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山综合体室内多层停车场及室外大型车道施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上   作者:王睿达、鄢城校、徐国栋、潘维明
[导读] 临山施工是一项难度大、周期长、危险系数大的复杂施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土质检测、斜坡角度测量,并从震动学角度进行分析进而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本课题以临山综合室内多层停车场设计研究和室外大型车道施工的研究为基础,分别分析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在把控施工质量,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成本控制节约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进而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王睿达、鄢城校、徐国栋、潘维明

[摘要]临山施工是一项难度大、周期长、危险系数大的复杂施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土质检测、斜坡角度测量,并从震动学角度进行分析进而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本课题以临山综合室内多层停车场设计研究和室外大型车道施工的研究为基础,分别分析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在把控施工质量,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成本控制节约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进而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临山施工;多层停车场;车道施工
        一、临山综合室内多层停车场设计研究
        (一)临山建筑施工
        山地是根据其海拔和起伏特征划分的一中地质,其地表形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和相对高度差以上200米。临山建筑是一种结合了山体地貌特征的建筑形式,并根据坡度的不同进行了建筑布局,以达效果,并使建筑与山脉的自然景观相协调。当坡度高于10°-25°时,属于陡峭的山脉,则建筑群的布局将受到地形高度差的限制。临山建筑主要是在山侧山段上建造,并根据坡度建造的建筑物。这种独特性必须得到自然条件的支持,并利用地形来创造独特的视觉空间和独特的建筑特征。
        (二)多层停车场设计
        1.相关规格确定


(表一 不同车辆轮廓尺寸)
        层高的确定:
        在确定层高时,要考虑结构板、梁高度,确保汽车顶面起到梁底距离大于500mm。该车库层高满足上两方面要求:一层为3m;二层为2.8m;三层为3.9m。
        错层坡道设计:
        按照国家规定,原则结合层高来确定坡道的长度来满足i≤11%。
        转外半径的确定:


        2.建筑设计与使用功能处理
        车库是开放的,周围没有窗户,因为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甲醛、铅化合物、亚硫酸气体等有害物质。废气量不仅与汽车废气排放量有关,而且还与驾驶时间和车库中的车辆有关,还与排放的频率相关。车库的通风设计是一项重要安全措施。
        (图一 立体车库框架结构)
        采用自然通风并利用结构框架空间进行通风和照明,使车库内的废气自然排放。在车库周围建一堵矮墙,并在一定距离处设置一个停车安全混凝土桩,汽车靠近时会收到警告提示以确保停车安全。为了避免交通事故,在坡道的上下设置反光镜,为交通创建安全警告。反光镜可以在上下车时向驾驶员提示,以免发生交通事故,也可以安装自动交通信号灯设备。
        车库的防火要求非常严格,汽车使用的汽油易燃,因此需要在舷梯壁上安装消火栓和灭火器,以达到双重灭火目的。乘客车库中有三个维修站,用于车辆维修。
        (三)临山停车场施工质量分析
        停车场与山体融为一体,斜坡建造的停车场应在立面设计和形状选择方面融入山中,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斜坡的优势并创造优美的环境。由于倾斜建筑物的道路系统更加复杂,因此每条道路与绿化空间之间都会有节点。此

外,应注意山体的洪水排放。在斜坡建设规划的最早阶段,必须及时注意山体的洪水排放,泄洪设计与临山停车场的安全性息息相关,因此施工阶段必须谨慎、严格。可将收集的雨水与周围的绿化环境相协调,从技术上将排洪沟变成有利的环境绿化的一部分。
        停车场还存在通风和防潮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分离山峰和停车场的外墙,不将它们设计为一体。在后部形成挡土墙或斜坡,在停车场的外壁与后部的斜坡和挡土墙之间形成间隙,以允许空气流动,从而可以解决后部的潮湿问题。至于地面的防潮通常使用防水材料。目前,防水材料技术非常先进,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如果防水材料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则须采用架空法。鉴于南方潮湿的气候,应该架空整个底部。北方通常被架空半米,以形成一个高架层解决潮湿问题。
        二、室外大型车道施工的研究
        沥青混凝土用于室外道路建设。沥青路面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被广泛使用,是我国现代公路建设的十分钟重要施工技术。道路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路面,所以对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是保证车道耐久性的重要目标,施工顺序总结如下。
        (一)准备阶段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项目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有关技术人员在施工准备中的首要任务是熟悉设计图,进行详细而认真的分析研究。制备阶段的重要步骤是设计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这项工作由现场实验完成,原材料由现场准备,然后送到指定的专业实验室进行。这项工作应尽早进行,最好在储存原材料之前进行。得到混合比后,便可以准确确定各种规格和材料数量,同时考虑混合设备的设置。
        搅拌设备位置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考虑运输的便利性,并尝试在拟建混合道路的道路附近选择平坦宽敞的场所进行。搅拌站应尽可能远离村民居住区,以免噪声和粉尘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搅拌设备的清洁和设置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材料准备。由于所选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因此在购买材料时必须确保所选材料的质量合格,并且必须充分准备材料数量以避免影响施工时间和路面的质量产生影响。完成上述步骤后,应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安装调试后,必须保证搅拌设备的正常运行,以满足工作的连续性要求和保质期的要求。
        (二)混合沥青混合料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将沥青混合料在混合机中混合,然后通过卡车运输到现场。沥青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混合原料的温度应严格控制。混合和轧制温度应根据沥青附着力试验确定的原料温度曲线确定。粘性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80℃—200℃。原料送到施工现场时的温度不得低于170℃,摊铺时的温度不得低于160℃。
        (三)物料运输
        当沥青混合料从搅拌机转移到运输卡车时,为了平衡负载,车辆的位置必须进行三次移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偏析的发生。为了确保摊铺过程中混合物的温度,在运输卡车时,应在沥青混合物上盖上防水布,并且必须确保运输时间少于0.5小时。

