县城北部S221沿线区域;建设开发为低适宜的用地面积38468.78公顷,占比为24.18%,主要分布在县城以南,鲇鱼须镇、操军镇、北景港镇、禹山镇等乡镇;建设开发为不适宜的用地面积78822.10公顷,占比为49.54%,主要分布在华容河、藕池河、长江、洞庭湖流域及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区域。
        3.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分析
        3.1运用到生态保护红线调整优化工作
        通过将本次调整优化后的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成果进行套合分析,本次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有98.04%落在高度重要区域,总体契合度较高。为保障团洲乡的经济发展,在保障县域生态保护红线目标不减少,布局更合理,建议进一步优化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完全落在生态保护高度重要区域。
      

        3.2运用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调整优化工作
        通过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与农业开发适宜性等级成果进行套合分析,现有永久基本农田图斑有82.48%落在高、中度适宜区域(55183.48公顷)。为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能够守得住并发挥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功能,建议对处在农业开发低、不适宜区域的永久基本农田( 11724.61公顷)进行调出,并将处在高、中适宜区域( 24711.14公顷)且未纳入永久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耕地图斑补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并适当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3.3运用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
        通过将模拟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与建设开发适宜性等级成果进行套合分析,有57.08%落在建设开发高、中度适宜区域(5777.50公顷)。
        中心城区:护城港以北区域,虽建设开发适宜性高、但现状为永久基本农田,需进一步协调两线范围;田家湖以西片区,建设开发适宜性低且现状为永久基本农田,建议优化城镇开发边界。
        三封寺镇: G353以南片区,建设开发适宜性低且现状为永久基本农田,建议优化城镇开发边界 。
        工业园区:中间地带G353两厢用地,建设开发适宜性低且现状为永久基本农田,建议优化城镇开发边界。
参考文献:
[1]任悦.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理论探索[J].城镇建设,2020,(5):137.
[2]张臻,曹春霞,何波.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语境下“双评价”研究进展与趋势[J].规划师,2020,36(5):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