        保持运输卡车内部清洁并涂有防粘膜剂,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碎屑污染混合材料,低于指定摊铺温度且不符合标准的任何混合物均应丢弃。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快捷运输,最好用大吨位的自卸车运输。施工开始前,应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的数量和到达施工现场的时间。在施工过程中,最好剩余一定量的残留在材料的基础上,使残留量尽可能少,以防止混合物积压,避免浪费。
        (四)摊铺阶段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是确保沥青表层达到预期平整度的重要环节,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最重要措施是连续、缓慢、均匀地摊铺。摊铺过程中的主要控制指标是平整度和温度。根据温度变化调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通常正常施工温度应控制在130℃—140℃以上,且不超过165℃,在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和记录。表层应采用平衡梁法施工,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
        (五)碾压阶段
        沥青混凝土上层的碾压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压实、再压缩和最终压实。在初次压实过程中,新铺砌的混合物的温度较高,通常约为140℃,因此仅需进行少量压实工作即可获得更好的稳定压实效果。通常,使用6t—8t双轮振动辊以约2km/h的速度滚动2-3次。

        再压缩是主要的压实阶段,在此阶段,至少必须达到所需的压实度,因此应在较高的温度(100℃—110℃)下进行再压缩。通常使用16t以上的双轮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或重型静态双轮压路机。最后一步是最终压缩,用于消除缺陷并确保更好的表面平整度。现场的最终压力超过路面温度应不低于沥青表面施工规范中规定的70%。
        (六)联合处理阶段
        沥青路面施工缝主要分为水平缝和纵向缝,纵向和水平接缝边缘应垂直于接缝。如果摊铺材料的末端由于工作中断而冷却,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应进行横向接缝。横向缝应与铺装方向成90°角,连接缝时严禁斜缝。在进行横向缝施工时,不仅应配备常规施工所需的辊子,而且还应配备几个相应的小辊子。主要目的是确保在横向压力构建过程中可以完全压实肩部和中间间距。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临山建筑比普通建筑更具挑战性。它需要工程师仔细计划。在临山多层停车场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三维交通与平地交通的差异,为了实现山地空间之间的交通联系,除了水平位移外,还必须特别注意它们的垂直位移,使车库整体呈现三维特征。对于临山车库而言三维交通将为建筑群的功能和形式组织提供丰富的选择,从而可以很好地组织建筑物的复杂流通。在室外车道的设计中,人行道的铺装原料必须使用出厂合格的原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行道的施工质量。确保路面平整度是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指标,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该指标。压实路面后,可以保证路面的有效使用寿命。因此,压实过程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永生.临山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管理[J].科技资讯.2015(15)
[2]叶英临山施工人员远程实时定位与安全管理研究[D].现代临山技术2017(02)
[3]赵喜红.黄土临山施工安全监理要点[J].山西建筑.2016(23)
[4]叶英;穆千祥;张成平临山施工多元信息预警与安全管理系统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05)
[5]朱庆义,大型车道施工质量管理,北方交通[J],2017(6):169-170
[6]常卫东,孔志辉,公路大型车道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与生活,2016(18):126
[7]章新贵,大型车道施工技术,中国房地产业[J],2018(5):142
[8]冯宝娟,高等级大型车道早期破坏原因探讨[J],工程科技,2017:294
[9]张俭,大型车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6(16):142
[10]陈跃昌,李麟达,高速公路大型车道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4)
[11]阿巴白克·艾,公路大型车道破坏原因的分析[J],大陆桥视野,2017(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